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7-29
鹽湖區五洲觀瀾社區堅持黨建引領,探索基層治理新路徑——
暑期托管的“社區實踐”
本報記者 吳 莉 裴旭薇
得知這幾天小區的暑期托管班要結業,今年10歲的馬果果心里非常不舍,她說,這個暑假是她過得最難忘的一個假期。“在這里我交了兩個好朋友,大家都住在一個小區,平時可以約著一起玩,還學到了很多知識,最主要是能上我最喜歡的美術課。”馬果果笑著說,每次參加勞動后,大家可以吃到爆米花,還能看電影,這是所有小朋友最興奮的時刻。
為了緩解家長暑期“帶娃難”問題,7月4日起,鹽湖區姚孟街道五洲觀瀾社區聯合仁和·五洲觀瀾小區物業公司,利用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場地,開設“愛在五洲·公益課堂”暑期托管班,解決孩子暑期照管問題。
“這里的孩子大都是留在小區過暑假,但父母沒有時間照顧、家里弟弟妹妹影響學習或者爺爺奶奶照顧但無法輔導孩子學習的,我們把孩子們集中起來統一照管,目的就是解決業主的實際需求,更好地服務業主。”仁和物業項目經理趙培妮告訴記者,經過報名,最終確定了30名孩子每天固定參加公益課堂。公司在小區范圍內招募了10名志愿者,志愿者有在職和退休教師、在校大學生等,根據他們的專業情況,為孩子們開設暑假作業輔導、音樂、舞蹈、繪畫、書法、籃球、文化禮儀、紅色故事等豐富多彩的課程,讓孩子度過一個充實而又開心的暑假。
近一個月來,每天早上7點30分到8點30分,小區物業保安隊長李軍龍都會帶領近80名孩子在小區人行道晨跑,響亮的口號、整齊的隊伍,一度成為小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有業主拍下來發到社交平臺,被朋友稱贊“真是別人家的物業”。
除了體育鍛煉、學習,公益課堂每周組織孩子們參加一次社會實踐課,組織孩子們在小區為花草澆水、擦洗公共設施等,讓孩子們增長見識、體驗勞動的樂趣。此外,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河東書房的2000冊圖書也為孩子們閱讀提供了好的場所和環境。暑期托管這項暖心之舉贏得了業主的普遍好評,也拉近了物業與業主的關系。
“參加小區的托管班后,孩子暑假生活更規律了,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學習和寫作業的效率也高了,我們也能安心上班了,社區和物業真是幫助父母解決了后顧之憂!”馬果果的媽媽王甜告訴記者,自從參加了勞動實踐課,孩子懂得了要珍惜勞動成果,在小區能做到不隨手丟垃圾,到家里也能幫助父母做一些家務。
“開設暑期托管班是我們打造‘紅色物業’的一次成功實踐,未來我們要以社區黨建為引領,充分發揮黨聯系群眾的重要紐帶與橋梁作用,持續開展好這項工作,打造社區托管的標桿和品牌。”五洲觀瀾社區黨支部書記兼社區主任李旭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