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筑巢引鳳”促騰飛
——絳縣深化省校合作工作紀實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8-03

記者 霍虎成 通訊員 張志善

近年來,絳縣通過搭建“引鳳巢”,給力“孵化器”,暢展“垂天翅”,積極加強與各高校合作,有效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縣、人才強縣戰略,推動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搭建“引鳳巢”

絳縣抓住人才“引育留”關鍵環節,對標定位、精準施策,筑巢引鳳,不斷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

實施人才引進“硬舉措”。及時跟進人才政策調整優化最新動態,并結合實際配套出臺相應支持政策,為企業吸引人才提供堅強組織保障。聚焦服務提升,打造拴心留人暖環境,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保障機制,不斷完善關愛幫扶機制,切實解決人才后顧之憂。

構建人才服務保障體系。改變以往搞“標準餐”、吃“大鍋飯”的模式,創新“點餐”服務模式,制定出人才服務“個性化菜單”,提升人才服務精度。每年設立200萬元人才發展專項資金,持續加大人才培養、引進、服務、獎勵、項目資助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構建一流人才服務保障體系。高標準推進人才公寓建設,打造59間舒適安全、拎包入住的宿舍,保障實習大學生每月不低于1000元生活補貼。

營造良好就業創業環境。依托山西衍億科技企業孵化器有限公司,設立絳縣大學生就業創業基地,配備就業服務專員、創業服務專員、職業技能培訓服務專員。強化創業培訓,落實創業補貼、創業場地租賃補貼、創業小額擔保貸款等政策,為大學生營造良好的就業創業環境。準確把握優秀人才成長規律,加快形成符合人才特點的使用機制、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對政治素質好、工作表現突出、有培養潛質的人才大膽使用,更好地激發人才活力。

給力“孵化器”

堅持“內培外引”盤活人才資源。變“引進來”為“找進來”,化“外引”為主為“內培外引”并重,持續盤活用好各類人才資源,激活釋放出更多更大人才紅利。通過搭建平臺、延攬人才,促成一次次人才與機遇的“擁抱”、科研與產業的“聯姻”。截至目前,已與43所高校簽訂協議55份,掛牌基地23個,建立博士工作站1個,青年創業創新基地入駐企業32家,引入專業服務機構5家。與華中科技大學、山西師范大學、運城學院等高校合作建立實習實訓基地15個、就業創業基地2個,共接收200余名大學生在絳實習,引進高層次人才54名。

豐富培訓方式引育技能人才。緊盯穩就業、促就業政策要求,瞄準需求“原點”,以省校合作為契機,以技能人才培育為抓手,依托公共就業和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就業培訓指導中心、實創貝佳職業培訓學校等,整合培訓資源,使“固定課堂”“田間課堂”“在線課堂”等多種培訓方式有機融合。同時,通過繪制“絳縣技能人才表”、設立絳縣就業服務驛站、舉辦技能人才招聘會,在“精準”上下功夫,在“全程”上出實招,給力技能人才引育“孵化器”,豐富技能服務人才培養基地功能作用。

大力推行“以賽促訓”“以賽代培”。定期舉辦職業技能大賽,在全縣掀起“崇尚技能、學技成才”熱潮。連續3年舉辦企業在崗職工培訓,幫助7家重點企業培養技能人才8400余人,實現技能人才與企業需求精準匹配。此外,針對高校保安、廚師等技能服務人才緊缺的實際,進行“訂單式”培訓,先后為山西大學、山西財經大學等高校輸送技能服務人才260余人。

暢展“垂天翅”

絳縣加強對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領,全方位推進省校合作,切實將高校科技成果充分轉化運用到實際生產生活之中,為經濟發展帶來活力,真正實現轉型發展、可持續發展。

校企優勢互補助推研產融合。該縣立足當地鮮明的特色農業、扎實的工業基礎、豐富的文旅資源,積極協調化解涉農企業技術和融資難題50余道。持續跟進與109所對接高校的交流洽談,邀請多領域專家、教授在絳實地考察。以高校科研平臺延伸基地建設為抓手,通過“政府+高校+企業+項目”的運作方式,助推校企優勢互補、研產融合。深化運城地福來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華中科技大學等高校的戰略合作,成功研發出“固氮魚腥藻和蛋白小球藻富藻”技術,申請2項發明專利,預計每年可為絳縣山楂減肥增效產生直接經濟效益2400萬元。促成山西龍舟輸送機械有限公司與洛陽理工學院建立產學研深度合作,共同研發出向上傾斜輸送空氣鏈式輸送機,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并投入生產應用。

線上線下助力農業提質增效。以“三農”為省校合作發力的重要切入點,創新線上線下融合模式,服務農業產業提質增效。線上,與山西農業大學專家團隊交流,通過專家直播等方式,開展冬小麥科技壯苗、春季果樹修剪、春季果樹凍害防治等多次專項網絡培訓。線下,發揮省科技博士服務團成員研究專長,田間一線傳授普及連翹管理技術、櫻桃授粉技藝。推動絳山種業與山西農業大學小麥研究所合作選育“金麥919”,畝產達到735.44公斤,樹立了全省小麥擴澆地高產示范典型。在橫水鎮柳莊村、喬寺村建設220余畝有機旱作新品種谷子和保健谷子生產基地,預計比傳統種植方法增產40%左右,為旱塬地區農業發展拓展了新路徑。

筑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絳縣將持續貫徹落實省校合作要求,不斷深化拓展省校合作深度和質量,確保“12大基地”建設多點開花,形成人才引進、科技創新、產業發展融合共生的新格局,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作貢獻。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