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5-07
記者 朱 姝
每天與新冠病毒直面交鋒,與大量可能含有病毒的血液、體液、咽拭子、鼻拭子等危險樣本打交道……這就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承擔核酸檢測任務的“大白”們真實的工作狀態。
永濟市人民醫院行政副院長兼檢驗科主任劉軍就是這樣一個與病毒零距離接觸的“大白”。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他帶領全科人員全力以赴,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較量,拼盡全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用實際行動譜寫出一曲壯麗的抗疫凱歌!
筑牢防疫屏障線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中央、省、市、縣相繼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永濟市也出現了兩名密切接觸者,需要立刻就地隔離。
彼時還處在疫情爆發初期,如何妥善安置隔離人員與安全進行處置操作尚無經驗可循,因而醫務人員的工作,也充滿著危險與未知。
在非典疫情期間就沖在一線的劉軍,這次依然第一時間自告奮勇承擔起隔離病區的管理重任。
搭建預檢分診室和體溫監測點、協調發熱預檢分診室進行規范布置、安排紫外線消毒、購置工作人員的取暖設備和值班床鋪……事無巨細,劉軍都一一協調解決,僅用一天時間就構建起永濟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
疫情發生兩年多來,劉軍始終堅守一線,為永濟市實現“零感染、零病發”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拉緊生命守護線
核酸檢測實驗室是疫情防控的主戰場,核酸檢驗員是與新冠病毒近身作戰的“排雷兵”,“細致嚴謹,一絲不茍”是最基本的工作狀態要求。
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劉軍提前謀劃,實地考察,參與建立了永濟市人民醫院PCR核酸實驗室,并于2021年6月份通過省級有關專家驗收投入運行;他帶領檢驗科醫護人員加班加點進行核酸檢測,日平均檢測量由起初的300人份/天,逐步達到現在的20000人份/天左右,目前實驗室最大檢測能力已達到1.7萬管/天。
劉軍主動請纓,先后9次帶領永濟市人民醫院骨干力量支援稷山縣、臨猗縣、鹽湖區等縣(市、區)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共采集樣本25908管,檢測231385人。
守好緊急突發線
今年1月6日,永濟市在對高鐵永濟北站環境采樣檢測時,發現出站口閘機環境采樣檢測結果顯示為陽性。面對這一突發情況,劉軍連夜緊急調配人手,準備開展永濟全市核酸檢測工作,堅決把新冠病毒隔絕在安全線之外。
在協調好永濟全市區域內檢測點的工作和人手,安排完全員核酸檢測事宜后,劉軍又細致盤查了重點人員管控情況,逐一安排檢點好各項工作,此時,他已經有三天三夜沒著家了。
由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突出貢獻,劉軍受到省委、省政府嘉獎。“我只是千千萬萬‘大白’中的一員,既然趕上了,那就義無反顧地沖上去!”劉軍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