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7-18
記者 范 娜

黃河金三角(運城)創新生態集聚區科創城項目正火熱施工中。記者 陳方斌 攝
近日,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工作座談會在我市召開,來自運城市、渭南市、三門峽市、臨汾市發改委、區域合作辦相關工作人員相聚一堂,共商黃河金三角發展大事。
去年12月8日,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第五屆省級協調領導小組會議暨四市聯席會議在運城召開,會上提出今年四市要重點推進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十大任務清單、“四個框架協議書”等工作。
半年多來,黃河金三角四市緊抓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機遇,圍繞共建新格局、共謀大發展,在貫徹落實《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推動十大任務清單、“四個框架協議書”落實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發揮輪值牽頭作用,務實推進區域合作
今年以來,按照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第五屆省級協調領導小組會議暨四市聯席會議確定的《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2021-2022年十大任務清單》和四市簽署的“四個框架協議書”工作要求,運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促進中心(以下簡稱“運城黃河促進中心”)積極發揮輪值牽頭作用,務實推進區域合作。
運城黃河促進中心副主任鄭恩祥對上半年我市所做工作進行了詳細介紹。
——壓實工作責任,加快推進十大任務清單的落實。今年,運城黃河促進中心將《十大任務清單》十個部分分解成30個合作事項,82項具體目標任務,分別向渭南市、三門峽市、臨汾市和我市34家單位下發了《關于協助完善〈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2021—2022年十大任務清單〉臺賬工作計劃的函》,建立了推進臺賬,細化了責任清單,強化了部門落實,積極督促各市和我市相關單位按季度推進任務落實,確保各項任務按期按時完成。
——加強溝通對接,積極推動“四個框架協議書”實施。為加快工作的推進,我市克服疫情影響,起草下發了《關于延期召開推進落實“四個框架協議書”工作會議的函》,明確“四個框架協議”牽頭單位,要求各牽頭單位制訂工作方案,積極加強溝通對接,推進工作落實。6月份,又給各牽頭單位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實施“四個框架協議書”的函》,要求各單位提高思想認識,強化工作責任,積極推動實施,要求每月5日前上報工作進展情況。截至目前,運城和渭南、三門峽等黃河流域干線20個市、172個縣共同簽署了《黃河流域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合作協議》。
——做好前期工作,加快推進《規劃》中期評估和編制。積極推進《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先行示范區規劃》編制和《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規劃》中期評估和修編。一是收集整理了四市和相關縣(市、區)的“十四五”規劃,以及各相關單位的專項規劃,為編制規劃做好前期工作。二是積極對接市財政局協調編制規劃資金,為編制規劃做好保障。目前,市財政局預算評審中心已對資金完成評審,正進行招投標前期公示。三是對接相關專業機構,對規劃編制進行前期介入,編制了《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先行示范區規劃》技術方案、編制說明和調研方案。
——加大工作力度,積極推進次區域合作工作。一是加強調研。5月19日至26日,運城黃河促進中心成立調研工作小組,赴新絳、平陸、永濟、芮城、河津、萬榮等6個縣市開展次區域合作調研。通過查閱資料、召開座談會、實地察看等方式,了解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次區域合作開展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步加快推進次區域合作打好基礎。二是解決困難。4月下旬,運城黃河促進中心接到市發改委關于協調推進黃河浮橋項目建設的工作安排后,積極主動協調次區域合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先后多次和渭南市區域合作辦、渭南市交通運輸局和風陵渡經濟開發區對接,協調推進芮城—潼關黃河浮橋項目建設。
推進區域國土綠化,加強生態修復治理
陜西省渭南市發改委黨組成員、渭南市區域合作中心主任王斌就渭南市上半年有關工作開展情況作了介紹。
上半年,渭南市持續推進區域國土綠化,實施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工程,共完成營造林40.91萬畝,完成黃河沿岸綠化1.41萬畝,渭河沿岸綠化1.5萬畝,山荒溝綠化10.28萬畝。
強化區域歷史遺留礦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實施礦區生態修復和土壤、水體污染治理,加快生產礦山改造升級。渭南市已將年度礦山生態修復治理筑牢綠色生態屏障任務分解6個縣(區),共計36個治理點位。目前已完成治理2730畝,占年度計劃88%。
落實汾渭平原(黃河金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國家實施方案,不斷強化環境污染聯防聯治。深入實施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共完成18項重點工作31項細化任務;指導潼關縣完善與河南省靈寶市、山西省風陵渡經濟開發區三地生態環境保護執法聯合協作機制,共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推進河湖“清四亂”工作,開展市級河湖暗訪檢查行動,發現并整改河湖“四亂”問題18處。打造黃河堤壩防護林帶,開展防風固沙、凈化水源防護,上半年防沙治沙1.48萬畝,落實水土保持項目資金7812萬元,目前絕大多數項目已經進入實施階段,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5平方公里。
推動區域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打造區域黃河文化旅游品牌。目前,渭南市圍繞區域旅游資源已完成5條渭南春季旅游精品線路、5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
菏寶高速臨猗黃河大橋渭南市境內建設用地已全部交付建設單位,富平至永濟高速路線方案正在與陜西省交通運輸廳對接,潼關522國道暨310國道改建項目年度投資8000萬元,目前已完成投資1108萬元。
積極推動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一體化服務事項辦理和企業設立等事項的審批,協同推進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數據互通共享,商事服務事項跨區域“一網通辦”、“跨省通辦”、審批結果跨區域互認等,提升區域間政務協同處理能力。
