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12-06
記者 朱 姝

中心城區盬街游人如織的夜色盛景(資料圖片)
加快服務業發展,是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服務業在促進產業轉型、提升生活品質、擴大群眾就業等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文旅產業是文化和旅游產業相互融合發展的朝陽產業,是最能釋放消費潛力的服務業之一。
近年來,我市依托豐富的旅游資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蘊,不斷挖掘“大文化”,讓河東文化“亮”起來、讓文物古跡“活”起來、讓創意產品“熱”起來,推動文旅深度融合;建設“大景區”,加快實施A級景區倍增計劃,優化運城關公文化旅游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關公文旅公司”)運營機制,抓好“五條綠色走廊”建設,做好農文旅融合發展文章;塑造“大品牌”,促進全域旅游發展,強化品牌宣傳,把各類節慶活動辦成展示形象、彰顯特色、匯聚資源、厚植優勢的“強磁場”,不斷擴大城市影響;培育“大市場”,謀劃文旅新場景,豐富文旅新業態,促進文旅新消費,全面激發消費活力,積極推動我市文旅產業“質”與“效”實現同步飛躍。
塑造“新品牌”

河津市黃河大梯子崖景區俯瞰 攝影 陳方斌
“十四五”期間,我市文旅部門將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建設“五條綠色走廊”的戰略部署,踐行“兩山”理念,依托中條山勝境,實施生態保護修復,通過保護與開發并重,打造“中條仙境、避暑圣地”旅游新品牌,努力構建中條全域旅游先行區、中華文化山水畫廊、綠色生態體驗目的地。
據介紹,我市文旅產業將重點構建“一主兩副、生態鋪底、項目支撐、帶狀串聯”的生態文旅融合發展大格局。
“一主”:即以鹽湖休閑體驗、關公文化朝圣、健康養生度假三大版塊為核心內容的中條山鹽湖段示范帶。
“兩副”:一是以永濟、芮城華夏經典文化和道教養生文化為主要內容的中條山西段示范帶;二是以垣曲、夏縣生態康養休閑度假為主要特色的中條山東段示范帶。
“生態鋪底”:就是通過保護山體的自然風貌、擴大湖泊和水系的規模、建設生態和觀賞廊道,突出山水園林景區的特色,形成山水相依的景觀格局,打造生態循環的“綠肺”和“氧吧”,促進可持續發展。
“項目支撐”:就是堅持“結果導向、目標導向”,將生態修復、旅游交通、通信網絡、文化旅游、康養休閑等各方面建設和提升目標,具體細化為工程項目,通過重點實施綠色中條生態修復工程、文旅中條景區建設工程、暢達中條慢游系統工程、智慧中條5G應用工程、康養中條特色小鎮工程等“五大工程”,支撐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示范帶建設。
“帶狀串聯”:就是建設中條山山水旅游公路、健身步道,設置驛站、觀景臺、小憩園、停車場等,串聯沿途風景名勝區、旅游度假區、森林公園、文物古跡、鄉村旅游示范村等,串珠成線,連線成片,構建生態文化旅游融合創新發展的風景帶、度假帶、產業帶。
今年以來,綠水青山中條新生態文旅經濟示范帶正在建設一批新項目,打造一批知名景區和旅游區,形成一批高品質的文化旅游產品。
如鹽湖區重點推進的關公文化產業園區、鹽池文化博覽園、鳳舞南山花卉田園綜合體、蚩尤文化園等項目在穩步推進中;聞喜縣的玻璃文創館、涑水小鎮、中華裴氏家風家教館等項目都在火熱建設中……
打造“新景區”

