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堅持“三高”標準跑出縣校合作“加速度”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12-04

垣曲縣委書記 楊彥康

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省委部署開展深化省校合作工作,不僅能夠有效推動全省轉型發展蹚新路,對于我縣提升開放水平、培養引進人才、促進產業發展、集聚創新元素、轉換新舊動能,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自該項工作啟動以來,垣曲縣緊跟省委戰略謀劃、緊追市委工作步伐、緊貼全縣發展實際,從高起點抓謀篇布局、高精度抓合作需求、高標準抓推進落實三方面入手破題,先后與47所高校建立合作關系,簽訂33份合作協議,掛牌建成87個合作基地,招錄引進94名教育、衛生、農村、文旅等領域急需緊缺人才,落地特色農產品供應等多個合作項目,“四個一批”目標加快實現,全縣人才驅動創新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活力有效激發、成效逐步顯現。

高起點抓謀篇布局,凝聚“最強合力”。垣曲縣委堅持“一把手”抓“第一資源”,把縣校合作工作作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縣、人才強縣的重要戰略舉措,高位推動、狠抓落實。一是帶頭謀劃定思路。召開專題會議,深入交流研討,提出“高站位謀劃、精準化對接、深層次合作、保姆式服務、全方位督責”總體要求,明確“縣校合作要緊扣縣域經濟發展的重點領域、主導產業和發展方向,同‘運才興運’行動同謀劃、同部署、同推動”具體思路,確保縣校合作工作走深走實。二是組建專班強推進。圍繞“12大基地”建設任務,組建由黨政班子成員牽頭、相關部門“一把手”負責的12個工作專班,按照“一位縣級領導、一個工作專班、一套實施方案、一支服務團隊”的工作模式,精細化閉環管理,項目化落實落地,全方位、一體化推進縣校合作。三是建章立制抓落實。建立“運行調度、反饋通報、考核評價、督導整改”四項機制,形成上下互通、左右互聯、資源共享、協同聯動的工作體系,每日梳理進度、每周調度通報、每月匯總推進、定期督導檢查,切實把工作壓力傳導至“神經末梢”,推動各方力量盡銳出戰。

高精度抓合作需求,促成“最大共贏”。垣曲縣委堅持把摸清產學研合作需求作為開展縣校合作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持續推動人才共享、互利共贏。一是摸清產業“需求點”。立足本地資源稟賦開發需要,聚焦銅鐵鎂采選冶煉、危固廢綜合利用、核桃種植深加工等主導產業發展需要,通過深入一線蹲點調研、行業部門細致摸底、專題會議征集需求,梳理匯總縣校合作技術需求、人才需求、項目需求,建立需求清單,確保底清數明。二是找準高校“對接點”。各專班派出專門力量,采取電話溝通、查閱資料、實地考察等方式,對“6+N”院校進行逐一分析研判,找準找實各院校的優勢學科和科研方向,以及科技成果轉化、大學生聯合培養等方面的實際需求,建立擬合作清單,進一步明確對接方向。三是挖掘合作“共贏點”。各專班圍繞產業“需求點”和高校“對接點”,深入挖掘合作“共贏點”,探索采取校企合資、人才入股、技術入股等靈活多樣的方式,真正謀劃落地一批符合雙方需求、順應國家政策導向、具有牽引性的大項目、好項目。此外,為提升合作成效,堅持“一校一策”“一項目一策”“一人一策”,最大限度予以傾斜支持。

高質量抓推進落實,釋放“最大潛力”。垣曲縣委堅持以對接洽談為關鍵,以整體提升為重點,以服務保障為支撐,富集人才優勢助力高質量發展。一是多措并舉深洽談。主動“請進來”,邀請高校專家教授來垣調研座談、建言獻策、共謀發展;積極“走出去”,帶著縣域所需的技術需求、人才需求和項目需求,與院校優勢進行對接,尋求合作機遇;線上“架橋梁”,貫徹落實疫情防控有關要求,創新方式、“云端”推進,確保縣校合作不斷檔。二是以點帶面促提升。確定合作院校后,以先簽訂框架協議,再簽訂子協議的方式,項目化推進合作,做到蹄疾步穩、有序推進。特別是對于重點合作項目,緊盯不放、跟蹤問效,達成實質性成果后,深入總結合作路徑、合作模式、合作效果等工作經驗,探索出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工作方法,以點帶面、輻射帶動、整體提升。三是優化環境濃氛圍。用好用活人才服務政策,提供包括20套拎包入住公寓、1000元實習實訓補貼、30萬創業擔保貸款在內的“保姆式”服務,統籌開展專家人才的國情研修、健康體檢、休假療養和節日慰問等工作。充分利用在外人才資源,在武漢、南京等地建立“招才引智工作站”,專門負責縣校合作聯絡協調工作,以服務前移推動工作做實,進一步提高吸引力和競爭力。

下一步,垣曲縣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省、市黨代會精神,堅定不移把深化縣校合作、建設“12大基地”作為加快垣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支撐和主要依靠,進一步在創優政策環境上下功夫、在彰顯垣曲特色上下功夫、在凸顯工作成效上下功夫,努力把合作項目越做越實、合作之路越走越寬,推動縣校合作結出更豐碩成果。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