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1-09-13
文/記者 景斌 漫畫/記者 靳雙院

8月12日,市委宣傳部召開“王哲現象”專題座談會,要求大力弘揚王哲的誠信精神,激勵更多的人民群眾、黨員干部共同踐行,真正把“誠信是福”這個愿望和追求,在運城變成現實;通過誠信運城、厚道運城的持續建設,打造更優的營商環境,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實現全方位高質量發展。
9月5日,芮城縣古魏鎮太安村孫銀聰老人的家里其樂融融。運城市敬老服務志愿者協會會長梁香草、“河東勇士”張鐵牛等幫助老人收拾家里,并與老人拉家常,將最真摯的祝福送給老人。
9月8日,在第37個教師節來臨之際,為進一步弘揚高尚師德、表彰激勵先進,在全社會營造尊師重教的良好風尚,引導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凝心聚力、拼搏奉獻,市教育局決定授予牛茹渝等198名同志“運城市優秀教師”榮譽稱號,授予李國榮等35名同志“運城市優秀教育工作者”榮譽稱號。
9月10日,教師節當天,愛心人士符玳戰、喬妮妮等來到臨猗縣楚侯鄉仁里幼兒園,向該園教師致以崇高的敬意,并為小朋友發放了書包、畫板等學習用具,提前祝賀師生們中秋快樂。
……

金秋的河東,天高云淡、豐收在即。接二連三的好人、好事、好舉措,進一步涵養了470余萬河東兒女。而這只是大運之城人人向好的一個縮影。運城好人緣何多?深挖歷史、解構現實、剖析榜樣,不難發現個中緣由。
底蘊深厚 潤古育今

大河懷抱、條山背靠,特殊的地理優勢,促使河東這片沃土孕育出非比尋常的人類文明。
從上古時期的舜帝德孝之風、農耕文明的“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到關公文化的“忠義仁勇禮智信”、李家大院的“善行天下”,再到如今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脈相承的文化基因、精神內涵,隨著時間的推移,深深融入河東兒女的血脈。
明年,孫銀聰老人將迎來期頤之年。她就像一棵大樹,扎根于河東大地,汲取著源源不斷的養分。
數十年如一日,她把癱瘓在床的兒媳當成親閨女伺候,用慈母大愛點燃了病人的生命熱情,用年邁的身軀撐起了一個風雨飄搖的家庭,感召著兒女們把德善好家風代代相傳。2017年,孫銀聰老人獲得“第六屆全國道德模范(孝老愛親)”榮譽稱號。
2018年3月,“一級首都保安勇士”陳志浩烈士魂歸故里,骨灰安葬在芮城縣烈士陵園。陳志浩烈士是孫銀聰老人的曾外孫,2017年4月29日,在北京門頭溝區王平鎮十八潭景區附近的永定河道因搶救落水群眾而犧牲。
一門兩杰,令人尊敬。好家風催生好村風。如今,太安村孝老愛親蔚然成風。
前不久,孫銀聰老人家里來了一撥特殊的客人——梁香草、張鐵牛等。為什么說特殊,因為他們也是模范。
梁香草是市敬老服務志愿者協會會長,曾獲“山西好人”“全國首批五星級優秀志愿者”“全國孝親敬老之星”“感動山西十大人物”“全國最美敬老志愿者”“時代楷模第十五屆全國公益道德模范”等多項殊榮。
她能夠全身心地投入敬老事業,緣于父親的“嘮叨”——“傻孩子,不要忘了根本,你父親就是要飯的。”“有飯送給饑人,要雪中送炭,不要錦上添花。”“做了好事,不要說,你一說,等于沒做。”……
梁香草的父親梁河山8歲時從山東曹縣老家一路逃荒,落腳到運城。他經常教導梁香草,沒有好心人一碗水、一碗飯的接濟,就沒有咱們的今天。
多年來的堅持,梁香草成了許多孤寡老人口中的“憨閨女”、鄰居好友眼中的“愛心大姐”、大學生志愿者念念不忘的“梁媽媽”。
人以群分。
張鐵牛是鹽湖區解州鎮社東村人,他家距解州關帝廟不足一千米。受關公精神的長期熏陶,他頗具正義感,敢于“路見不平一聲吼”。
那還是前些年的時候,張鐵牛走在街上,忽聽有人喊,“抓小偷,抓小偷”。他扭頭一看,只見一名婦女神情慌張地在追趕一男子。該男子突然一轉身,抓住婦女的頭發將其摔倒在地,并拳打腳踢。看到這一幕,張鐵牛沒有絲毫猶豫,立刻沖上前去制止,雖然在搏斗中受了點傷,但最終將行兇的男子制服。
之后,每每遇到這樣的事,張鐵牛從來沒有退縮過,總是第一個站出來。由此,他多次獲得市、區兩級授予的“見義勇為”稱號。
這幾年,社會秩序良好,張鐵牛又開始關心關愛老年人,把更多的愛心送給孤寡老人。
誠然,關公精神影響的不止張鐵牛一個人。
胡丙申,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誠實守信)獲得者,他曾任夏縣鄉鎮企業管理局局長。任職期間,為了發展鄉鎮企業,自己充當擔保人解決企業的資金需求。后來,不少借款企業或破產、或倒閉,無法歸還的債務就有39萬元。
“確認落空的債務由我來還。”雖然已經退休,可胡丙申沒有多想就攬下了“瓷器活”。之后10年間,他舍不得吃、舍不得穿,干飯店、開商店,最終在2010年年末還清了最后一筆“債務”。
一個退了休的老局長,以一種超長的堅韌和力量,用責任、人格和汗水,澆筑了一座誠實守信的豐碑。
而今,這座豐碑仍在續寫著新的篇章。
“80后”創業者王哲也是夏縣人,經營塔吊生意有16年之久。2014年,由于決策失誤,他欠下1000余萬元債務。面對巨額債務,他不躲不跑、恪守誠信,靠著朋友的守護和自己的執著,終于在2019年還清全部欠款。
在王哲看來,人無信不立,做事先做人。他從小就敬重關公,立志要做一個講誠信的人。
9月9日,我市啟動“河東八景”推薦評選活動,同時發布了38個運城特色景觀初選名單。“這38個特色景觀,既是運城特色旅游景點的展示,更是河東厚重文化底蘊的集中代表。”原市文化局局長、文化學者楊金貴說,“像鹽湖溢彩(運城鹽湖)、祖廟飛龍(解州關帝廟)、舜柏弘德(鹽湖區舜帝陵)、善行大院(萬榮李家大院)等享譽廣遠、人皆敬仰,它們將河東獨特的自然與人文、歷史與文化有機融合,春風化雨,滋潤著一個又一個河東兒女向上、向善、向好。”
黨政引導 見賢思齊

