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新聞>

設施大棚杏花艷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2-07

記者 孫 雄 通訊員 張秀峰

農歷正月初四,年味正濃。記者來到夏縣最北端的胡張鄉西下馮村鳴條崗上,走進村民杜全林家的春暖式大棚,里邊是另外一番景象:杏花正艷,芳香撲鼻,一群身著節日盛裝的婦女正在忙著給杏樹授粉。

“西下馮村有10個村民小組665戶2318口人,6500畝耕地。這些年來,在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因地制宜,大力實施農業‘特’‘優’戰略,發展大棚經濟。全村種植紅杏、油桃1500多畝,村民過上了好光景。”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陳寅虎說。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村‘兩委’班子就帶領村民搞農業調產,在村里建起百畝設施冬暖大棚種植油桃,比大田油桃早熟一個多月,搶占了市場制高點,也賣下了好價錢。后來在實踐中,我們感覺油桃比不上早熟的‘金太陽’紅杏的收益,就很快轉了產。十幾年來,我一直種植‘金太陽’,每年3月底,海口等地的客商就以每斤8元至10元的價格來采購。現在,全村大田、大棚紅杏面積發展到近1000畝。‘金太陽’照亮了村民的致富路。”村委會原主任杜五元說。

記者一行彎著腰,在杏樹間穿行,頭上、衣服上都沾上了杏花花瓣,撲鼻的芳香讓人陶醉。67歲的杏農杜全林正忙著授粉,“我這搭建的是春暖式大棚,明年我打算在村邊那塊2畝地上再建一座冬暖設施棚,一茬接一茬增加收入!”

“在新的一年里,我們計劃把杏農們組織起來外出取經,致力打造‘樹上掛紅杏,樹下產藥材’的立體種植模式,千方百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農民收入,使鄉村振興的道路越走越寬廣。”陳寅虎充滿信心。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