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11-24
□文/記者 景斌 圖/記者 衛行智

農信文化潤心田
面對素未謀面、為國捐軀的叔父,杜貴海從1983年找到了2019年。30多年的尋親路,令他壯士暮年、兩鬢斑白。
然而,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的尋找有了最好的答案——英烈魂歸故里,了卻父親遺愿,家人得以慰藉。
尋親、尋親、尋親,杜貴海的尋親韌勁打動了無數素昧平生的人。那么,他的這種韌勁是什么?來自哪里?價值幾何?
韌勁是什么?
算盤,對于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有些陌生了。但是,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它可是人們的好幫手,并且有許多人因為打的一手好算盤而改變了命運。杜貴海就是其中之一。
15歲初中畢業后,杜貴海就跟著村里粉坊的“老財糧”學會計。
那個年代的會計,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項技能就是打算盤。
學習3個月后,杜貴海能熟練運用算盤“加減乘除”了。
“那時,我覺得基本都會了,就沒啥學的了。”杜貴海回憶說。
“你才學了幾個月,‘老財糧’摸了一輩子算盤,都不敢說自己能行!”當他把想法說給父親的時候,父親直接斥責他,“學習貴在堅持,沒有足夠的時間沉淀,哪能精了。”
自此之后,杜貴海精益求精,掌握了更多的算盤技巧,“小九九”“金槍樓”“鳳凰單扇翅”……也學到了更多的會計知識。
1972年,他正是憑借著這一技能,進入永濟信用社(2015年改制為永濟農商銀行)。
韌勁是什么?就是將堅持體現在一點一滴。
韌勁哪里來?
如今,每每夜幕降臨,萬家燈火亮起,杜貴海時不時就會對燈沉思。
“社會發展好多了,幾乎不停電了。”他說,“不像我們年輕時,一停電,晚上就得點上‘罩子燈’。”
他口中的“罩子燈”,現在幾乎絕跡了。可他卻念念不忘。
剛進入信用社那會兒,杜貴海跟著師傅梁信民。梁信民是“熬相公”出身,干工作細致而有耐心。年紀輕輕的杜貴海就有些坐不住。
師傅看出了他的“小心思”,就安排他隔段時間把“罩子燈”的燈罩擦一擦。
那燈罩兩頭口小、中間肚大,單純用手,不好擦到燈罩中間。“擦不到就算了,反正用上一段時間,就又臟了。”起初,杜貴海腦子里閃過這樣一絲念頭。
幾次之后,師傅看出了問題所在。
“如果不擦燈罩中間,時間一長,燈就不亮了。”他手把手地教杜貴海怎么擦,“先哈口氣,再把布子放進去,用筷子一遍一遍地攪。”
小事見功夫。經此一事,杜貴海的心不再那么浮躁了,漸漸養成了一個好習慣——干什么工作都認真仔細、迎難而上、百折不撓。
這種習慣的養成,為他編寫志書打下了堅實基礎。
“他的這本書,比我的命都要緊。”在翻閱杜貴海參與編著的《永濟信用合作志》一書時,他的老伴梁淑賢在一旁打趣道。
《永濟信用合作志》由山西人民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經常從事文字寫作的杜貴海付出了大量心血。
為收集有關資料,他跑遍了永濟的大小鄉鎮,走訪了60多位永濟信用社退休人員。其間,他不抱怨、能吃苦,從不給組織提要求,只想按時按點、保質保量完成任務。
2003年5月20日,正是出書的緊要關頭,梁淑賢突發腦溢血,被連夜送到了醫院。當時正值非典疫情,光進出醫院都是個問題。
彼時,別人都以為他會放下手頭工作,而他根本沒有那么想過,在醫院照顧妻子的同時,工作一點兒也沒耽誤。
經過20天的治療,梁淑賢出院了,但還需要靜養。為此,杜貴海把她送到了娘家。這也難怪老伴會嗔怪他了。
很快,書的大樣出來了,杜貴海帶著樣書到太原送審。送審期間,書的封面需要改動。那時的通信設備及互聯網技術都不像現在,杜貴海只能電話聯系單位同事修改,然后讓同事把新樣送上開往太原的長途汽車。
可是,由于下雪車晚點了,而且車次也發生了變化,這就導致杜貴海在雪地硬等了3個多小時,“哪兒也不敢去,生怕錯過了”。
一部信合志,無數辛酸淚,杜貴海堅持下來了。該書出版后,反響很好,單位獎勵了1000元,并通報表揚。
《永濟信用合作志》的高質量出版,為杜貴海主編《杜家營村志》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能。
