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2-01-21
本報太原訊(記者 張俊瑛)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開幕以來,我市省政協委員聚焦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緊密結合省情、市情,飽含參政議政熱情,充分發揮界別優勢,積極建言資政。截至1月20日,我市省政協委員已向大會提交提案35件,內容涉及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教育醫療、文物保護、食品安全、環境治理等多個方面。
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召開之前,我市省政協委員積極與有關部門對接交流,緊扣黨委中心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中面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使所提提案情況更加明確、建言更加精準、措施更加務實。
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既是國家戰略,也是我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為響應國家“雙碳”戰略目標,進一步推動運城乃至我省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省政協委員、市政協主席張潤喜建議,省政府相關部門搭橋引線,出臺相關政策,加大對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招商引資傾斜力度;加快推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參與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電力專場交易,減少企業前期成本;加大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投資力度,盡快落實符合條件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補貼資金。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需要試點先行、示范引領、以點帶面。省政協委員、市委常委、河津市委書記李曉武建議,省委結合各縣(市)的資源稟賦,打造一批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縣(市),推動省委決策部署迅速在“點”上突破、“面”上開花。成立“打造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先行示范市”相關工作機構,建立有關工作機制,選擇一批資源稟賦較好的縣(市)開展試點,在規劃編制、政策實施、項目布局、資金安排、體制創新、開放合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并對政策落實情況予以監督。
農業規模化經營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方向。為推進農村土地適度規模經營,省政協委員、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賈愛珍建議,充分發揮基層集體經濟組織和村干部的作用,加強政策培訓,引導他們積極探索適合本行政區域的適度規模經營方式。大力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加快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水平。規范土地流轉合同及程序,有效防范和化解土地糾紛問題。積極推進土地股份合作制,引導農戶以土地承包經營權入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收益實行按股保底分紅。
為穩步提高各項社會保險統籌層次,省政協委員、副市長梁清燕建議,全面規范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運行,落實統籌激勵約束和基金缺口責任分擔機制,完成省級信息系統升級改造。同時,完善工傷保險省級統籌制度,逐步向省級統收統支過渡。實施失業保險省級統籌制度,提高基金互助共濟能力,增強基金保障效應。建立社會保險風險儲備金制度,建立風險儲備金。加強社保經辦服務體系建設,提高社保經辦效率。
目前,我省鎂產業發展面臨著轉型的巨大壓力與挑戰。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副主席陳竹琴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界定“兩高”項目,在不超過能耗指標的前提下,除了金屬鎂的冶煉,新上的鎂深加工項目,不宜全被列入“兩高”,以支持鎂合金新材料產業重大關鍵技術的突破與研發、重大技術改造和重大科研成果產業化。省政府積極與國家相關部委溝通協調,建立國產車輛鎂合金新產品及輕量化的補貼機制和獎勵機制,爭取擴大鎂合金應用領域的國家政策。對鎂合金產品生產企業給予增值稅返還的優惠政策,以支持鎂合金壓鑄及零部件生產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
當前,不可移動文物的保護和利用工作日趨緊迫與艱巨。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副主席劉國義建議,省文物部門設立專門數字化信息采集組,組織協調文物數字化信息采集工作。各地成立由有關部門組成的文物數字信息化采集工作領導機構,負責制訂文物數字化信息采集方案,組織實施文物數字化信息采集各項工作的開展。省級文物部門和有技術的高校或者有資質的公司合作,通過共享文物數字化資源,建設大數據平臺,統一采集標準,推進文物數字化信息采集和保護技術的進步與發展。
為大力發展我省職業教育,省政協委員、市政協副主席翟冬鴻建議,加大招生制度改革力度,擴大招生自主權;加強經費保障,設立職業教育發展專項基金;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廣泛吸收社會各類資本;構建“職業教育+實景實踐”全真實訓體系,推進校企文化深度融合;推進職業教育集團辦學,組建職業教育合作聯盟;推動高職院校與中職學校之間的兼并、托管、合作等,打造職業教育“聯合艦隊”;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建立企業技術骨干和職業院校教師雙向流動機制,并給予經費支持。
省政協委員常正、劉紅旗、孫艷、潘新麗、遠勤山、任武賢、薛澤科、郭威立、朱建軍、王開成、杜麗娟、弓巧娟、梁元成、武俊維等,分別圍繞利用中央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機遇完成“運三高鐵”建設、化解醫保軟件升級造成的醫患矛盾、推進我省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暢通疾病應急救助申請流程、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加強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對物業服務價格實行競爭性動態化管理、新形勢下我省鋁工業高質量發展、鼓勵民營企業參與太忻經濟區建設、推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果品深加工產業發展、運城率先打造新能源產業基地引領全省沿黃流域高質量轉型發展、提高縣城高中辦學質量、維修和保護明朝絳州靈丘王府等議題積極建言,充分體現了住運省政協委員的責任與擔當。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