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追逐“文明夢” 共創文明城——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紀實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12-22

追逐“文明夢” 共創文明城

——我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紀實

記者 孫 雄

12月17日,市區兩級在職黨員在石化社區參加“鹽湖區創建文明城市‘垃圾不落地 運城更美麗’”活動,與社區工作人員共同清理環境衛生,張貼文明城市創建宣傳畫。圖為志愿者在宣誓。  特約攝影 姜 樺 攝

時值寒冬,整個城市卻“溫度”不減:老舊小區改造一新,大街小巷干凈整潔,十字路口、居民小區,“紅馬甲”活躍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河東書房、河東驛站,設施完善、服務周到,市民流連忘返;人行天橋,一橋一景,讓人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文明脈動……如今,走在中心城區,文明清風撲面而來,開展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帶來的喜人變化讓市民連連點贊。

創建文明城市,不是拍胸脯、喊口號、講空話。近年來,我市堅持出實招、求實效,把雷厲風行和久久為功有機結合,勇于攻堅克難,以釘釘子精神做實做細各項工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推進《全國文明城市測評體系》各項指標任務落實,堅持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的理念,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持續補短板、強弱項、增內涵,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向縱深發展,以潤物細無聲的文明情懷改變城市面貌,以更加豐碩的創建成果惠及全市百姓。

市委書記丁小強、市長儲祥好親自掛帥,策劃、決策,統籌推進創建工作。市四大班子領導強化對分管領域創建工作的調研督導,推動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丁小強強調,要堅定信心、再鼓干勁,夯實責任、狠抓落實,全力以赴、合力攻堅,堅決打贏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攻堅戰,努力把運城建設成為一座有序、整潔、文明、美麗的現代化城市。

成果共享,百姓生活更幸福

城市之美,在于精致;城市管理,在于精細。

創城是方向,惠民是目的。我市始終把創建的落腳點鎖定在造福于民上,從群眾需求出發,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契機,加快推動經濟、城市、民生等領域高質量發展。

近日,記者在中心城區北城街道棉麻家屬院看到,這個建設于上世紀70年代的老舊小區,通過改造,已“舊貌”換“新顏”。今年以來,鹽湖區委、區政府堅持人民至上,在摸底調研的基礎上,認真征求居民意見,將居民反映強烈的、基礎設施較差的49個小區列入改造計劃。

“幸福感、獲得感”是城市文明創建的試金石。對百姓來說,身邊的美好變化才是增強幸福感的“源泉”。市城管局作為城市管理的職能部門,在中心城區開展了“門前四包”專項整治、公共停車領域綜合整治行動、市容市貌大整治行動。

……

“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一條條大街寬闊平坦,一條條背街小巷整修一新。城市變美變干凈了,居民小區環境變好了,受惠最大的還是我們老百姓!”談到文明城市創建,總會聽到市民情不自禁發出的感慨。

幾年前,中心城區主要街道公廁數量少,衛生情況也常常受到詬病。通過創城,這幾年我市每年新建和改建的公廁數量正在成倍遞增。“公廁設置了無障礙衛生間,配置了除臭器、殺菌燈,有保潔員固定清掃,幾乎聞不到任何異味,打破了人們對街頭公廁的傳統印象。”市民李強說。

行走在大街小巷,原來灰色的水泥墻被美麗的彩繪覆蓋、冰冷的井蓋上呈現出惟妙惟肖的卡通人物……一幅幅彩繪讓原本毫不起眼的市政設施變成了漂亮的“藝術品”。通過創城,我們的城市每天都在進步,這些點滴變化正匯聚成磅礴力量,讓生活在這座城市的百姓真切感受到了創城帶來的可喜變化,生活越來越舒心。

潛移默化,文明理念入人心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內在靈魂。如何有效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全市從立規矩入手,引導市民逐步形成文明好習慣。

文明城市創建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能一蹴而就,唯有馳而不息、建章立制,抓常態、管長效,方可久久為功。我市持續深化文明餐桌、文明出行、文明旅游、文明上網、文明祭祀等行動。今年年初,《運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正式施行。市教育局結合《條例》貫徹實施,開展了中小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各學校以《中小學生守則》和《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指導,將學生行為規范自我養成與學校推動養成相結合,教育學生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使用文明語言、禮貌待人,養成良好的文明衛生習慣;市文明辦將“制止餐飲浪費行為”納入文明創建標準,作為測評考核各級文明單位的重要指標內容,并牽頭在全市開展了“制止餐飲浪費 踐行光盤行動”系列活動……

