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4-12
本報訊 近年來,芮城縣堅持黨建引領,創新工作,以“四抓四建四強”工作法進一步夯實黨對基層治理工作的全面領導,不斷提升黨員干部基層治理能力水平,助推中央大政方針及省委、市委、縣委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到實處。
以“四抓”進一步夯實鄉村治理基礎。一是抓精準培訓,以“同步課堂”形式設置13個“分課堂”,重點圍繞疫情防控、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輿情應對與處置、安全生產和應急處突等內容設置培訓課程,全覆蓋提升縣直單位分管副職、村(社區)“兩委”干部共計553人業務能力;指導全縣11個鄉(鎮、城鎮社區)按時按質完成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動員暨培訓會議。二是抓網格治理,按照“規模適度、界限清晰、無縫覆蓋”原則,統籌集聚全縣各類資源要素,將鄉村社會治理所有要素劃分入網,形成“行政村黨組織—網格(村民小組)黨小組(黨支部)—黨員聯系戶”的村黨組織體系;修訂完善網格員管理辦法,強化網格員日常管理。三是抓集體經濟,制訂出臺《芮城縣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提質五年行動方案》,有效解決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基礎薄弱、產業經營性收入占比偏少、典型引領作用不強等問題;抓早抓細全面開展農村集體資產“清化收”工作,為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提供保障;建立鄉村資產數字化服務平臺,著力解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融資難、起步難問題。四是抓激勵保障,明確將村干部待遇與村集體經濟掛鉤,對村集體經濟收入在10萬元以上且增幅明顯的,提取增長額的20%用于村干部報酬和考核獎勵;出臺《村“兩委”干部崗位報酬發放實施辦法》,明確農村“兩委”干部崗位報酬提高標準及正常增長辦法,充分調動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凝聚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推動鄉村振興引向深入的強大合力。
以“四建”進一步建強鄉村治理骨干隊伍。一是建立定期分析研判機制,圍繞構建常態化管理和應急管理動態銜接的基層治理機制,明確建立縣委每月至少研究調度1次、鄉鎮(城鎮社區)黨委每周至少分析研究1次、村(社區)黨組織堅持即時報告制度的三級定期分析研判制度,并根據調研摸底情況,建立風險隱患重點村村情臺賬。二是建立縣鄉領導包聯機制,圍繞基層治理堵點難點,每個縣委常委就一個基層治理領域進行領題調研,重點走訪軟弱渙散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和社會治理重點村,摸清基層底數,為專項行動的開展找準切入口;實行工作捆綁、責任捆綁、獎懲捆綁機制,健全縣鄉干部包聯制度,完善鄉鎮干部包聯村、延伸包聯網格制度,將各類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三是建立清單報告分析機制,按照“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要求,編制鄉鎮、村職責清單、任務清單和鄉鎮干部崗位職責清單、任務清單,村干部履職行為負面清單,指導鄉鎮(城鎮社區)黨委編制村(社區)干部崗位職責清單、任務清單,為干部履職考核提供依據。四是建立監督舉報機制,堅持組織監督與群眾監督相結合原則,成立6個縣級專項行動督導組,每月制定督導清單,倒逼加壓推進鄉村治理各項任務落實落地;在全市率先細化制定《黨務、村務、財務“三務”公開制度及公開目錄》,為鄉村治理提供監督保障;制定《芮城縣基層治理隱患防控舉報獎勵制度》,設立專門舉報電話、“曝光臺”,確保群眾監督到位。
以“四強”進一步健全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機制。一是強化鄉村兩級班子建設,全面摸排鄉鎮空編缺員情況,掌握鄉鎮干部配備情況,以公務員、選調生、事業編招錄2年內補齊人員;嚴格對照《運城市鄉鎮(街道)、村(社區)干部借調管理制度(試行)》,集中清理規范16名違規借調人員;修訂完善選派干部管理辦法,做好43名選派干部日常管理、教育培訓和保障激勵工作;完成161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備案管理“回頭看”工作,對發現的問題整改到位。二是強化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出臺《芮城縣推行鄉(鎮)綜合行政執法“人人持證、全員執法”工作方案》,動員62人考試并取得執法證,推動實現“人人持證、全員執法”;將綜合行政執法專項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改善執法工作條件,推動綜合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重點打造西陌鎮綜合行政執法改革試點,力求形成標準化、易操作、可復制的成功經驗,推動全縣綜合治理能力共同提升。三是強化后備力量建設,嚴格按照省委“專編專用”要求,采取“縣編鄉用”方式推進縣直部門編制資源向鄉鎮傾斜;制定《招聘到村工作大學畢業生管理辦法》,明確大學生職責任務、強化日常管理、加強考核培養、落實待遇保障,在去年招聘49名大學生基礎上,今年繼續招聘60名大學生到村任職,確保2023年達到每村一名大學生。四是強化樹先評優機制建設,印發《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考核實施細則(試行)》,明確規定了對鄉鎮黨委、城鎮社區黨委、村黨組織、社區黨組織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的考核內容、賦分原則和標準;出臺《芮城縣村黨組織書記星級化管理實施細則》,明確村黨組織書記星級考核指標、考核方式、評定程序、評定結果運用等內容;扎實有序開展“星級文明戶”評選工作,在基層持續掀起“追星”熱潮。
(李 鵬 尚瑞芬 張學晉)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