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

文學殿堂見真我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7-19

吳曉征

接到再廷去世的消息,河津城正在下一場大雨。那天,河津出現近年來少有的好天氣,藍天藍,白云白。臨近下班,幾朵烏云飄來,天空驟然下起了大雨。沒有雷鳴,沒有閃電,也沒有狂風,甚至讓人感覺不到有任何下雨的征兆。這是上天對他清白人生的昭示,也是對他孤獨靈魂的哭泣。

再廷姓李,筆名雪浪,是河津市作協主席,也是《龍門》雜志主編,更是我多年無話不談的摯友。他從過軍,打過工,最后落腳于文聯,也算圓了自己心中的夢。

我與再廷相識于1994年,當時河津文聯準備創刊《龍門》雜志,原藝文老師特意約稿。送稿時,在文化館與再廷不期而遇。得知他主攻詩歌,有兩首詩在《當代》雜志刊出。那時的文學青年對《當代》雜志頂禮膜拜,我自然也對他刮目相看了。不久,我們共同參與《龍門》雜志創刊號的編輯工作,由此結下了很深的友誼。

二十多年來,我們一起爬過山,玩過水,挑燈夜戰,下鄉采訪。我們曾三次結伴到下化半坡村,挖掘整理黃河大梯子崖歷史文化,深入窯頭村探尋河津灰陶琉璃源頭,穿行黃河古道揀拾司馬遷歷史遺跡。子夏祠墓、寨上老村、姑射山前、龍門古渡、鄉寧杜家大院,從南到北,由西往東,逐一解析河津及周邊的歷史遺存。一碗炒面,半瓶燒酒,有滋有味,意味深長。軍旅生涯鑄就他剛烈的性格,探索思考培養出他孤獨的靈魂。有時候,為了一件小事,我們能爭得面紅耳赤,半月之內互不搭理,然而相見一笑,再泯恩仇。

再廷是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曾在《當代》《詩刊》《星星詩刊》《黃河》《山西文學》等數十種刊物發表作品。他擅長寫詩,清麗小調行云流水,百行長句一揮而就,多次在全國征文大賽中奪金摘銀,并結集出版《無題朦朧》《紅色風流》兩部詩集。他經歷豐富,善于思考,從社會到人生,從歷史到現實,從黃河到呂梁,多年的積累噴薄而發,連續出版三部長篇小說、兩部文化散文、一部書畫專集。就在兩個月前,他還在挑燈夜戰,修改自己的又一長篇力作。他傾心于河津文化研究,一本《閱讀河津》顛覆了很多河津人的認知。他的字畫更是充滿了荒誕和怪異,仿佛奔騰在天空的野馬。他的特立獨行,展現出一種真我的本質。他用靈魂丈量這片廣袤的田野。他用生命祭奠神圣的文學殿堂。

擔任河津作協主席三年來,他以培養壯大作家隊伍為己任,邀請名家座談講解,組織會員外出采風,推出大量的原創力作。積極創辦作協會刊《古耿文學》,大力推出文學新人和文化專刊。目前,河津作家隊伍已發展到百余人,作品登上了國家、省、市文學期刊,全市省級以上的作協會員超過30人,文學創作成果亦是豐碩。今年年初,在作協年會上,他又重磅推出了自己的宏偉計劃,與古今天下景區合作,創辦河津文學館,傳承河津千年文源,推動文旅融合發展,讓河津文學為景區賦能增色。但意想不到的是,4月底,我們剛剛完成了《古耿文學》大梯子崖景區專刊,“五一”長假,他就躺在了醫院的病床上。由河津到運城,由運城到天津,兒女相伴,尋診問醫。但終回天無術,短短兩個月時間,病魔便奪去了他寶貴的生命。兒女從此痛失慈父,我們從此痛失摯友,河津文學界從此痛失擎天大梁。如今,斯人已去空且悲,高風亮節魂猶存。伯牙絕弦流水斷,從此何處覓知音?

痛定思痛,我們唯有繼承他的遺志,奮力創作,用更加豐碩的文學成果,回報這個偉大的時代,共圓我們的文學夢想。

人的生命不以時間論長短,再廷剛過花甲,不幸英年早逝,但他留給我們的,除了深厚的友誼,還有那深邃的思想,和那一本本厚厚的精神食糧。這些,我將應該永遠銘記,光大發揚。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