規范市民行為習慣,形成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公民道德素質,在全社會形成助人為樂、樂善好施的良好社會風尚。近年來,我市從不斷加強思想道德教育、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入手,緊密聯系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分類設計各種不同載體,采取生動活潑、易于接受的方式加強教育引導。堅持廣大群眾的創建主體地位,搭好讓群眾便于參與、樂與參與的舞臺,讓群眾當演員、唱主角,積極參與創城行動。以“道德講堂”“善行義舉榜”、先進典型事跡展板展示等活動為載體,講述運城好故事,傳播運城好聲音,讓講道德、遵道德、守道德變成廣大干部群眾的精神追求和自覺行動,讓文明的春風吹拂每一個角落。

素質提升,核心價值聚民心

一座城市昂揚前行,離不開強大的精神支撐;一座城市生生不息,離不開豐潤的文明滋養。

創建文明城市依靠誰?文明城市創建為了誰?我市從創建之初便給出答案:全體市民。我市始終把“提升市民文明素質、提升市民幸福指數”作為創建文明城市的追求,堅持把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貫穿于創建全過程。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報告指出,“高質量發展是為了過上好日子,讓老百姓底氣更足、笑臉更多、生活品質更高。”老百姓的需求在哪里,創城的目標就定在哪里。我市持續推進文明交通行動,不斷整治交通亂象,科學優化擁堵點段交通組織,深入開展“禮讓斑馬線”活動,全面增強市民文明交通出行意識,營造安全、和諧的出行環境。同時,組織市直文明單位參與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積極投身文明交通引導志愿服務活動,在交通高峰時段織密志愿服務網絡,引領文明出行成為新風尚。

我市立足宣傳、強化引導,堅持宣傳內容全覆蓋,在中心城區范圍內大力張貼各類公益廣告;堅持點位打造有亮點,在中心城區8個公園、17個小游園等重要點位精心設置文明標語,重點打造了學苑路、禹都街和紅旗街等文明示范街道,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基本道德規范、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應知應會、市民文明公約等內容隨處可見;堅持全民參與共創建,大力倡導不亂扔果皮紙屑、不隨地吐痰、規范停放車輛等文明行為。通過不斷擴大宣傳工作的覆蓋面,努力營造了全民參與創建工作的濃厚氛圍,使文明城市創建成為全員參與的“大合唱”。

伴隨著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的持續開展,一個個在時代變遷中漸失光彩的老舊小區,通過實施改造,實現了華麗變身。小街小巷、馬路市場改造穩步推進,道路提升、立面改造、拆除違建,公廁、停車場等公共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一項項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實事,持續為民生“加碼”、為幸福“加速”。

內外兼修,文明創建有廣度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幸福底色、內在氣質、實力見證。市第五次黨代會報告提出,要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豐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功能,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市委、市政府把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作為一項基礎性、戰略性工程抓緊抓實,與改善民生進程同頻共振,與創建文明城市齊頭并進,與鄉村振興目標合拍相應,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保證、強大的精神力量、豐潤的道德滋養。目前,全市13個縣(市、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實現全覆蓋,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所143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2188個,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1500余支。

今年以來,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面落實中央、省委和市委關于黨史學習教育的部署要求,突出“永遠跟黨走”這一主題,把黨史學習教育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重要工作,著力普及黨史知識,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取得實效。在全市廣泛開展“十必到”志愿服務活動,通過“1+10”包掛(每1名志愿者包掛10戶群眾,每月至少上門走訪一次),開展“1對1”結對幫扶服務,推動文明實踐由“進村”向“入戶”深化、由“見人”向“走心”深化,把文明實踐融入全市“五面紅旗”創建,持續推進移風易俗,不斷提升鄉風文明建設水平。

東風蕩漾花千樹,文明實踐氣象新。一朵朵“新時代文明之花”正爭相綻放在河東大地,成為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各縣(市、區)堅持激活、整合、下沉、共享,把各個條條塊塊中的資源整合起來,根據文明實踐活動需要和群眾需求再配置、再優化,通過機制創新激活文明實踐的“源頭活水”。河津作為運城市唯一的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縣,積極探索“11565”河津文明實踐新路徑,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萬榮縣作為省級試點縣,堅持“一個中心,千村千面”的工作思路,按照建好“場子”、掛出“牌子”、列出“單子”的要求,全面增強“八傳八踐”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功能。鹽湖區將全區680支志愿服務隊4.5萬余名志愿者全部錄入區調度中心系統平臺,建立完善群眾“點單”、中心“派單”、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者“接單”、群眾“評單”的“四單”機制,搭建服務群眾平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正在為運城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