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2-01-07
□記者 杜磊 通訊員 李莉

孩子們表演傳統項目打花鞭
為切實把“雙減”政策和“五項管理”工作落實落地,這個學期,垣曲縣新建小學積極開展傳統文化教育,提高學生的道德素養,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學習百年黨史 傳承紅色基因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學習百年黨史,傳承紅色基因,厚植家國情懷,是傳統文化教育的重中之重。該校在教學樓樓道精心設計了百年黨史系列展板,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引導學生學習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歷史,厚植愛國主義精神,并通過唱革命歌曲、觀紅色電影,開展“感黨恩、跟黨走”征文、演講比賽等形式多樣的教育實踐活動,真正做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
堅持晨誦暮讀 傳頌中華經典
讀書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該校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分階段推進國學經典誦讀。1至2年級誦讀《弟子規》《三字經》等國學經典,以國學發蒙,立身養性;3至4年級誦讀《千字文》《論語》等詩文經典,揚中華精神,立命養志;5至6年級誦讀《論語》《道德經》,通過知行合一,塑造儒雅風度。每天下午的閱讀課,師生共讀走進中華經典,增加了閱讀量,強化了語感,夯實了語文功底,提升了綜合素養。
強化勞動教育 擔負社會責任
新建小學利用學校空余場地,創建了一個400多平方米的勞動實踐基地。在每周二下午課后服務時間開展勞動實踐活動。學生們在基地養殖魚類、種植瓜果蔬菜,通過觀察、體驗、實踐,提升勞動技能。此外,在每月的第一周開展衛生掃除,第二周禮儀教育、第三周勞動比賽、第四周社會體驗,引導學生不斷“尋、訪、行、悟”。
為拓寬學生學習興趣,該校聘請專業教師,開設戲曲、花鞭等課程,做到傳統文化學習課程化、常態化、特色化,培養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興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