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6-18
任芙蓉
仲夏時節,河津大地萬物并秀。
與這個時節一樣火熱的,是河津市正在開展的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該市各級黨委、黨支部爭趕比超,比一比誰家的方案更完善,曬一曬哪個單位的成績更突出,看一看哪個鄉鎮群眾的實惠更多、笑臉更多……
專項行動開展以來,河津市持續加強黨對基層治理的全面領導,迅速鋪開“實施十大工程、提升十大能力、實現十大目標”揭榜領題創新行動,拔高標桿,強化舉措,抓黨建、強治理、保穩定、促發展,答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答卷”,讓問題清單轉化為人民群眾的幸福“榜單”。
創新領題 項目化推進明路徑
治國安邦,重在基層。為切實加強基層治理,河津市各級黨組織把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作為今年基層黨建工作的“一號工程”,圍繞省委書記林武提出的“6個方面18個字”工作要求,精心施策,“抓”字當頭,下足實功,高位推進。運城市委常委、河津市委書記李曉武手繪作戰圖,明晰了河津要開展的40余項重點工作;河津市委副書記、市長王云要求加快補齊短板弱項,持續夯實基層基礎。
該市制定“一圖兩標三體系五爭創六專班十大工程”整體工作規劃,以“書記掛帥、組織揭榜、黨委領題、支部創新、示范引領、項目支撐、科學考評”為抓手,實現全鏈條、全過程項目化推進,精細化考核。
基層治理涉及方方面面,絕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該市將專項行動6個方面23項內容108條舉措的工作內容“化零為整”為“十大工程”,以“十大工程”為“金鑰匙”“指揮棒”,成立了網格治理、農村集體經濟等6個工作專班,實施項目管理,拿出“河津方案”,探索“河津路徑”,解決“河津問題”。10位市委常委人人揭榜,下鄉調研,選準路徑。29家單位創新領題,圍繞各自職責,示范引領44項內容75個項目,在夯實“規定動作”38項任務清單的基礎上,拓展“自選動作”7項,打造提升基層治理效能的“河津樣板”。
培根鑄魂 立體化培訓強能力
基層是國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個別黨員干部宗旨意識不強、斗爭精神不足、服務群眾能力不強,造成了基層治理的短板和不足。為了提升基層黨員干部的素質和工作能力,河津市實施“培根鑄魂”工程,精準開展立體化專題培訓,提升學習領航能力,實現理論武裝提級目標。
該市按照“全員、精準、有效”要求,建立專題培訓“二三四五一”機制,即兩個“課堂”培訓、三級干部參訓、四級師資輔導、五種形式培訓、一場能力測試,設立河津市委黨校“主課堂”,各鄉鎮(街道)“分課堂”,分領域常態化開展業務培訓。舉辦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讀書班暨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主體班、干部專業能力、農村就業技能、行政執法大講堂等專題培訓,聚焦強化理論武裝,提升政治素養,對黨組織書記、黨員進行政治能力培訓;聚焦強化專業意識、提高履職能力,對干部進行專業能力培訓。
該市開設省市縣鄉四級優秀講師的精品課程,涵蓋黨的建設、行政執法、信訪維穩、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疫情防控等各個方面,培訓對象涉及各級干部、技術人員、帶頭人。截至目前,該市累計開展各類培訓55期,培訓人數3900余人次,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用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圍繞痛點 精準化對照找問題
河津市把對照檢查與整改落實、建章立制貫通起來,狠抓對照檢查,剖析問題根源,多角度查擺問題短板。圍繞痛點找問題,市鄉村三級領導班子以及鄉村兩級干部結合正在開展的黨員干部作風大整頓活動,采用發放征求意見表、設立意見箱、召開座談會、開展入戶走訪等多種形式,通過群眾提、自己找、上級點、互相幫的方式,深入對照檢查,共查擺出問題清單1100余個、問題6360余個,并對存在的共性9個清單、5個問題清單進行了公示。
圍繞難點找方法。針對鄉村兩級干部查擺出的問題清單和負面清單,組織督導幫扶組,先后3次下沉部分農村(社區),指導幫助制定整改措施,破除面對問題清單和負面清單“不會改”“不愿改”“不能改”的被動局面。
圍繞重點找突破。持續做好換屆“后半篇”文章,建立健全農村后備干部庫475人,清理鄉鎮借調人員3人,輪崗交流3人,制訂完善招錄到村(社區)工作大學生的工作方案,今年擬招錄47人。
健鄉村三級互聯互通機制,包村聯戶,一線管理。29名縣級領導包聯145戶群眾,455名鄉鎮(街道)干部包聯5096戶群眾,問題在一線發現、建議在一線提出、矛盾在一線化解,全面提高群眾工作能力,共解決各類矛盾隱患480余條。
激發活力 貼心化服務贏民心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河津市采取“三對三化”措施,推進科學考評,為基層治理立制賦能。對表省市要求、對標發達地區做法、對接上下級部門,通過清單化管理、專班化推進、項目化實施,細化“十大工程”49個具體項目,掛圖作戰、壓茬推進。建立“1+3X”監督考評體系,將組織、審計等各類監督相結合,全面激發干部干事創業活力,著力構建“黨建引領、鄉鎮賦能、項目支撐、科學考評”的工作格局,不斷夯實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穩固根基。
在該市疫情防控前沿,黨員干部沖鋒在前。84個市直機關黨組織包聯幫建18個社區,2085名黨員下沉社區參與疫情防控。社會治理方面,財政列支820萬元招錄選聘527名專職網格員,劃細小微網格3590個,全面整合24個部門45項職能,建強提優基層網格,有效化解處置各類社會矛盾。城區街道建強陣地,提升服務,組建黨員群眾志愿服務隊21支,讓“我為群眾辦實事”成為常態。
扎實開展“清化收”工作。清澗街道堅持“六個一”,清底減債增收,先后化解債務496萬元,增加收入59.6萬元。該市共排查各類村集體合同3805份,問題合同801份,已完成整改規范211份,116個規模企業結對125個村,25個村黨支部申報領辦專業合作社。目前,河津市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總量達8903萬元,排名運城市第一;1月至4月,財政總收入25.84億元,增長35.62%。
緊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部門全力保障糧食安全,幫助去年秋汛受災的農業龍頭企業、農戶開展技術補救。眼下,夏糧已經取得豐收,有的地塊小麥畝產量達到600公斤,贏得了農戶的贊譽。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
如何將政治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河津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高瞻表示,河津將勠力同心,盡銳出戰,持續打造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堅強黨組織堡壘,讓基層治理“化難為易”“化冷為熱”,讓群眾的笑臉更多、實惠更多、獲得感更強。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