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4-02
過于強勢的態度造成親子關系緊張
家長自以為是,孩子“很受傷”
□賈林娜
父母子女間有矛盾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隨著孩子的成長,如果親子間一言不合就吵架,而且吵架逐漸升級、“戰火”不斷擴大,就應該引起家長的反思,及時按下“剎車鍵”,改變說話方式、接納孩子意見,有意識地調整與孩子的溝通方式。
講述:大吵過后,孩子摔門而去
小舒6月份即將參加高考,本應是平和安靜的家庭氛圍,卻在考前不足百日的這段時間里矛盾沖突不斷。原來,小舒的父母一直看不慣女兒慢吞吞的性格,覺得她生活上不緊不慢也就罷了,反正有家長幫助料理,但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仍然被催著走,就讓他們接受不了了。
前幾天,小舒和爸媽又一次因為學習效率吵起來。起因是小舒媽媽提醒她,學校百日誓師已過,現在真正到沖刺的時候了,不要再毫無計劃地東做一套題、西翻一本書。沒想到小舒一下子炸了毛,扔下書本就往屋外走。小舒媽媽一句“你看看人家……”的話還沒說完,小舒就跟她喊了起來。這場架一吵就是一個多小時,最后小舒摔門而去,全家人精疲力盡。小舒媽媽疲憊地說,我們家親子關系一直很緊張,想緩和卻總找不到方法。
建議:家長要邁出“尊重”的第一步
孩子青春期時親子關系緊張,往往是從孩子小時候起就埋下的“禍根”。父母對孩子期望過高、堅持一成不變的看法,再加上跟他人作比,是很多親子問題產生的根源。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為人父母要接受孩子長大的現實,不要總把孩子當小孩,說話的角度、語氣、語速等都要隨著孩子的長大而改變。要想處理好跟孩子的關系,家長要以尊重孩子為前提。在孩子眼中,能被父母認可,就是得到了尊重。因此從孩子低年級起,家長應該有意識地讓孩子學會敘述一件事、學會表達自己的觀點,認真傾聽,不隨意打斷,讓孩子感覺受到了尊重,良好的親子關系才會逐步建立起來。(《山西婦女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