走得再遠,也不能忘了來時路。2015年,杜貴海退休了。應杜家營村村“兩委”之邀,他一個人挑起了村志編纂的大梁。
杜家營村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村,但是村里留下的相關史料少之又少。為此,杜貴海查閱了《永濟縣志》《蒲州府志》《永濟教育志》等眾多文史資料,嘗試從中找尋有關杜家營村的點滴記載。
王玉振是鹽湖區西張耿村人,他是150多位曾在杜家營村任教的教師之一。僅僅是找尋這些為杜家營村教育事業作出貢獻的人,杜貴海就前前后后跑了3個多月。而王玉振所屬的“教育”章節,只是《杜家營村志》23個章節中一章。
村史千秋溯源知本,志書一部凝血嘔心。煌煌35萬字,是杜貴海帶著大病初愈的妻子,跋涉數千公里、采訪上千人次、耗時三個春秋、數易其稿完成的。
《杜家營村志》采用記、述、錄及表、圖、照片等形式,真實記錄了杜家營村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的發展演變歷程、地域特點和人文特色;生動反映了勤勞、樸實、勇敢的杜家營村人在生產、生活方面的頑強精神。
該書付梓后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這不是一個人干的事,可老杜卻一個人干成了,沒有一種精神支撐是不可能完成的。”
其實,從進入永濟信用社起,杜貴海就一手算賬,一手寫作。特別是在寫作方面,他筆耕不輟,先后在各級報刊發表論文、調查報告、人物通訊、新聞報道和散文、詩歌、楹聯等作品2000余篇,著有《筆耕信合》《田野吹笙》《杜家營村志》等,還參與《永濟市志》《永濟農村商業銀行史》《永濟信用合作志》的編纂,著書立說300余萬字。
鍥而不舍的韌勁已融入杜貴海的血液,自覺地流露在他的字里行間。
而韌勁哪里來?就來自農信文化的培養、滋養和涵養。
韌勁價幾何?
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杜貴海的女兒杜國紅,現在是永濟市實驗小學一名數學教師,曾獲得“運城市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工作中,她十分注重實物教學。前些年,為了教孩子們認識人民幣的種類,她通過各種渠道找齊樣幣。
在杜國紅看來,父親做事的那股子韌勁深深影響著她。
杜貴海的兒子杜國強,也感同身受。
那是杜國強剛參加工作不久,他同合作單位工作人員下鄉清收不良貸款。同行之人與當地群眾發生沖突,杜國強受到牽連挨了打,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這在工作中難免的,決不能因為有了困難就不干了、放棄了。”父親的話,杜國強至今還記在心里。眼下,他已擔任永濟農商銀行行長。
韌勁的價值不止于此。
“患難見真情。”提起永濟農商銀行,永濟神舟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朱劍感慨地說。
2016年,神舟公司剛成立時,就與永濟農商銀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2018年,受市場行情影響,該公司經營困難,連正常的貸款結息都有問題。
“越是這個時候,越不能抽貸。”負責這筆業務的永濟農商銀行公司業務部客戶經理鄭茹說。分析市場、降低利率、減免服務費……永濟農商銀行的“組合套餐”,成了神舟公司渡過難關的堅強后盾。
今年以來,該公司的18條生產線滿負荷生產,1月至10月的產值達到5300余萬元,發展勢頭強勁。
“幫助企業走出困境,才是我們該做的。”鄭茹說,“要知道幫助客戶,就是幫助自己。”
遙想2012年,她剛進入永濟信用社之際,由于種種原因,個別部門不配合、有些企業不認可,信用社的工作開展得舉步維艱。
越是艱險越向前。為了扭轉局面,永濟信用社成立了公司業務部,招聘了鄭茹等一批大學生。
這些充滿活力的年輕人經過全面系統的培訓,很快進入工作狀態,奮力蹚出了一條轉型發展新路,讓客戶感受到了他們拼搏創新的企業文化和高效規范的工作能力。
截至目前,鄭茹負責的貸款余額達60276萬元,服務著78家企業。
小河有水大河滿。
近年來,永濟農商銀行立足“三農”、扎根小微,各項業務考核在全市農信系統穩居第一方陣。
韌勁價值幾何?深度影響著家人、單位、社會……
相關鏈接: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