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以“雙十工程”為主抓手,在六大方面作示范,全力推動省級戰略在運落地見效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 發展示范區建設勢如虹風更勁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4-25

本報訊(記者 王文軍)截至3月底,今年“雙十工程”351個項目中228個已開工,開工率65%,完成投資45.1億元,投資完成率25%;沿黃美麗鄉村示范帶105個項目中66個已開工,開工率62.86%,完成投資6.16億元,投資完成率20.53%……要素在匯聚、項目在落地、產業在發力,我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勢如虹、風更勁。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堅決扛起黃河流域(運城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職責和使命,在全省率先制訂出臺方案,謀劃滾動實施“雙十工程”,全面鋪開黃河流域(運城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并在市第五次黨代會上把建設黃河流域(運城)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作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總牽引。省第十二次黨代會賦予我市“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新使命,“示范區”建設上升為省級戰略。

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作為關鍵之舉、頭等要務,是時代機遇、必然選擇。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進一步強化工作舉措,突出工作重點,提出要在六大方面作出示范,全力推動創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的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圍繞強化污染治理作示范,我市將狠抓工業污染治理,對黃汾沿岸的企業進行全面深入排查,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上馬,確保沿線1公里內無污染企業;狠抓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推廣清潔農業生產技術與先進適用裝備,建立健全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理體系,建立與完善農業綠色發展機制;狠抓城鄉生活污染治理,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為抓手,加快補齊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和處理實施短板,推進垃圾分類及無害化處理,加大冬季清潔取暖改造力度。

圍繞抓好水土保持作示范,我市將以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為目標,以建設“五條綠色走廊”為突破,狠抓水土流失治理,鞏固好林草保護成果,持續改善流域生態面貌;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持續深入實施“綠滿運城”行動,科學種樹種草,調優綠化結構,逐年推進實施,確保全市森林覆蓋率每年提高1個百分點;狠抓水土流失治理,謀劃實施一批小流域綜合治理、淤地壩建設等重點工程項目,確保“十四五”期間全市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230平方公里,每年減少入河泥沙74萬噸;大力發展高效旱作農業,以打造黃汾百萬畝糧食優質高產高效示范基地為突破,實施坡耕地整治、老舊梯田改造、旱作良種優選、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

圍繞提升防洪排澇能力作示范,我市將著力解決基礎設施不完善的問題,常態化推進水庫淤地壩除險加固,加快構建防災減災工程體系;解決城市內澇的問題,系統改造中心城市易澇區域雨污水管網,深入開展漬水點整治,貫通姚暹渠、官道河、干河等河渠,推動鹽湖、堯夢湖等“十湖共治”,修復保護城市生態空間、泄洪通道,為極端災害防御留足安全系數;解決預警監測體系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問題,進一步健全應急救援體系,強化搶險救災隊伍建設和物資儲備,確保險情發生時能夠“拉得出、用得上”。

圍繞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作示范,我市將在用好水資源上做文章,強化水資源剛性約束,深入開展全社會節水行動,加快推動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節約集約轉變;在嚴格水保護上見實效,大力開展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行動,推動地下水位加快回升,逐步實現重點區域地下水采補平衡;在強化水支撐上下功夫,謀劃實施一批水利工程項目,完善水網架構,提升全市域供水保障能力、應急供水能力和水資源調配能力,大力推進小浪底引黃工程提升建設速度,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水支撐。

圍繞產業轉型升級作示范,我市將以建設黃河金三角(運城)創新生態集聚區為載體,培育“415”十大工業產業集群,打造“合汽生材”新興產業地標,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大力發展新能源和清潔能源,加大抽水蓄能電站布局建設力度,為提高全省電網調峰和安全運行水平作出貢獻;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精準對接“一帶一路”,積極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主動對接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加強與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大力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加強民生事業建設,使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

圍繞傳承弘揚黃河文化作示范,我市將深入挖掘黃河文化時代價值,讓沉睡的文物“活”起來,守護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推動文物保護利用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眾;讓優秀的文化“亮”起來,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讓優質的文旅資源“火”起來,積極辦好2022年全省旅發大會,加快創建5A級景區和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著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黃河文化旅游目的地。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