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4-07
本報記者 韓維元 通訊員 馬逢春
清明前夕,乍暖還寒。而在萬榮縣的山西輔仁恒峰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線上,卻早已是一片火熱景象,該公司投資5000萬元、新上的2條口服液灌裝線和原料藥生產線技改項目正進行緊張調試。項目負責人介紹,該項目投產后,可年產180萬瓶口服液和2000噸葡萄糖系列產品藥用劑,實現利稅2000萬元。
今年以來,萬榮縣堅持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兩手抓”“兩手硬”,緊緊圍繞全市打造“合(和)汽(氣)生材(財)”新興產業地標的目標,以建設新型工業集聚區為抓手,全速推進工業項目建設,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筑牢“底盤”。
一條路徑 招商引資更“準”
2月14日,與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簽約總投資15億元的300MW/600MWh共享儲能電站項目。
3月3日,與國家電力投資集團五凌電力公司成功簽約總投資16億元的200MW風力發電項目。
與此同期有序進行的還有與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就萬榮縣儲運煤中心項目建設事宜進行對接洽談;同湖北綠鑫生態科技有限公司進行視頻連線,研究有機廢棄物資源化全產業鏈建設有關事宜……
今年以來,萬榮縣工業類項目招商引資風生水起、動作不斷,在疫情復雜嚴峻的情況下依舊取得了實質性進展。該縣招商投資服務中心負責人尋培瑯說:“這是因為萬榮縣招商引資工作找對了路子。”
尋培瑯把他們的“路子”總結為:專家繪制產業圖譜、全員收集招商信息、領導小組研判篩選、專人專班跟進落地。也正是這樣一條路徑,讓萬榮縣招商引資工作更加精準高效。
結合這套招商路徑,該縣還編制出了以水果加工、香菇、糧食、中醫制藥、混凝土外加劑、現代服務、文化旅游等七大產業為主的《產業招商圖譜》,發揮其中醫藥、外加劑、新材料和新能源等產業項目優勢,梳理形成招商方向、重點院校、靶向企業“三大目標清單”,讓招商方向變得清清楚楚。
在此基礎上,建立招商引資“線索庫”“對接庫”“簽約庫”和“開工庫”四庫模式,充分調動各單位積極性,在“指揮棒”下進行各種形式的對接會商。依托萬榮縣在外商會密集、在外黨組織集中、在外務工人員眾多的顯著優勢,結合“運才興運”太原、福建等專場活動,在充分摸清高校人才、科研資源的基礎上,精準對接21所高校,全面建立在外招才引智基地。落實專人專班跟進83項,由縣領導牽頭,部門包聯,專人負責組成項目專班,精準對接洽談,全程協助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協調項目建設前期籌備,隨時掌握項目進展和存在問題,確保對接項目盡快簽約、簽約項目盡快落地。
“精準招商,改變了過去‘大水漫灌’的形式,變成了‘精準出擊’‘有效出擊’‘有的放矢’,這樣的招商引資方式,正在逐步顯現出良好效果。”萬榮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宋曉英說。
一項機制 推進速度更“快”
2月16日,山西華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現代中藥科技產業園智能倉庫建設項目開工。該項目總投資7500萬元,配套設計安裝高位立體貨架等,建成后可實現立庫貨位1.5萬余個,平庫倉容1萬余平方米,可存儲成品30余萬件。
3月18日,華康藥業年處理6000噸中藥材技術改造項目開工,建成后年可處理中藥材6000余噸,年增產值1.5億元、利稅1500余萬元。
一個月內,一家公司兩個重點項目相繼開工,成了萬榮縣在快速推進工業項目上的新氣象。
據了解,萬榮縣今年續建、新建和儲備的重點項目共170項,總投資205.58億元,年度計劃投資49.7億元,工業類項目是其中的重要內容。
其實,該縣早在今年年初舉行的全縣三級干部大會上就發出“動員令”:全縣上下都要圍繞170項重點項目抓落地、抓推進、抓投產、抓達效,確保續建項目3月底前復工率達到100%;新建項目3月底前開工率超過35%,上半年超過80%,9月底前力爭達到100%。
快速推進工業項目建設速度的背后,是一項領導包聯協調、責任單位推進、配合部門協作機制。
“落實這項機制的關鍵就在于一個‘真’字。”萬榮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忠澤對此感觸頗多。2月14日,他帶領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一班人深入山西晉晟新能源有限公司年產550噸聚酯固化劑生產線項目工地,現場協調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問題。經過研究,將傳統的申請后審批變為申請前服務,采取提前介入、靠前服務、專人對接工作模式,給企業送上量身打造的“一企一策”服務手冊,為企業推進提了速、增了效。
結合正在開展的黨員干部作風大整頓活動和進村入企活動,該縣要求,包聯縣領導至少每周要到項目現場去一次,每月召開一次項目碰頭會,做到真包真聯、真管真干。各責任單位都要列出待辦的手續和事項清單,并將任務細化到每個人、量化到每一周,同時建立督查督辦機制,爭取續建項目早竣工、新建項目早開工、儲備項目早落地。配合單位要在齊抓共管、無縫銜接上大力倡導主動服務、主動擔責的作風,做到全心全意,深度融合。
據統計,今年以來,萬榮縣各級干部已深入企業一線開展服務600余次,現場解決問題86個。
一本手冊 營商環境更“優”
“要制定工業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服務手冊,對工程建設項目按照政府投資項目和社會投資項目,分7個階段制定全生命周期圖。”
在《萬榮縣重點項目服務手冊》上,這樣一段話格外醒目。該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負責人賀奇峰介紹,這本手冊,可以說是萬榮縣服務工業項目的“秘籍”。根據《服務手冊》,該縣各部門主動服務、積極作為,全力推進項目建設。
2月16日,重點項目工作專班深入華康藥業年處理6000噸中藥材技術改造項目現場,將該企業剛辦理的《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審批書》和《建設項目人民防空審查批準書》“送證上門”。
3月11日,縣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縣重點項目指揮辦公室、農業產業現代示范區聯合對全縣40余家項目單位開展工程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對接培訓會,全力做好重點工程項目審前服務,加快推動項目早落地、早開工。
……
“一本手冊”,不僅體現出萬榮縣對工業重點項目的服務溫度,更體現出該縣著力優化營商環境的力度。
與此同時,該縣還積極創建了“項目建設會客廳”,集中為工程建設項目提供審批流程咨詢、指導和協調服務;壓縮審批時限,社會投資備案類項目壓減至35個工作日,政府投資審批類項目壓減至50個工作日;對全縣工程項目單位分批培訓,實行全程電子化;一般工業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一套優化營商環境的“組合拳”,打出了項目建設的速度,更打出了項目建設的效力。
春日正好,春山可望。萬榮正以全新的服務,全速推動工業項目建設的熱潮,夯實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底盤”。正如萬榮縣委書記、縣長李永輝所說,發展是硬道理,項目是硬支撐,全縣上下要把項目建設作為“頭等大事”“頭號工程”,以工業項目建設推動萬榮經濟社會高質量高速度發展。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