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1-17
記者 劉曉瑞

運城經開區行政審批局工作人員指導群眾辦理業務。 記者 金玉敏 攝
2021年新增市場主體8510戶,同比增長63.25%,增幅位居全市前列;
推出200項“一件事一次辦”事項,13項“跨省通辦”“全省通辦”事項;
162項事項實現“一網通辦”,142項事項達到“全程網辦”;
申報材料精簡289件,審批時限平均壓縮79%;
政務服務中心接待辦事群眾18萬余人次,辦理事項17萬余件,滿意率達到98%以上;
……

運城經開區政務服務中心不動產窗口工作人員在解答群眾疑難問題。記者 金玉敏 攝
這是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行政審批局2021年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交出的優秀“答卷”。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運城經開區行政審批局聚焦“三無”“三可”營商環境目標,持續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全面用好“五抓一優一促”經濟工作主抓手,審批服務機制不斷優化、服務效能持續提升,為全方位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
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
項目建設全面提速
正威集團銅線桿項目2020年7月奠基,2021年7月投產;北方銅業15天辦結項目所有開工手續……這樣的高速度得益于“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的全面實施。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項目是第一支撐,開發區是第一陣地,營商環境是第一保障。2021年,運城經開區行政審批局堅持把“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作為解決市場主體堵點難點痛點問題、推進項目建設的第一抓手,堅持把承諾理念融入“標準地”和“全代辦”改革中,把標準意識體現在“承諾制”和“全代辦”工作里,把代辦服務貫穿到“承諾制”和“標準地”全流程,深入推進三者融合,充分釋放集聚效應,全面踐行工業項目“零距離、零收費、零延遲、零投訴”服務機制。2021年,共為10個項目提供了標準地出讓、承諾制辦理和全代辦服務。
運城經開區行政審批局先后列支2477.6萬元,為項目用地開展文物調查13932畝、勘探3463畝、發掘1175畝,完成了建設項目壓覆礦床、避免危害氣象探測、環境影響評價、區域能評等全區域評估評價工作,為104個項目實行了承諾制辦理,簽訂承諾書67份。
通過開展清理批而未供、供而未建土地“百日行動”,清理閑置土地5宗514.67畝。建成標準地882.95畝,出讓標準地10宗。
組建由35人組成的領辦代辦隊伍,成立了5個領辦代辦服務小組,專門對接開發區汽車裝備制造、新材料、綠色建材、電子信息、商貿物流5個產業鏈招商服務專班,為落地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務。目前,已為38個項目,領辦代辦74件事項。
同時,在“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中,該局積極探索推行“地證同交”“四證同發”“模擬審批”等工作機制,加快形成要素跟著項目走、服務跟著項目走的工作格局,力爭打造全市一流項目服務新機制。
入企業、進廠房、解難題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營商環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2021年,運城經開區行政審批局認真履行優化營商環境牽頭抓總職責,聚焦關切出實招,精準施策解難題,靶向發力辦實事,開展入企服務20余次,協調解決問題30余個,辦實事150余件,以實際行動推動營商環境持續向好。
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大摸底大調查活動,深入轄區50家企業發放調查問卷100余份,梳理企業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列出整改時間表、任務書、路線圖,面對面、點對點、一對一解決企業群眾實際困難,全力提升企業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
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堅持把為企業群眾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著力點和檢驗成效的“試金石”,推出了“暖心服務”進企業、“領辦代辦”全覆蓋、“線上線下”業務指導、志愿服務在身邊、義務送證上門等多項舉措,切實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全力當好服務企業群眾“店小二”。
開展“送法入企進機關”宣傳活動,深入開發區重點項目一線和包聯企業,編制服務手冊、印制《優化營商環境知識手冊》、發放環保手袋300余份,把惠民利企政策送到企業群眾身邊,全力提高政策的知曉度和普惠度。
開展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聚焦企業群眾關心關切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堅持刀刃向內,深入自查自糾,結合“重點企業走訪臺賬”,制定整改舉措32條,解決實際問題21個,形成特色亮點19個,全力增強黨員干部優化營商環境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同時,該局廣泛利用各類媒體平臺,多層次、多渠道發表宣傳稿件、動態信息80余條,開設優化營商環境專欄,發布先進地區經驗做法的相關文章29篇,積極營造“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都是營商環境”的濃厚氛圍。
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
服務效能顯著提升
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是行政審批系統的終身課題。2021年,運城經開區行政審批局將推進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作為優服務、提效能的突破口,強化組織領導、周密安排部署,聚焦重點事項、細化工作舉措,取得了良好效果。
“沒想到跑一次就拿到證了,這個告知承諾真是太便民、太便捷了!”去年7月份,運城市森海石油銷售有限公司負責人來到經開區行政審批局辦理施工許可證,但因項目建設工程規劃相關證照在公司總部,而無法立刻提供。該局得知這一情況后,立即通過內部核驗的方式,對該公司規劃手續進行驗證,促使企業“只跑一次”辦成事。
2021年,運城經開區行政審批局堅持三個“凡是”,對開發區所有政務服務事項的證明材料進行了清理規范,凡是能通過內部核驗的證明材料,一律取消;凡是能通過信息共享的證明材料,一律取消;凡是上個環節已提交的證明材料,一律取消。目前,開發區84項保留證明事項中的62項實行告知承諾,占所有證明事項的73.8%,清理率位居全市前列。
現如今,奇葩證明、循環證明、多頭證明等給企業群眾辦事帶來極大不便的繁瑣證明,在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已成為過去式。
零見面、零跑腿、零成本
市場主體井噴增長
市場主體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希望所在。營商環境優不優,市場主體最有發言權。
“原來注冊公司得先到銀行驗資、再辦營業執照、再辦稅務、再到公安局刻章,手續麻煩,現在在運城經開區1天就辦完了所有手續,而且還不用花一分錢。”已是幾家公司老總的魏先生熱情點贊開發區企業開辦的便利。
運城經開區企業開辦為何如此便捷高效?市場主體為何能大幅增長?這是該區行政審批局大力推廣市場主體登記注冊“一窗辦、就近辦、自助辦、網上辦、免費辦”的成果。
推行“一窗辦”。在政務大廳設立企業開辦專區,全面優化工作流程,實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記、一窗受理、一次告知”,將涉企許可事項全部納入服務范圍,所有證照“一窗受理、并聯辦理”。
推行“就近辦”。深化“政銀合作”,將登記注冊服務延伸到銀行網點,企業在銀行代辦窗口遞交材料,最快半個小時即可領取營業執照,實現登記注冊“多點可辦、就近能辦”。
推行“自助辦”。開設登記注冊自助服務區,配備專人提供政策法規、電子注冊等導引服務,全程指導企業登記注冊自助辦理。
推行“網上辦”。積極推廣全程電子化登記和電子執照應用,開通涉企證照免費郵遞服務,企業登記注冊實現“足不出戶”辦理。
推行“免費辦”。新開辦企業首套印章免費刻制,稅務Ukey免費領用,企業登記注冊實現“零成本”。
此外,運城經開區行政審批局還聚焦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聯合郵政儲蓄銀行,大力開展“百億送貸”活動,2021年共為353家企業商戶發放貸款6823.904萬元。
“營商環境是一個區域未來的核心競爭力。行政審批局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主責部門和牽頭部門,我們將堅持以‘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和群眾說了算’為導向,全面實施‘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改革,全力推行工業項目‘四零’服務,以一流的營商環境助推開發區高質量發展。”運城經開區行政審批局局長陳擁軍表示。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