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09-29
記者 陳永年
“圍繞‘新’字做文章,深入實施‘415’十大工業產業集群培育工程,著力打造‘合(和)汽(氣)生材(財)’新興產業地標,在壯大工業經濟實力上架梁立柱。”在市第五次黨代會開幕式上,聆聽報告中對今后5年的規劃之后,來自大運集團的黨代表史留慶很是自豪。
大運集團是“合(和)汽(氣)生材(財)”中“汽”的引領龍頭,代表著運城乃至山西的汽車制造水平,是我市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今年36歲的史留慶是大運集團新能源商用車業務中心經理。2008年大學畢業后就來到大運集團工作的他,不僅是大運集團招聘的第一批大學生,還是產學研合作中企業自主培養的第一批工程碩士;不僅在企業入了黨,如今還成了一名光榮的黨代表。
第一次參加如此莊重、嚴肅的政治會議,史留慶非常認真,在會上總是邊聽邊做筆記。“報告高瞻遠矚,思路清晰,實事求是,鼓舞人心,特別是對5年來工作的總結,我很有體會。”他說,“運城的路更寬了,天更藍了,水更綠了,辦事出行更方便了,這說明我們改革創新的成果真正惠及到了廣大群眾。”
進入企業后,史留慶一直從事技術研發工作。
“核心技術得到應用才能最終體現價值,令我們驕傲的是,我們自主研發的整車控制及能量管理、整車熱管理等技術在我們公司生產的第一輛氫燃料牽引車均有應用,是山西首臺氫燃料重卡。今年8月,我們的氫燃料重卡在河北保定已經開始小批量示范應用了,這意味著大運集團新能源商用車的研發技術能力已經進入新能源商用車的第一梯隊!”史留慶說。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史留慶在工作中處處模范帶頭,不知疲倦地求索,充滿激情地登攀,為公司新車型研發和技術提升作出了突出貢獻。他先后獲得汽車變速操控裝置、雙桿操縱機構兩項發明專利,載貨車換擋操縱裝置等25項實用新型專利和變速箱操控單元等9項外觀專利。
“回去后,我將組織同事認真學習大會報告,傳達好黨代會的精神,結合自己的本職工作,進一步深入學習和消化,為運城的汽車產業和打造新興產業強市的目標,繼續努力奮斗。”史留慶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