對于深化區域合作創建先行示范區工作,王斌作了詳細介紹,潼關黃河金三角三省四市交通樞紐建設項目已完成522國道段6公里路基建設,實現全段12公里貫通。310國道征遷清表,水穩攤鋪,排水溝,急流槽,涵洞等工程加快推進。潼關縣城物流智能集散中心項目已完成建設服務用房裝飾裝修,倉儲用房主體建設完工……
打造區域交通樞紐,推進高質綠色發展
今年以來,河南省三門峽市圍繞共同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強化區域黃河防洪減災體系建設、共建黃河流域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帶和黃河文明傳承創新區等,做了大量工作。
三門峽市發展改革委四級調研員郭項斌對此作了詳細介紹。
圍繞共同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三門峽市聚焦“中游要突出抓好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堅持“十百千萬億”工程聯動,山水林田湖草沙并舉。全面治理18條黃河一級支流,關停排污企業800余家,黃河斷面水質達標率100%;高標準建設240公里復合型沿黃生態廊道。修復黃河濕地21.6萬畝,前來越冬的大天鵝數量達到1.7萬只,接近全國四分之三。
圍繞強化區域黃河防洪減災體系建設,三門峽市聚焦“抓住水沙關系調節這個‘牛鼻子’”,統籌“控泥沙、清淤積、去擁堵、固堤壩、治邊坡”,全面提升河道治理綜合效應,構建安全可靠的防洪減災體系。在黃土丘陵溝壑區開展坡耕地整治、淤地壩建設,完成治理2494.5平方公里,年減少入黃泥沙200萬噸。
圍繞共建黃河流域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帶和黃河文明傳承創新區,三門峽市聚焦“講好‘黃河故事’”,大力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實施文旅文創“三年倍增計劃”,“串珠成鏈”發展全域旅游。
圍繞“加快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三門峽市聚焦打造區域交通樞紐,加快構建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強化區域內基礎設施對接,新310國道、運寶大橋、澠垣高速建成通車,澠淅高速、盧欒高速、王官黃河大橋等項目進展順利,區域內互聯互通水平不斷提升,黃河金三角內外交通聯系日益緊密。
加快申建自貿區三門峽創新聯動發展區,著力打造帶動黃河金三角、輻射全國的開放高地。
圍繞“積極承接產業轉移”,三門峽市聚焦“抓主體、建平臺、強支撐”,充分發揮有色金屬加工、機械裝備制造、農副產品加工、醫藥、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導產業優勢,扎實有效承接產業轉移。
圍繞建設黃河流域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三門峽市聚焦“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創新體制機制”,著力打造晉陜豫黃河金三角次區域合作前沿陣地。
高位推動“雙城”建設,區域合作不斷引深
今年以來,臨汾市全面開啟建設黃河流域綠色崛起轉型樣板城市、打造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城市新征程,按照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第五屆省級協調領導小組會議暨四市聯席會議部署,務實推進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取得積極成效。
臨汾市發改委副主任邢志偉介紹道,今年,臨汾市推動“雙城”建設強勢起步。建設黃河流域綠色崛起轉型樣板城市、打造黃河金三角區域中心城市是山西省委立足全省“一群兩區三圈”區域發展新布局,賦予臨汾市新的戰略定位和重大使命。按照臨汾市委“雙城”建設“一年起步、三年見效、五年成勢”的總體思路,該市不斷引深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高位推動“雙城”建設。
臨汾市創新體制機制,突破行政壁壘。推進黃河金三角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強化政務服務交流合作,為產業轉移項目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推進侯馬—曲沃—新絳次區域合作,在體制機制創新、發展改革要素、平臺經濟建設等方面先行先試,逐步實現域內資源共享。
統籌推進臨汾市沿汾、沿黃、沿太岳“三大板塊”協同發展,明確各板塊發展方向、產業定位、推進機制。沿汾板塊重點承接發展高端裝備制造、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產業;沿黃板塊重點承接發展新能源、儲能、天然氣、農文旅融合等產業;沿太岳板塊重點承接發展現代煤化工、精品優特鋼、碳基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通過錯位發展、聯動發展,實現承接產業轉移差異化、精準化、高端化。
加快省際交界地區綜合性交通樞紐建設,謀劃實施了一批支撐項目,區域交通通達性進一步增強。鐵路:積極推進聊邯長高鐵西延臨汾項目、韓城至河津至侯馬至晉城城際鐵路項目;公路:重點推進呼北高速公路隰縣至吉縣段工程、青蘭高速長治至延安聯絡線黎城至霍州段、吉縣七郎窩黃河大橋項目、108國道過境改線工程襄汾至侯馬等項目;航空:重點推進臨汾堯都機場改擴建,鄉寧、侯馬、永和等通用航空機場項目。
加快區域公共服務一體化進程,以黃河金三角區域醫院聯盟為依托,推動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內醫療資源的互補與共享,促進區域內醫療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利用臨汾市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組織參加各類合作交流活動,加強與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各項信息互通、資源對接。持續推進三省四市警務協作向縱深發展,使黃河金三角區域警務協作更加系統化。
代表市級聯席會議秘書處參加會議的運城市政府副秘書長陰乃鵬表示,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處黃河流域重要區域,加強區域合作,不僅有利于探索省際交界地區合作發展新路徑,也有利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貫徹落實。打造黃河金三角金字招牌,推動黃河金三角區域繁榮發展,是三省四市共同的使命和擔當,四市要進一步凝聚推動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高質量發展共識,以《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2021—2022年十大任務清單》和“四個框架協議”為抓手,進一步加強四市間的溝通對接,深入開展多領域、深層次的溝通交流,持續推動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向更高水平、更高質量邁進。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