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3-21
記者 楊紅義 柴瑜竟
沿著中心城區河東東街延長線驅車行駛,大運汽車新能源乘用車生產基地北門口,一棟六層高“L”型鋼結構大廈剛剛封頂,揮舞著“長臂”的塔吊忙個不停,施工者正緊張有序施工……
“這座大廈從去年9月份開工,建成后將作為大運新能源乘用車技術中心研發大樓使用,能容納1000多名科研人員?!贝筮\集團辦公室主任吳德峰介紹說。
“糧草未動,兵馬先行。”新大廈尚未啟用,大運新能源乘用車技術中心研發“特戰隊員”們卻早已秣馬厲兵:他們全新研發的4款“遠航”系列高端新能源車——兩款轎車和兩款SUV將呱呱墜地,并于今年4月份在北京車展上驚艷亮相!
3月8日,大運博世聯合研發中心二樓會議室,一派熱火朝天的場景:項目管理科、車身部、底盤部、內外飾部等7個部門負責人和3名專業工程師“唇槍舌劍”,就投影儀上49頁PPT內容逐頁分析研討……
“只要有議題,我們就馬上組織召開研討會,一周至少兩次,這已經成了我們的工作日常?!贝筮\汽車分管乘用車技術中心的副總經理周宏偉告訴記者,“今天的研討會,我們從下午兩點就開始了,到5點多才結束。”
即將亮相的這4款新能源乘用車于2020年立項,然后再經歷造型設計、工藝設計、數據設計、試制試驗、生產準備、批量生產、上市銷售,共8個階段。
“安全設計上,我們按照最新版國家C-NCAP五星碰撞安全標準,籠式車身結構使用大量高強度鋼和熱成型鋼,確保在發生碰撞時全方位保護乘客安全;外形設計上,剪刀門、鳥翼車肩以及完美的流線造型等設計運用,可與國際品牌媲美。”大運新能源乘用車技術中心項目經理陳祖陶說,“在推出兩款大運新能源車(悅虎及遠志M1)1年之后,我們趁熱打鐵全新打造出大運專屬的純電平臺架構,首發推出4款新車型,一定會搶道超越,領跑新能源車世界潮流?!?/p>
創新路上百戰多。大運技術研發“特戰隊”更是披荊斬棘。近1年多的時間里,這支“特戰隊”每周僅休息一天,每天從早8點到晚8點,爭分奪秒攻克技術難關。
“在研發的關鍵階段,最初設計的底盤系統因20毫米的誤差難以布局,工作一時陷于困頓。但我們毫不氣餒、愈挫愈奮,經過3個月的奮力攻關,最終打造出行業領先的純電平臺化底盤平臺?!标愖嫣崭嬖V記者,“平臺化,就是打造一種‘標準’,為大運后續的新能源純電產品線實現全覆蓋打下堅實的基礎。”
技術研發“特戰隊”中,“娘子軍”格外搶眼。當天下午,大運集團“三八”婦女節表彰大會上,來自大運新能源乘用車技術中心的“巾幗標兵”王亞北堪稱楷模。自去年下半年至今,從事仿真分析實驗的王亞北每天超過12小時在崗,電腦24小時晝夜不停運轉,一次次模擬實驗,一組組數據搜集,一場場比對分析,為了追趕項目進度從沒有一句牢騷、半句怨言……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目前,這4款車已經進入對外宣傳推廣階段。大運集團董事長遠勤山對這4款車型厚愛有加,在與合作伙伴的交流時,經常拿出手機向大家展示這4款車型的實車圖片,并贊不絕口地說:“每一款車都有各自的特點,不僅僅是外觀奪人眼球,車輛的內涵更加讓人嘆為觀止,智能化、高性能、超長續航,超高的性價比,一定會給消費者帶來驚喜!”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