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2-23
市政協委員,市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高級農藝師徐雋銘表示,受去年秋澇氣候與搶播夏糧影響,我市產出的玉米幾乎全部是在濕度較大的情況下搶收的,只有極少數不播種小麥的地塊能在安全水分下收獲,穗收或粒收后必須經過晾曬才可以作為飼料原料,后續還需要大量的秸稈還田。但長期大量的秸稈還田,也會造成損害秋播整地質量、加重小麥病蟲害發生程度、生物爭氮影響后茬小麥生長等不利影響。
徐雋銘認為,同樣是作為飼料,我市產出的青貯玉米生物利用率更高,更受草食養殖業者歡迎。同時,對于整個糧食種植業,尤其是對小麥生產發展非常有利。他希望統計部門本著有利于我市農業發展、農民增收的宗旨,對青貯玉米統計指標進行適當調整或換算,以促進循環農業的發展,助力農民增收。
記者 劉凱華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