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4-13
記者 南 遼
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農村(社區)是最基本的單元,工作成效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專項行動整體的實施。
全市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示范培訓班后,參訓的農村(社區)黨支部書記紛紛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認真研究,精心謀劃,周密部署,扎實有效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切實帶領人民群眾共發展、謀幸福,努力當好農村(社區)各項工作的領頭雁和主心骨,不斷開創新時代農村(社區)工作新局面。
加強基層治理 堅持黨建引領
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推動黨組織向基層延伸,是做好基層治理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要求。要不斷強化政治引領,推動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治理優勢,真正把黨的力量和主張傳遞到“神經末梢”。
鹽湖區上郭鄉東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放認為,抓好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關鍵在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基層黨組織作為黨直接聯系服務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要依托其強大的組織基礎和深厚的群眾基礎,協調各方利益主體間的關系,實現基層治理和諧化、科學化。這就需要不斷擴大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有效覆蓋,構建城鄉統籌的基層黨建新格局,做到哪里有群眾,哪里就有黨的組織,服務就跟進到哪里。
基層黨組織要從傳統的資源分配者轉變為人民群眾的服務者,凝聚群眾、激發活力、促進發展。同時,要正確處理基層黨組織和新經濟組織、社會組織、群眾自治組織之間的關系,始終堅持黨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地位,發揮好黨組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
絳縣中城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全社表示,要以黨建為引領,以黨支部書記“兩比一爭”為抓手,以四級組織架構為模式,以三社聯動為載體,大力推動網格化社會治理項目和加強黨群服務中心功能建設項目。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的思路,開展“社區吹哨、黨員報到”活動,立足實際,深入探討有力有序有效工作舉措,通過“三個在先”(組織建設在先、調查摸底在先、溝通協調在先),構建各種活動載體,搭建黨員作用發揮平臺,為轄區居民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有力推進社區黨建工作由管理型向服務型轉變。
壯大集體經濟,做大做強產業
有效的基層治理是為了更好地推動發展,在基層治理實踐中更需要抓發展、興產業,以產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實現鄉村振興。
稷山縣太陽鄉興稷村黨支部書記盧建師說,要強力推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重點抓好后稷農耕文化和中藥材種植融合發展,兼顧優質山楂、優質蘋果發展,力爭形成“黨支部領辦合作社+企業+農戶+基地”的利益聯結,集種植、研學、加工、銷售、休閑、觀光、旅游、康養于一體融合發展的綠色產業,有效激發村集體經濟壯大提升,增加村民收入,為實現鄉村振興打好堅實基礎,全面推動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落地生效。
新絳縣萬安鎮榆村黨支部書記盧徐生說,要不斷增強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水平。村“兩委”要進一步理清發展思路,盤活資產資源,通過“黨組織+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發展模式,帶動農戶多渠道增收,不斷壯大集體經濟。下一步,該村每個季度都將邀請油桃種植專家給群眾講授油桃種植管理技術。目前在建的榆村電商服務中心即將建成投用,屆時將孵化電商團隊,提升桃農的油桃管理技術,拓寬油桃銷路,積極引導桃農科學種植油桃,使之成為能做大做強的主導產業。
構建全科網絡,用心用情服務
基層治理包含方方面面,正所謂群眾利益無小事,所有關乎群眾利益的事情,都是基層治理的重要內容。服務好群眾就是夯實基層治理基石的最好方式。
平陸縣張店鎮風口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波龍認為,要想得民心、順民意,工作得到群眾的支持和認可,就必須長期堅持帶著感情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對待群眾要熱情,要關心群眾,切實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現實問題,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群眾中去,使群眾的困難得到解決,生活得到保障。對群眾反映的問題,凡是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予以解決;凡是要求合理,但政策沒有明確依據的,應該堅持從實際出發,認真研究解決。
夏縣瑤峰鎮郭道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薛銀娃說,要建強能夠涵蓋全村大小事的“四支隊伍”(綜合執法隊伍、義務巡邏隊伍、全科網格員隊伍、基層調解隊伍),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激發基層活力,提升治理能力。綜合執法隊具體落實轄區10個領域25項執法內容;義務巡邏員負責治安防范、安全生產、森林防滅火、防汛救災等方面工作;全科網格員負責村內黨建、統戰、應急、綜治等13項工作任務;基層調解員負責對鄰里矛盾糾紛進行調解。這“四支隊伍”涵蓋了全村各個方面的大小事,做到村里“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應”,使基層治理更有溫度、廣度和力度。
培育良好風尚,助力鄉村振興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要想推進基層治理行穩致遠,就要廣泛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強化基層德治在社會治理中的支撐作用,推動全社會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風氣。
聞喜縣東城社區黨支部書記孫娟芳表示,要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作用,聯合工青婦等群團組織開展“文明示范戶”“文明小區”“好婆婆好媳婦”“最美家庭”等評選活動,以身邊人身邊事教育身邊人。要用好道德講堂,邀請身邊模范登臺宣講。要利用重大節日舉辦紅色詩歌朗誦、經典誦讀、文藝晚會等活動,推動居民精神文明素養不斷提高。要堅持“法治、德治、自治”相互融合,聚力社區“全科網格”建設,健全民調委員會、治安巡邏隊、紅白理事會等12個居民自治組織,構建“微治理、大聯動”工作模式,促進平安社區、和諧社區、幸福社區的建設。
垣曲縣皋落鄉嶺回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常仁科認為,要不斷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強保障、以德治揚正氣,推動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通過自編“道德三字經”“村規民約三字經”,使“文明公約”“村規民約”“家規家訓”深入人心,并逐漸成為村民的日常交往行為準則。引導全體村民在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等方面,自我教育、自我約束、自我提高,激發村民揚善抑惡、存真去假、愛美憎丑的正能量,在全村掀起戶戶爭做文明榜樣的濃厚氛圍,著力培育淳樸文明新風,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