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2-07-14
□記者 陶登肖
“所有地基基礎已建設完成。現在工人師傅正加緊組對鍋爐鋼架。預計11月1日左右,鍋爐房及周邊的所有配套設施完成,達到點火試運行的條件。”7月12日,在夏縣中心城區集中供熱項目熱源廠建設施工現場,夏都熱力公司負責人張安杰說。

夏縣中心城區集中供熱項目總投資3.5億元,設計供熱面積390萬平方米,主要新建熱源廠1座,安裝3臺58兆瓦熱水爐及配套的公用輔助系統;埋設供熱管網26.6千米,新建及改造熱力站37座。項目于今年4月份開始建設,預計年底前完成供熱面積160萬平方米,2023年10月全部建成投產。
項目自開工以來,牽頭單位、實施和施工單位密切配合,緊盯進度,各項作業有序進行。相關鄉鎮和部門一線辦公、一線協調、一線督促,錨定目標、合力攻堅,全力以赴保障項目建設;項目施工單位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環保、安全生產工作要求的同時,按照項目建設計劃,倒排工期、掛圖作戰,齊心協力跑出夏縣項目建設“加速度”。

“目前,鍋爐房輸煤車間模板支架搭建完成,梁、柱鋼筋安裝完成,板筋完成60%,線管預埋完成;煙囪底板和側壁基礎澆筑完成,目前正在進行土方回填;破碎樓地梁模板支架搭設完成,梁鋼筋安裝完成;干煤棚基礎混凝土澆筑完成……”項目經理安興宏說,鍋爐房建設是重中之重,也是核心節點,在主節點進度上,已經提前完成20天,他們有信心保證熱源廠的總體進度。
在外線管網施工現場,機械、人工輪番上場,配合默契,正在進行破除路面瀝青砼、水穩層,鋪設圍擋等作業。由于外線管網預制直埋保溫管位于主車道上,加上部分新老城區地質情況特殊,地面下的國防、移動、給水等管線復雜,給施工造成一定難度。為減輕施工對市民交通、通信及生活的影響,項目實施單位及各相關部門科學研判、實地調研,在封路時采取半幅封閉、分段施工方式,邊施工邊回填,盡快恢復道路通行。在破除切割路面上采取逐層切割配合人工作業方式,切實將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熱力管網外線工程前期投入施工圍欄5公里,占總工程量的25%,預計8月中旬全部完成。到今年年底,外網整體進度要完成70%到80%。”山西省安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副經理張紅偉說,他們采取的是晝夜作業模式,所以優選低噪音的設備,盡量將夜間噪聲降到最低,保證居民正常休息。
“安裝大暖是大家長久以來的期盼。雖然施工對大家出行有一定影響,但想到以后取暖方便、省錢,身邊的人都感到高興。”居民崔運來說,這個工程特別好,大家都很支持。

據了解,該項目是全縣十大“標志性、牽引性”工程中的一號工程,是打造“兩山理論”實踐區的具體行動,是全縣人民期盼已久的一件喜事,更是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件大事。集中供熱工程是采用燃料煤燃燒產生的熱能,通過熱交換傳遞給鍋爐內的介質水的原理產生熱能。不僅供給穩定,還節能環保,并且取暖費用也低。
“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徹底改變夏縣現有的分散式供熱現狀,既能緩解能源緊張難題,還能減輕百姓經濟負擔,為中心城區群眾帶來更加溫暖的冬天,也將使夏縣的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清新。”夏縣縣委書記薛永琦說,下一步,該縣將協調各職能部門,嚴格按照施工計劃保證高質量、高標準地如期完成工程建設,力爭把夏縣中心城區集中供熱項目建設成讓領導放心、群眾滿意的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廉政工程,為推動夏縣全方位高質量發展、建設“鹽臨夏一體化運城后花園”作出更大貢獻。





攝影記者 薛俊 茹雅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