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事業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我市舉辦慶祝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

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2-06-11

活動現場

運城晚報訊(記者 王斌)6月10日上午,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我市在運城博物館南廣場隆重舉辦了主題慶祝活動。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統戰部部長、市文物保護利用工作領導組組長王志峰出席并致辭。

6月11日是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宣傳展示我市文物保護利用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增強全社會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豐富人民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的認知度和對中華歷史文化的自豪感,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我市特舉辦此次主題活動。

整個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包括書香育民贈書、版面展示宣傳、文化遺產知識有獎問答、專家咨詢和文藝展演等。尤其是精彩的稷山高蹺走獸表演,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從交警部門退休的王女士對河東厚重的文化遺存很感興趣,她在專家咨詢臺前拿到了宣傳資料,表示會認真了解這方面知識。“今天的宣傳活動很好,咱對家鄉了解多了,給外地朋友也有可講的東西了,希望這樣的活動越來越多”。

為擴大文化遺產影響力,主辦方將102處國保、2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及考古發掘階段成果以展板形式進行展出,讓更多的人認識文化遺產、了解文化遺產、保護文化遺產。稷山高蹺走獸的表演者王二龍在休息之余說:“你看,展板上的這些老藝人有的已經去世了,不過現在這項技藝一直在傳承,小學三年級的娃娃們在課堂上就有機會學習到。”一旁,市民朱先生則拿出手機掃描展板上的二維碼,了解更多關于絳州澄泥硯的知識。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化遺產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在全市各級文化文物部門共同努力下,全市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基本形成,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水平不斷提高。目前,全市國保單位102處,居全國地級市之首;國家級非遺項目28項、傳承人19人,居全省前列;特別是絳縣西吳壁遺址、聞喜酒務頭商代墓地和河津固鎮宋金瓷窯址入選“新時代百大考古新發現”;夏縣師村遺址等兩項入圍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環節。

主持當天儀式的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陳小光說,我市隆重舉辦慶祝2022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目的就是以節為媒、以節造勢、以節聚力,廣泛宣傳我市豐富且寶貴的文化遺產資源,大力展示文化遺產階段性保護成果,著力增強全社會文化遺產保護意識,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的認知度和自豪感,共同推進我市文化遺產保護傳承事業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王志峰在致辭中號召全市廣大文化文物工作者,要堅持從文化遺產和考古遺存中凝練文化和精神內涵,深入探究中華文明延綿不絕、自強不息、革故鼎新的文明韌性以及開放包容、樸實典雅、和諧自然、崇禮尚德的文明特質,通過學校教育、文藝作品、理論研究等多種方式和途徑,引導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要深化拓展交流合作,加強與國內考古專業院校的合作力度,積極推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考古基地建設,搭建多層次、機制性文物考古交流合作平臺;要推進文物事業融合性發展,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文物展示利用方式,推動文化遺產保護事業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眾,打造更具影響力的文物數字產品和文旅融合新路徑,為全方位推動運城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的積極貢獻。

當天的會場設立了專家咨詢臺,為大家免費提供文化遺產方面的咨詢服務。活動中,我市現有10座“河東書房”獲贈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方面的書籍,包括《運城國寶》《運城館藏文物精粹》《山西珍貴文物檔案·運城卷》等;工作人員還向公眾現場發放文物保護利用宣傳資料,傳播文物保護理念,希望越來越多的人關注、了解和熱愛運城的文化遺產。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