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 杜磊 馮楊婕 尋霄 文/圖時間:2022-02-18
2月8日,教育部發布2022年工作要點,要求繼續把“雙減”工作擺在突出位置、重中之重。
作為“雙減”后的第一個寒假,今年我市中小學生的寒假作業不走“尋常路”,學校圍繞“德智體美勞”,精心設計了有愛、有趣、有意義的假期作業,讓學生們有了實實在在的收獲。

趣味作業無壓力
這個寒假讓市區明遠小學四年級學生張智焜感到格外輕松、快樂。不同于以往假期海量的書面作業,今年取而代之的是閱讀、制作冬奧會主題畫報等實踐型任務,讓他發自內心地喜歡。此外,除了每天老師布置的5道至6道數學題鞏固運算外,其他學科作業也不再是機械地做題。
師生線上共讀一本好書,進行角色扮演,開展體驗式閱讀。在明遠小學每天的線上閱讀小組討論中,孩子們暢所欲言,場面熱鬧非凡。這份特別的語文作業,讓孩子們過足了“劇本殺”的癮。
“討論的過程能夠有效幫助孩子們消化吸收,我還可以隨時進入小組討論群,解答孩子們遇到的問題,并給予指導,這樣的學習既輕松又有趣。”明遠小學語文教師竇娟說。
刻板的數學作業能玩出什么新花樣?人民路學校教師王國敏布置的數學作業,讓孩子們爭當“春節小管家”“理財小能手”。在置辦年貨過程中,孩子們通過計算食品、服裝、日用品的各項花銷,運用到所學的數學知識,鍛煉孩子的計算能力,有的還把壓歲錢存入銀行,學習計算利息。
“數學本身就是服務生活的,學生在與家長一起備年貨、存壓歲錢的過程中,無形中鍛煉了計算能力,鞏固了已學知識,提升了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的能力,還養成合理消費、科學理財、避免浪費的習慣。”王國敏說。
花樣實踐激興趣
這個寒假,各學校紛紛推出了設計新穎、創新無限的實踐作業,讓學生們腦洞大開,享受動手的樂趣。
“你看,我做的這個計時水鐘,既漂亮又實用。分針轉動帶動水從上面的杯子流向下面的杯子,太有趣了。”人民路學校五年級學生趙予暄向記者展示著她的作品。
利用身邊的塑料瓶、紙板等素材,制作一個計時水鐘,這個作業看似簡單,其中的學問可不少。人民路學校一位教師說:“制作水鐘,需要孩子想辦法解決水流速度不均的問題,要求學生動手、動腦,用科學的思維和方法來發現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讓孩子經歷不怕失敗、勇于探索、大膽嘗試、動手成功的過程。”
除夕夜,明遠小學學生張智焜主動要求與家人一起包餃子。“往年的寒假作業讓我很頭疼,今年布置的實踐作業讓我體會到父母的辛苦。”張智焜說。
“作業比往年少很多,我就給自己制定了假期生活學習計劃表,每天練字、看書,讓自己的假期更充實。”五年級學生張煜茹在假期養成了自律的好習慣。
今年寒假,趙予暄的媽媽朱蕓娜感覺格外輕松。“做手工是我娃的強項,并且今年的作業實踐性很強,孩子和我們一起辦年貨、打掃衛生、包餃子,其樂融融。同時,孩子也感受到了家人的辛苦,這比說教更管用。”朱蕓娜高興地說。

志愿服務育愛心
這個寒假,許多學校都不約而同地在作業清單中加入了“參加一次志愿者社會實踐活動”或“送溫暖活動”,在完成學科類作業的同時,讓孩子們的寒假生活變得更加有趣難忘。
臨猗縣東康新教育學校五年級學生王卓羲參加了學校組織的“城市溫暖日”愛心公益活動。他清晨6點起床,親手熬制姜茶,為環衛工人、交警、志愿者等城市守護者送去一杯姜茶,獻上一份愛心。
“我的孩子性格靦腆,通過假期實踐活動,孩子能勇敢地做自我介紹,并真誠地跟陌生人道一聲‘辛苦了’。我覺得孩子成長了,這樣的實踐作業很有意義!”王卓羲家長告訴記者。
書寫春聯、品讀名著、積累成語……市實驗中學初二年級學生阮林均在這個寒假收獲滿滿。“黃牛雖去精神在,猛虎初來氣象新。在新的一年里,祝愿大家如月之恒,如日之升;百祿是何,萬福攸同。”熱愛朗讀的阮林均在火紅的燈籠下錄制了拜年視頻,為老師和同學送上新春祝福。
他告訴記者,隨著假期書面作業的減少,留給自己閱讀、體育鍛煉和發展興趣的時間變多了,自己不僅在假期里讀了《傅雷家書》,預習了新的知識,還嘗試了“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剪紙。此外,利用假期,還提升了做飯、洗碗、洗衣服等方面的生活技能,得到了老師和家長的點贊。
體育鍛煉元氣滿
如何能讓學生度過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寒假呢?市實驗中學體育老師將日常的室內鍛煉加入到學生居家學習管理計劃表中。
在市實驗中學“致家長朋友的一封信”中,學校提醒家長注重孩子的生活實踐、學習體驗,記錄和家長快樂互動的美好過程。為了幫助學生繼續保持合理作息、張弛有度、自覺自律的好習慣,學校要求學生在每3個小時的學習時間里,穿插半小時的室內體育鍛煉,緩解學習的疲勞,提高自身免疫力。學生們可記錄下鍛煉過程,上傳視頻,在享受樂趣的同時分享自己的快樂。
“今年寒假,我和家人收看了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式和相關賽事。在冬奧會的熱烈氛圍中,全家人的運動熱情也被點燃了,我們一起學跳花樣滑冰廣播操,還進行了跳繩、跳遠的比賽。一個寒假的鍛煉讓我在無限歡樂中元氣滿滿。”市實驗中學學生鄧雨鑫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