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續寫岸綠水清人鳥一家新篇章
——市水務局加快建設沿汾生態文旅融合示范帶工作側記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8-15

記者 雷登攀 通訊員 鮑新煥

滔滔汾河,始出管涔,一往無前、自強不息,哺育著河東兒女,滋潤著良田萬物……

加快沿汾生態文旅融合示范帶建設,是《運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重要組成部分,是市委、市政府“五條綠色走廊”重大決策部署,更是貫徹落實《山西省汾河保護條例》的生動實踐。市水務局作為沿汾生態文旅融合示范帶建設的牽頭部門,主動出擊,率先垂范,以黨建為引領,以項目為支撐,以十大行動為引擎,加強部門協作,采取硬核措施,示范帶建設如火如荼,譜寫著沿汾生態文旅融合示范帶建設的“水務擔當”。

——黨建引領“把方向”。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講話精神,以黨建為引領,“三個維度”把牢政治方向。一是提升政治站位,認真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汾河流域生態保護的有關要求,把沿汾生態文旅融合示范帶建設作為捍衛“兩個確立”、做到“兩個維護”的現實檢驗,在大局下謀劃、在大勢中推進。二是堅持黨建引領,深入貫徹省委、市委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有關精神,把黨建工作與沿汾生態文旅融合示范帶建設融為一體,把“五面紅旗”飄揚在沿汾生態文旅融合示范帶建設工程一線。三是落實政治責任,在狠抓“控污、清淤、增濕、調水”的同時,建設汾河防洪能力提升工程和汾河旅游公路五大系統,力爭早日在流域內重現山水相依、林泉相伴、河湖相映、溪水長流、湖光山色的田園風光。

——部門協作“聚合力”。市水務局主動協調市直9個部門,聯合沿汾4縣(市)齊抓共管、整體謀劃、強化措施,系統推動沿汾生態文旅融合示范帶建設,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落細。一是樹立“一盤棋”思想。沿汾生態文旅融合示范帶建設涵蓋面廣、工作量大,市直9個部門樹立“一盤棋”思想,按照各自職能,細化責任分工,強化協調配合,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千方百計破解示范帶建設中的難題,確保示范帶建設高效順利推進。二是形成“一整套”機制。建立分工負責、清單管理、督促檢查、問題整改長效工作機制,細化量化具體項目、工作完成時限,形成完整工作閉環,確保部門無縫銜接、環環相扣。三是堅持“撲下身子”抓落實。建立領銜領導制度,用“關鍵力量”抓好“關鍵工作”,確保示范帶建設順利推進。

——十大行動“鑄引擎”。堅持續建項目和新建項目相結合、防洪項目和文旅項目相結合、高質量發展和項目建設相結合,高質量謀劃項目、高效率推進項目、高品質服務項目,今年先后印發了《加快沿汾生態文旅融合示范帶建設開展2022年十大行動實施意見》和《建設沿汾生態文旅融合示范帶2025年近期規劃目標(討論稿)》,通過十大行動為沿汾生態文旅融合示范帶建設增勢賦能,打造示范帶建設的強勁引擎,力爭將汾河流域建成三晉腹地植被蔥郁、水流清澈的“生態長廊”“綠色長廊”。截至目前,涉及防洪能力提升、水污染防治、生態保護與修復、汾河旅游公路、文旅融合提升、水資源管控提升、美麗鄉村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八大行動共謀劃項目47個,總投資57.49億元。其中,新建項目31個,續建項目16個。目前開工項目34個,完成投資7.7億元。

——硬核措施“促落實”。為進一步提升沿汾生態文旅融合示范帶建設標準、質量和效率,市水務局從創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機制、嚴格督導考核3個方面入手,全力提升工作實效。一是“軍事化管理”推進項目建設。為確保汾河度汛安全,市水務局和沿汾4縣(市)自加壓力,共同努力,僅用1個多月時間,全線40公里的汛前應急工程全部完工,完成土方填筑406萬立方米,初步補齊了防洪短板。二是推行日碰頭周調度旬觀摩機制。萬榮縣超前運籌、率先開工、示范帶動;河津市主要領導堅守一線,堅持問題導向,配足人力物力、優化施工組織;新絳縣四大班子領導分工包聯,加快工程推進;稷山縣干部下沉一線齊發力,提出“三個明確、五個專班、三項措施”工作思路。三是以“四不兩直”全方位督導。針對汾河40公里汛前應急工程任務艱巨的實際情況,市水務局成立工作專班,采用專業指導和平時督導相結合的方式,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聚焦目標“繪藍圖”。聚焦汾河流域“水量豐起來”這一目標,按照控污、增濕、清淤、綠岸、調水要求,實施汾河干支流防洪工程水毀修復、水土保持、水源涵養、汾河防洪能力提升等工程,先后移除片林4172畝,河道內阻水農作物調整6.4萬畝,進一步涵養沿汾流域水源。聚焦汾河流域“水質好起來”這一目標,開展河湖“清四亂”專項行動,加大汾河流域環保督辦和沿汾村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充分發揮水質自動檢測站的作用等,不斷提升汾河水質。聚焦汾河流域“風光美起來”這一目標,深度挖掘沿汾古堆泉流域文化、稷王文化以及后土祠等文旅特色,在汾河兩岸目光所及之處,不斷豐富文旅產品供給,努力推進汾河生態治理保護與文化旅游建設有機融合。稷山縣汾河國家濕地公園是沿汾生態文旅融合示范帶建設中的一個典范,已經初具規模。新絳縣萬安鎮每年舉行的桃花觀光交流會,累計接待游客超過60萬人次,農業搭臺、文化唱戲、文旅融合、農民增收的綜合效益作用已發揮,成為鄉村農旅融合發展的一大亮點。

下一步,市水務局將以“十大行動”為抓手,積極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協同有關單位加快推進沿汾旅游公路、綠化亮化、城市管網改造、農村污水處理設施、美麗鄉村、高標準農田等工程建設,續寫山環水抱、岸綠水清、文脈延續、人鳥一家的沿汾生態文旅融合示范帶的新篇章。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