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6-14
本報訊 古魏鎮通過“四級掃描”“兩層CT”解決鄉村網格管理的難題;大王鎮發動老黨員、老干部擔任板報員、宣傳員,破解鄉村治理干部干、群眾看“兩張皮”難題;學張鄉全力壯大菊花特色產業,種植面積達兩萬余畝,平均增加集體經濟收入10萬余元……這是芮城縣實行“一鄉鎮一課題”“一鄉一特色”,高站位“領題”、高效率“解題”、高質量“破題”,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取得的顯著成效。
高站位“領題”,扛起黨委主體責任。芮城縣委常委會先后召開專題會、調度會、座談會十余次,建立縣級領導包聯機制,各縣委常委分別牽頭推進一個項目的實施,常態化調研督導,全口徑承接好市委各項重點任務,切實把專項行動持續引向深入。
高效率“解題”,強化重點任務落實。堅持把解決問題貫穿始終,精準發力、有的放矢。在抓問題查擺中,大力推進“編制清單、查找問題、制訂整改方案”三項任務。在抓能力素質提升中,組織近6000人次參加各級各類培訓15期,編印專題學習資料2萬余冊,3000余名黨員干部參加應知應會知識測試。在抓項目化推進中,對標省市112項具體任務,成立項目化工作專班,分級分類、分時段分部門制定任務清單,閉環運行、重點推進。在抓制度完善中,在細化量化市定14項配套制度的基礎上,探索建立了“14+N”治理制度體系。
高質量“破題”,助力基層治理提質增效。一是打造“一鄉一特色”基層治理品牌,各鄉鎮緊盯基層治理重點難點,主動認領、重點突破、各有特色。如陽城鎮通過開展村民自治、抵制高價彩禮受到群眾好評;大王鎮發動老黨員、老干部作用,帶動群眾參與鄉村治理;學張鄉因地制宜發展菊花產業,增加農民收入,壯大集體經濟……二是深化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改革,探索破解基層治理“管得著的看不見、看得見的管不著”難題。在執法力量上,通過抽調專職人員、設立辦公場所等務實舉措,形成上下聯動的執法格局;在能力提升上,通過組織業務培訓、建立縣鄉綜合行政執法隊包聯制度等,提升執法規范化水平;在權力下放上,依法賦予鄉鎮行政處罰、強制檢查等權力,對于法律未賦權也不宜委托的執法事項,賦予鄉鎮“吹哨權”和監督權50多項。三是拓展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全縣160多個經濟聯合社、1800多個經濟合作社與村委會完成賬套分離,形成“黨支部統領全局、村委會自治服務、集體經濟組織發展產業”的共治新格局。目前,38個村黨支部積極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已有15家成功取得營業執照。
(楊 興 張學晉)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