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8-11
運城晚報訊(記者 景冬波)8月5日,運城市衛健委通過“健康運城官微”微信公眾號發布《布病的那些事》,提醒市民不飲用街頭現擠的未經消毒的鮮羊奶,吃燒烤、火鍋一定要吃熟透的牛羊肉,積極預防布病。
一、什么是布病?
布病就是布魯氏菌病,又叫波狀熱,俗稱懶漢病,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屬于乙類傳染病。
人患布病后如不及時治療,很容易轉為慢性,慢性后就很難治愈。
二、傳播途徑有哪些?
帶菌和患病的羊、牛既是牲畜布病的主要傳染源,也是人類布病的主要傳染源。
具體傳播途徑為:?
1.經皮膚粘膜接觸感染。直接接觸病畜或其排泄物、陰道分泌物;或在飼養、診治、擠奶、屠宰加工等過程中沒有注意防護,經破損皮膚粘膜而感染,或間接接觸病畜污染的環境及物品而受感染。
2.經消化道感染。食用被病畜污染的食品、水或生奶以及未熟的肉而受感染。
3.經呼吸道感染。人吸入了被布魯氏菌污染的飛沫、塵埃可發生呼吸道感染,如皮毛加工、飼養放牧、打掃畜圈衛生等。
我市的布病感染者多以養羊的養殖戶為主。此外,在進行屠宰加工時也會因生產過程中的接觸而導致感染,也有因食用未經嚴格滅菌的奶及奶制品和未烤(煮)熟的肉類而感染發病的病例報告。
三、布病有哪些臨床表現?能治愈嗎?
人感染布病后,最初易誤診為普通性感冒,具體癥狀為:
1.發熱:最常見癥狀為反復發熱,體溫可達39℃~40℃,午后加重,次日早晨逐漸下降。?
2.多汗:特別是晚上或凌晨退熱時大汗淋漓。?
3.關節肌肉痛:類似風濕病,疼痛十分劇烈,急、慢性期患者會發生骨關節與肌肉的疼痛。
4.其他癥狀:乏力、精神不振、肝脾腫大、淋巴結和睪丸腫大,女性有卵巢發炎、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的癥狀。
飼養員、接產員、獸醫等,有羊牛等動物及其制品(肉、生奶、皮毛等)接觸史的人群,一旦出現發熱、多汗、乏力、關節疼痛等癥狀時,須到當地醫療機構、疾控中心進行血清學確診。確診為布病后,要堅持全程、足量服藥,切忌治治停停,以免轉為慢性。
四、日常生活中應如何預防布病?
養殖戶:飼養家畜要圈養,避開水源,不得散放、串街、混放。人畜分居,不要用人用的盆或碗去喂養家畜,無論大人和小孩都不要和羊羔玩耍。飼養過牲畜的場所應進行消毒,特別是出現牲畜流產時,一定要避免直接接觸流產物和死胎,應立即對其進行徹底消毒處理。注意個人衛生防護,進行照料牲畜、清潔圈舍等勞動時,要佩戴手套、口罩等防護用品,勞動后要徹底清洗。
家庭:注意飲食、飲水衛生,不吃不清潔的食物,飯前洗手,不喝生水。特別是肉、奶等畜產品,食用前一定要充分加熱,不可食用生肉、生奶等。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