萬榮縣后土祠景區秋風樓雄姿 攝影 陳方斌
漫步在平常街上,傳統街巷古韻悠悠,特色商家盛裝迎客,多元業態活力迸發,從入口牌坊到過街廊橋,從磚木卯榫結構到青石地板,從“三雕”技藝到彩繪圖案,無不展現著平常街“不平常”的魅力與內涵。
“我在抖音上看到平常街有漢服體驗館,今天就特地跟閨蜜過來體驗一下。”在平常街的一家漢服店里,游客吳曉霞與閨蜜每人挑選了一件漢服后,還不忘坐在店內的“龍椅”上打卡拍照,她開心地說,“真有點穿越的感覺!”
平常街作為關公文化的一張新名片,開業以來一直吸引著眾多游客前往。平常街的順利啟航,也打響了我市關公文旅融合發展的第一炮。
去年,市委、市政府為進一步推動關公文旅融合發展,專門成立了關公文旅融合發展領導小組,出臺了《運城市加強關公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實施方案》,推進關帝廟景區體制機制改革,實行所有權和經營權“兩權分離”,組建成立了運城關公文旅公司。該公司將圍繞景區運營及周邊投資開發建設,大力推動關公文旅融合發展,打造關公故里5A級景區。
按照規劃,關公故里旅游景區以解州關帝廟、常平關帝家廟為核心進行國家5A級景區申報,規劃建設總面積約3.32平方公里,整體上形成“一體兩翼、依山帶水、兩廟一廊”的空間格局。
創建工作啟動以來,關公文旅公司圍繞關公文化產業園區、關帝廟景區和關帝家廟景區3個板塊,打包申請“關公文化產業園區建設項目”地方債券資金,3年27億元,已到位資金10億元,重點推進了十大項目建設。其中,基礎設施提升方面,推進“一河三路”綜合改造,優化旅游動線,改善景區周邊風貌;文旅產業板塊方面,打造解州同善義倉和常平家廟兩個“文旅片區”,實現祖廟、家廟、古城的文旅聯動發展,帶動觀光旅游向度假、體驗旅游轉變;在景區提升方面,通過“一園一館一廣場一中心”建設,推進關帝廟周邊的環境綜合治理和文物展示利用,讓整個景區周邊環境更優美、內涵更豐富、功能更完備,為5A級景區創建打下堅實基礎。
“下一步,我們將快速推進關公主題實景演藝以及劇場建設,完善游客集散中心、旅游酒店等文旅配套設施和產業布局,逐步描繪出關公故里5A級景區的宏偉藍圖,將關公故里打造為‘全球華人信仰關公的祈福圣地,世界游客體驗忠義文化的旅游勝地’。”關公文旅公司董事長蘇引萍說。
實現“新發展”
文旅產業是綜合性和關聯性很強的產業,具有一業興百業旺的乘數效應。今年是“十四五”的開局之年,我市文旅部門充分發揮文旅產業在全市服務業中的龍頭帶動效應,深入調研,科學布局,謀劃了“十四五”千億文旅產業項目的大盤子,共有文旅產業項目181個,總投資約1100億元。
今年以來,我市文旅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項目建設年”的工作要求,聚焦項目建設,厚植產業根基,凝聚發展動力;完善了文旅產業項目規劃庫、儲備庫、建設庫、達產達效庫,隨時更新、動態調整,做到一月一調度、一季一通報;組織精兵強將成立項目專班,強化分析研判,列出任務清單,做細工作臺賬,實行掛圖作戰;主動服務對接,優化發展環境,專題研究解決項目難點堵點,確保項目按工作節點推進、按預定進度完成。
全市文旅產業項目加快推進,呈現多點開花、競相發力的良好態勢。今年全市重點推進文旅產業項目42個,其中新建30個,續建12個,總投資13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4億元。截至10月底,全市42個文旅產業項目全部開工,已經完成投資69.74億元,完成年度任務的94.2%。
目前,鹽湖關公文化產業園、稷山國家板棗公園、河津龍門景區綠化工程、垣曲綜合文化中心等一批重點項目正在建設中,晉南傳統旅游街區盬街、解州關帝廟五龍峪河道景觀改造、平常街、南山運動公園、河東池鹽博物館等一批項目已竣工開放,按五星級標準建造的運城深航國際酒店即將開業。繼永濟獲得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之后,芮城已達到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標準,鹽湖、萬榮、夏縣已通過省級驗收;后土祠、望仙大峽谷、黃河大梯子崖等六個景區已經通過省級4A級景區初驗,臨晉縣衙、平陸大天鵝、夏縣格瑞特、新絳龍興寺等四個景區已經通過省級3A級景區初驗;水峪口、盬街、嵐山根已經通過山西省旅游休閑街區驗收,盬街正在沖刺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河津龍門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鹽湖向陽小院等15家企業獲評“黃河人家”。10月底運城成功入選國家級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
全市2021年計劃建設28個“一名人一館、一典故一館”。截至10月底,萬榮薛瑄故居、絳縣堯王故里展館、晉文公展館等20個場館已經建成運營,鹽湖蚩尤文化園、夏縣介子推文化園、新絳李毓秀紀念館等8個場館正在建設,年底前所有場館將如期建成。
全市文旅產業多元發展、多極支撐,正實現著新的轉型升級。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