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協同發力,構筑現代產業體系
——運城市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綜述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11-24

記者 陳永年

工業平穩增長,投資增勢強勁,消費穩定恢復,新動能持續增強,主要經濟指標超預期……

今年以來,運城市全市上下堅決貫徹中央、省委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搶抓構建新發展格局機遇,以增加有效投資、加快轉型升級為主攻方向,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全市經濟運行穩定恢復、穩中提質、總體向好,全市宏觀監測的四大主要經濟指標繼續保持兩位數增長,除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外,其余三大指標增速均高于全國、全省增速,不斷擦亮“運城現象”成色。

抓項目,推動提質增效

山西曙光建材有限公司廠區內,年產7000萬塊煤矸石燒結磚項目正在緊張實施中。

與傳統的磚場不同,該項目實行智能化、自動化生產,核心裝備、焙燒過程由電腦控制,窯爐運轉設備全部實現遙控操作。與此同時,企業還投資4000萬余元配套建設了集煙氣脫硫、脫硝、脫白、濕電除塵于一體的高標準環保設施。

“這個項目投產后每年能有4000萬元的產值,如果加上節省的原本處理固廢的投入,經濟效益更大。”項目負責人楊黑廷說,“有了這個項目,我們的煤矸石都成寶了。”

現代產業體系作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產業支撐,與傳統產業體系的區別主要在于產業基礎的高級化、產業鏈供應鏈的現代化以及價值鏈的延伸化增值化高端化。

在運城市,規模更大,先進示范性、行業引領性更強,戰略意義更重大,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更明顯的項目,被歸為“1311”重大工程項目。它們是項目建設的重中之重,也是市縣兩級關注的重點。

2021年,運城市共確定“1311”重大工程項目208項,總投資規模達2027.5億元,年度投資目標任務235.2億元,年度奮斗目標任務309.3億元。1月至10月累計完成投資251.8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107.1%,占年度奮斗目標的81.5%。

為了抓好項目建設,特別是抓好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運城市委、市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推進措施:一季一簽約、一季一開工、一季一觀摩、一季一考核、一季一通報的“五個一”項目推進機制;市四大班子領導每人包聯一個重點企業和4個項目,每人每月至少深入包聯企業和項目現場辦公一次的市級領導“一聯五”包聯工作機制;項目建設綜合考核辦法、記功獎勵辦法等等。

同時,運城市重點項目領導小組辦公室還制定和印發了一系列推進項目建設的管理制度和辦法,對“1311”重大工程項目進行臺賬管理、動態監測、每月定期更新項目進展信息,堅持“月調度、月排名、月通報、月報告”的每月一次項目調度會制度。

一系列項目推進機制、制度和管理辦法環環相扣,有效激發了各縣(市、區)、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市直有關單位的工作積極性,馬上就辦、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少說多干,在全市項目建設戰線上蔚然成風。

1月至10月,全市宏觀監測的四大主要經濟指標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600.1億元,同比增長13.8%,增速高于全省3.1個百分點,高于全國7.7個百分點,增速全省第一名。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7%,增速高于全省1.2個百分點,高于全國3.8個百分點,增速全省第五名。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完成211.3億元,同比增長27.4%,增速高于全省2.3個百分點,高于全國11個百分點,增速全省第三名。財政總收入完成186.4億元,同比增長27.3%,其中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94.2億元,同比增長24.7%。

強創新,激發轉型動能

100余人的專業開發團隊,歷經3年自主正向開發——終于在11月13日,隨著一聲汽笛鳴響,大運重卡新車型V7成功下線。這是大運集團創新研發的最新成果,也是運城市發揮大運集團龍頭帶動作用,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汽車產業體系的一個重要節點。

從2009年的重卡投產,到2010年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再到2020年新能源乘用車投產下線……作為運城市汽車工業的核心和龍頭,大運集團走出了一條依靠創新研發后來者居上的新興產業發展新模式。

產業是立市之本,更是轉型發展之要。2021年,運城市著眼于集群化、高端化、智能化發展,圍繞建鏈延鏈補鏈強鏈,一手抓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在全面建設“十大主導產業集群”的基礎上,重點打造“合(和)汽(氣)生材(財)”新興產業地標,努力建設新興產業強市。

信息技術與制造業深度融合的“合”,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汽”,生物醫藥大健康的“生”,新材料的“材”,共同組成了“合(和)汽(氣)生材(財)”這一生動表述。所謂戰略性新興產業,即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全局和未來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而“合(和)汽(氣)生材(財)”,正是運城市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和主攻方向。

推動科技與產業的無縫對接,是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關鍵所在。在這一過程中,運城市通過加強產業創新體系建設,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初步建立了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為市域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活力和潛力。

1月—10月,全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1.7%,快于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7.0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比重為15.4%,較去年同期提升6.0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4%,快于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9.7個百分點,占規上工業比重為2.6%;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8%,占規上工業比重為9.7%。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持續推進。1月—10月,全市工業技改投資完成110.5億元,同比增長22.8%;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完成11.0億元,同比增長32.0%。

優環境,匯聚發展合力

“申請報告我已經幫你擬好了,你把自己的信息填寫之后提交,這邊就可以直接審批通過了。”宏大紙業工作人員何愛香在鹽湖高新區政務大廳辦事時,享受到的是“全代辦”的待遇。目前,該企業已辦的審批事項,都是行政審批服務部門工作人員代辦的。

從“一對一”對項目建設實行全流程跟蹤服務的“全代辦”,到七大類231項行政審批事項“即時受理、當天辦結”的“馬上辦”,到全市范圍內企業開辦全流程的“一次辦”,再到推動高頻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就近辦”……運城市距離“審批最少、流程最優、體制最順、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營商環境目標越來越近。

“只要你來干,手續我來辦!”已經成為運城市行政審批服務部門對項目建設的鄭重承諾。

有溫度的服務匯聚發展合力,而有銳度的監督則釋放出問責的威力。

7月9日晚,“問政河東”——直擊項目建設問題專場電視問政活動在運城市廣播電視臺舉行,這是運城市“五抓一優一促”大型電視問政的第四場,主要聚焦項目建設中存在的怠政懶政、推諉扯皮、推進遲緩等問題。市四大班子主要領導,各縣(市、區)委書記、縣(市、區)長,市直各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等在現場觀看。

每一次電視問政,主持人都針對短片中暴露的問題,犀利發問、步步緊逼、不留情面。每一次電視問政,相關責任人都如坐針氈、紅臉出汗、現場作答、鄭重承諾。每一次的電視問政,都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向破壞營商環境行為“開刀”,替干事創業者“撐腰”。

服務和問責,扶正與祛邪,都是推動項目建設的制度性保障,已成為運城市招引更多更好項目新的競爭力和加分項。在這樣的氛圍中,各縣(市、區)提振精神,比學趕超,以坐不住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等不起的責任感,甩開膀子跑出了運城項目建設的“加速度”。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