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7-04
中共聞喜縣委書記 段慧剛
今年以來,我們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打造“五條綠色生態走廊”部署要求,堅持把推進涑水河(聞喜段)環境保護與生態治理與全縣的高質量發展相融合,積極開展“控污、清淤、添綠、暢通、增產”等專項工作,著力打造“綠色長廊、生態長廊、文旅長廊、產業長廊”四位一體的涑水河流域田園風光示范帶,不斷提高涑水河流域社會、經濟、自然復合生態系統彈性,促進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永續利用。
堅持精心規劃
積極構建“布局美”

按照城鄉融合發展要求,以推進“城西新區”建設為發力點,加快建設涑水河生態經濟帶。
一是堅持理念“科學化”。充分結合縣情實際,按照“北優、南延、東聯、西拓”城市發展思路,重點推進“城西新區”、北環、南環等重點項目建設,進一步拉大縣城框架、完善基礎設施、提升城市品質,今年年底30平方公里的城區框架將基本形成,城鎮化率將達到56%。
二是堅持布局“片區化”。對位居涑水河流域核心區域的“城西新區”,實行整體規劃、連片打造,按照“一心、兩軸、四片區”進行布局建設:“一心”即城市公共服務活力中心;“兩軸”即生態文明軸和創新發展軸;“四片區”即科教宜居生活區、文旅產業區、醫療康養產業區、配套生產區。
三是堅持設計“人性化”。統籌考慮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保護等因素,加快推進供熱供水管網、公共交通體系、道路綠化提升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住宅小區、人民公園、雙喜廣場、中小學和職業中學等公共服務建設,積極營造便民、舒適、共享的空間環境,讓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截止到目前,城西新區涑水新街拓寬改造工程全面竣工,創新大道即將建成投用,城南大街西延穩步推進,“兩橫一縱”道路框架加速形成,城西新區主題樂園正在抓緊規劃設計,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環境優美的城西新區正慢慢展現在人們面前。
堅持治建并舉
全面提升“環境美”
嚴格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制訂出臺沿涑水河田園風光示范帶建設工作方案,統籌推進涑水河流域綜合整治、大氣污染防治、固體廢棄物污染治理等工作,積極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聞喜。
在水系整治上“提質擴面”。深入推進“河長制”,涑水河51個入河排污口全部實現達標排放,東鎮污水處理廠、惠萬家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及中水回用工程建成投用,完成沙渠河孫村至冷泉段、青龍河寺家莊至王趙段河道治理工程,1月—5月份涑水河曙光橋斷面水質持續好轉,穩定達到V類標準,涑水河流域清水復流正慢慢由理想變為現實。
在生態改善上“見綠增色”。大力開展“綠滿聞喜”行動,積極創建省級園林城鎮、省級林業生態縣、全國綠化模范縣,大運路東鎮至禮元段通道綠化、國家儲備林、森林公園二期建設等項目有序實施,今年以來新增荒山造林1.2萬畝、綠化道路28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18.9%。
在節能環保上“減排低碳”。嚴格落實“壓煤、抑塵、減排、治企、控車”措施,建筑工地“六個百分之百”實現全覆蓋;狠抓能耗“雙控”,山西建龍完成超低改造評估監測,玻璃行業脫硝設施提標改造積極推進;嚴厲打擊“三燒”行為,強化重污染天氣聯防、聯控、聯治;科學實施能耗雙控,確保萬元GDP能耗持續下降,通過綜合施策,有效改善大氣環境,截止到5月底,我縣優良天數達到115天,超去年同期水平。
堅持精準發力
培育壯大“產業美”

聚焦構建低碳循環的綠色工業體系、生態有機的綠色農業體系、集約高效的綠色服務業體系,去年以來共謀劃實施了建龍數字化轉型和數據中心、新建縣人民醫院、城西主題公園、玻璃文創館、涑水小鎮、高標準農田和溫室蔬菜大棚等36個重點產業項目,總投資86億元,努力將涑水河(聞喜段)打造成水路通暢、岸綠景美、業興人和的綠色生態廊帶。
聚焦優勢產業提質。支持建龍加大上下游產業項目建設和智能化改造力度,100萬噸鋼管、20萬噸腳手架等項目啟動實施;加快鎂鋁合金轉型步伐,充分發揮銀光“鏈主”作用,銀光年產1000噸鎂合金鑄造、瑞格10萬噸高性能鋁合金等項目穩步推進;加快城西玻璃文創館配套建設,國藝玻璃年產2.5萬噸玻璃、宏偉年產800萬只耐溫玻璃器皿生產線改擴建、晶尊水晶科技智慧之城等項目開工建設。
聚焦文旅產業融合。積極融入全市文旅融合“雙十工程”,以建設沿涑水河(聞喜段)34公里旅游公路為帶動,以城西文旅產業園為載體,積極打造玻璃文創館,建設高標準的商湯文化博物館,努力將城西文旅產業園打造成城市的會客廳和傳統文化的展示廳;全力做好中華裴氏家風家教館建設布展,加快陳家莊紅色教育基地和湯王山歷史文化和自然風光景區建設,打造旅游品牌。聚焦康養產業培育。以打造黃河金三角文旅康養中心為目標,加快推進城北峨嵋嶺森林公園、城東呂莊水庫濕地公園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積極打造集觀光、運動、住宿于一體的城西康養生態園,不斷夯實文旅發展基礎,優化文旅康養條件,促進文旅康養優勢互補、融合發展;充分利用我縣中醫藥種植和??漆t療領先的優勢,支持縣人民醫院、五四一醫院等以托管、合作等方式與社會資本合作,積極開設康復療養、??谱o理等專科,發展醫藥養生特色產業,實現醫養深度融合。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