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3-18
□李夏至

《2022中國詩詞大會》3月14日晚正式落下帷幕。經過激烈角逐,來自鐵道警察學院的姜震最終獲得年度冠軍。
來自山東省膠州市的姜震,今年20歲,現在是鐵道警察學院治安學的大三學生。這次參加詩詞大會,他與父親姜方程以家庭團的身份出現,而姜方程本人,則是一位來自青島鐵路公安處膠州北站派出所的基層民警。“上陣父子兵”,這組警察父子初登臺時就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姜震的記憶中,對詩詞的最初印象就來自幼時父親的啟蒙。一年春節,姜方程回家午休,卻被小姜震纏著去摸鄰居家門上的“福”字。從那時起,父親姜方程就發現兒子對傳統文化很有興趣,從幼兒園開始便教小姜震背誦一些簡單的古詩詞。姜震從詩詞入門,開始對歷史文化進一步了解,從《三國演義》開始鉆研歷史故事里的詩詞,也以此打開了歷史文化的閱讀之路。
姜震的詩詞之路并不僅限于熟讀和背誦。初中時,他開始嘗試寫詩,真正創作詩詞則是在高二的時候。他的作品既有應和時節、描摹桃花的“馨氣已盈房,更展芳姿俏”,也有為袁隆平院士的哀悼之作,“自安江意起,躬耕四海;貧田涴壤,盡作膏良”。等到年歲漸長,姜震更是將詩詞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中,“詩詞對我來說,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可能這個部分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如果失去它,人生、生命就會變得索然無味。我想,古詩詞從來不是故紙堆里那些佶屈聱牙的生僻字,而是我們中華民族傳承了幾千年的靈魂和不屈的精神”。
當比賽正式落下帷幕,姜震回望這一次參加詩詞大會的經歷,也感覺如夢似幻。“人的一生中不可能只經歷同樣的事情,我也和大多數人一樣,經歷過各種各樣的考試,從中考、高考再到進入警校,詩詞是我感到不順利的時候的精神支柱。當我悲傷時,會讀一些振奮人心的詩詞,感到支撐不住時,會讀一些邊塞詩,讓我的人生變得更有力量,更有信心去面對未來”。
姜震在賽后接受采訪時透露,陸游的“暫別亦不惡,益重父子情”可以準確地形容他和父親的關系。父親是自己熱愛上詩詞的引路人,但父親因為工作性質經常不在家,自己又到外地上學,父子間常常聚少離多。不過,因為有了詩詞這一條紐帶,他們父子的關系不但沒有疏遠,反而變得更加親密。姜方程表示,一起參加詩詞大會,父子二人待在一起的時間有一個月之久,父子倆的距離更加近了,感情也更加深厚了。
在父親姜方程眼中,姜震是個孝順、自我意識強、自律又好學的孩子,“暑假時很多孩子都會出去玩,姜震卻會把各種詩詞書和字典拿過來反復鉆研。”受到爸爸的影響,姜震在上大學時選擇了爸爸的母校,也選擇了人民警察這份光榮的職業。父親曾經提醒過他,“這個行業沒有你想象得那么容易,會經常回不了家,也很辛苦”,姜震卻義無反顧地確信,“既然我自己選擇了這條路,就一定會堅持走下去,成為像你一樣優秀的鐵路警察”。 (《北京日報》)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