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7-19
王新德
《名醫別錄》載:“雄黃生于武都山谷,敦煌山脈的向陽面。隨時可釆。”《神農本草經》載:“雄黃,味苦,性平。主治傷寒發熱、精神失常,驅除邪氣,殺滅蟲毒,功效勝于五種兵器。服食水煮的雄黃,可使人身體輕巧,精神爽快。”李時珍說:“雄黃是治瘡解毒的要藥。” 雄黃酒的制作方法是在每年的五月初一這一天將雄黃研磨成粉末,加入到白酒或黃酒中,并在太陽下曬到初五,使用時取上層的酒。如果是用雄黃酒做驅蚊使用,則是取一個兩升的容器,加入100g雄黃粉兌400g六十五度白酒,再加一頭大蒜密封數日即可使用,用時搖勻,灑在四周即可。
出自《醫方歌括》中的“牛黃抱龍丸”,即是由雄黃、全蝎、僵蠶、琥珀、麝香等中藥構成。具有熄風化痰、鎮驚之功效。主治肝受驚。臨床上用于治療小兒肺炎、驚厥、中毒性痢疾、乙腦、流腦、高熱驚厥等。中成藥中的“牙痛一粒丸”由雄黃、朱砂、蟾蜍、甘草組成。具有解毒消腫、殺蟲止痛之功效。用于火毒內盛所致的牙齦腫痛、齲齒疼痛。
有雄便有雌。李時珍說:“雄黃、雌黃同產于一山。只是以向陽背陽、所感受之氣不同而區別。所以煉服的人重雄黃,取其得純陽之精,雌黃則兼有陰氣,如用來治病,雄黃雌黃的功效相差無幾。主要取它們能溫中、疏肝殺蟲、解毒祛邪。”《神農本草經》載:“雌黃味辛,性平,有毒。長期服用用水煮的雌黃,能夠使人身體輕巧,延年益壽。”《名醫別錄》說:主治“雌黃,大寒,不入湯用。腐蝕鼻中息肉、身面白駁,散皮膚死肌,祛恍惚邪氣,解蜂蛇毒。” 《圣惠》卷四十中的雌黃膏,主治頭上生瘡,及一切惡瘡,諸藥治不愈者。小兒癬,不計干濕,瘙癢不絕。
雌黃除藥用之外,還可用做顏料。古人用黃紙寫字,寫錯了,用雌黃涂抹后改寫。所以便有了“信口雌黃”一說,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