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6-18
臨猗縣縣長 靳國全
近日,讀罷《運城日報》刊發的“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運城實踐”系列報道,不禁讓人感嘆:“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是歷史的選擇,是時代的洪流,也是我輩的使命。
黃河奔涌,滾滾不息。我們運城就處在母親河折轉東去的臂彎里。在山西省第十二次黨代會上,運城市被賦予“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新使命,市委、市政府立足區域優勢,因地制宜、科學謀劃,提出了打造沿黃、沿汾、沿涑水河、沿中條山和峨嵋嶺“五條綠色生態走廊”的務實舉措。不難發現,“五條綠色生態走廊”幾乎涵蓋了運城地區的全部國土空間范圍,是立足優勢、提升動力的創新發展之舉,更是統籌資源、盤活生態的綠色發展之舉,必將成為帶動全域發展的關鍵引擎。
一年來,全市以項目建設為牽引帶動全域發展,讓綠水青山成為常態,讓金山銀山加速堆疊,為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提供了“運城實踐”。臨猗作為運城沿黃8縣之一,西臨黃河、南據涑水、北靠峨嵋,參與建設了全市三條綠色生態走廊。臨猗堅持按照“治生態、富民生、融發展”的工作思路,強化環境保護,狠抓項目建設,串聯產業發展,出實招、下苦干,全力踐行市委、市政府各項決策部署,堅決守護好綠水青山,讓生態本底成色愈發飽滿,示范引領高質量發展。
抓住“治”的主線,全力修復沿黃綠水青山面貌?!把赂邷厦?、黃土裸露,自然風光差,旅游景點少”這是過去人們對黃河臨猗段的印象。去年以來,臨猗縣痛定思痛,創新采用EPC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生態建設,投資1.53億元,對黃河一號旅游公路沿線的林帶、山體、過境街道、村莊進行了綜合修復,采用推土疊臺的方式處理山體破壞面,使原本裸露的山體重現自然與活力,道路兩側栽植綠化、彩化植物,點綴小游園、微景觀,實現了生態、環境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同時,對傅作義故居景區進行擴建,對臨晉縣衙景區進行升級改造,結束了臨猗設縣以來沒有3A級景區的歷史,開發了多條黃河風情游旅游路線,臨猗獲評全市唯一一家省級“文旅建設先進縣”,“全域游、全景游、全季游”的美好愿景逐步成為現實。今年,臨猗總投資14.49億元,推進沿黃美麗鄉村示范帶“1+5”工程,謀劃實施了吳王護岸上延工程、鄉村兩級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夾馬口東擴猗氏片灌區水源置換、臨晉縣衙景區二期升級改造、沿黃路兩側生態治理、土地整理等17個項目,力求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目標,讓沿黃居民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
做好“富”的文章,努力構筑峨嵋嶺綠色產業體系。臨猗優勢在農,全縣水果品類全、種類多、產量大,但存在栽培模式落后、樹體管理技術不成熟、土肥水管理不科學、果園可持續生產能力不強等現實問題,導致種植面積占全縣土地一半以上的蘋果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力,果農收入遠不如前。臨猗緊抓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機遇,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突出創新引領、綠色支撐,整體推進夯實主導產業優勢、加快產業融合發展、綠色發展品牌建設、聯農帶農培育產業、科技支撐引領帶動、全產業鏈價值提升六大工程,總投資4.5億元,謀劃實施了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技術裝備提升、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建設、農產品深加工、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蘋果制(繁)種能力提升、“南果”平臺建設等項目,提升了綠色產業發展水平,通過優化調整產業結構,蘋果面積壓減到60萬畝,與其他水果比例由過去的70:30調整到54:46,早、中、晚熟比例由10:20:70調整到20:25:55,結構更優、技術更新、產業更強,有效增強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的相容性,提升GDP含“綠”量。
下足“融”的功夫,積極推進沿涑水河綠色城市化建設。涑水河穿城而過,流經我縣楚侯、猗氏、牛杜等6個鄉鎮,是臨猗主動融入鹽臨夏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依托,也是推動縣域城鎮化,構建大縣城格局,實現產城融合、產旅融合的關鍵所在。在涑水河田園風光示范帶打造上,臨猗突出抓好“控污、清淤、添綠、暢通、增產”目標,總投資37.57億元,謀劃實施了涑水河旅游公路(臨猗段)項目、首創第二污水處理廠尾水人工濕地、楚侯工業園區工業污水集中處理、萬畝設施冬棗、猗頓文化產業園等17個項目。就在前幾天,位于涑水河畔的臨猗科創園正式開園,規劃建設的一期5幢標準化廠房全部到位,簽約了廣東卡力士智能裝備、江西安瑞電子、深圳瑞能電源、保定中泰新能源科技等12家企業項目,實現了一幢一產業、一層一產品,有效推動了沿河產業快速發展,進一步拉大了城市框架,提升了縣城人口和生態承載力,加速了綠色城市化發展進程。
綠色是自然生態的底色,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更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臨猗的“三條綠色生態走廊”在建設上各有偏重,但“綠色”是貫穿始終的“關鍵詞”,只有扭住了“綠色”這個“牛鼻子”,才能更好在大河治理上有所作為。臨猗縣將忠誠踐行“兩山”理論,生動實踐“六個示范”,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決策部署中去,堅持綠色發展,打造綠色走廊,強化綠色支撐,實現綠色崛起,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再邁新步伐。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