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5-23
王立彬
個體工商戶和小微企業,是經濟活動的“毛細血管”,是我國數量最多的市場主體,是吸納就業的大海綿,也是百姓需求的直接服務者,他們線上線下溫暖著街巷百姓生活,代表著中國經濟韌性的底色。
今年以來,中央助企紓困舉措密集出臺。從安排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紓困專項資金,到大幅增加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從延續實施扶持制造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減稅降費政策,到提高減免幅度、擴大適用范圍,對于穩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穩經濟將發揮重要作用。
政策的“及時雨”,要更好地降到一線小店。基層政務服務距離市場主體近,要掌握最新情況,挖掘自身潛力,讓工作細致入微。要“減法”“加法”一起做。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稅降費要做好“減法”,該減的稅減到位,該降的費降到位;要做好“加法”,在政策上提供支撐,引導大企業、“鏈主”企業及金融機構放水養魚,保供穩價,雪中送炭,解燃眉之急。
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辦事難,很多情況下同政務信息“基層孤島”有關。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對癥下藥,推進基層信息平臺和應用終端建設,整合基層基礎數據采集渠道,一次采集、多方使用、數據共享。要優化政務服務流程,推進社區一窗式受理、一站式辦理,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
無數小店,是暢通國內大循環的“微循環”基礎。每一個社區每一條街、每爿小店每個經營者的堅韌不拔、奮斗拼搏,就是中國經濟奮進的希望。大國小店,我們一起呵護。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