孫銀聰、梁香草、張鐵牛、王哲……一個又一個“好人”的不斷涌現,生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核”。而這都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和切實加強道德建設,不斷推進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大力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規范,全力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
初秋的午后,來到鹽湖區安邑街道黃金水岸社區的感恩文化廣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文化修身、信仰至尊、厚德為人、厚道處世、善孝齊家、感恩祖國”的社區精神標語非常醒目,潛移默化中引導著居民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和歷史認知。
廣場南邊有6塊感恩文化墻,每一塊墻上都有一個不同主題的感恩故事,有雷鋒、劉胡蘭為黨和人民犧牲奉獻的故事,有劉氏兄弟割皮救父的故事,還有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的故事。這些故事時刻提醒著社區居民知恩、感恩、報恩、施恩。
在社區,載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名言、歷史故事等內容的標語、浮雕、地磚等俯拾皆是。“我們就是要用這種方式,讓社區居民無論走到哪里,都能受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領,從而規范自己的言行,讓社區處處充滿著文明。”黃金水岸社區黨支部書記王國娟說。
上下同欲者勝,風雨同舟者興。
7月15日,《人民日報》公示宣傳了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事跡,其中,我市高文毓入選“助人為樂”一類的全國道德模范候選人。
在芮城,高文毓和孫銀聰就是“好人”的典型代表。1999年退休至2018年,高文毓帶領家人傾盡所有,為家鄉虎廟山綠化荒山8300余畝,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增收,被譽為給荒山披綠的“新愚公”。
為了弘揚高文毓的“愚公精神”,芮城縣委、縣政府在他的家鄉東山底村建立了“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在生前,他多次擔任義務講解員,數千人次黨員干部和中小學生獲益。
7月27日,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發布2021年上半年“運城好人”名單,王哲光榮入選。為深入挖掘以王哲為代表的“厚道運城”誠信群體現象,進一步弘揚關公忠義文化,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持續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精神動能,8月12日,市委宣傳部組織召開了“王哲現象”專題座談會。
會議要求,運城的發展離不開經濟助推,也離不開文化、道德的引領,要發現宣傳更多與王哲類似的先進典型人物,讓人人都向往并踐行誠信,讓誠信之花遍開河東。
之后,常忠寶、王永惠、王萬保、魏喜海、吳千祥等一大批講誠信、守誠信的“好人”出現在媒體上,掀起“王哲現象”解讀的熱潮。
很快,夏縣縣委研究決定,號召全縣向王哲學習。9月6日,王哲參加了共青團夏縣縣委召開的專題座談會;9月10日,王哲在夏縣工業信息化和科技局、夏縣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夏縣工商聯聯合舉辦的典型事跡報告會上,分享了艱苦創業、誠信還債的經歷……
8月19日,首屆“河津好人”表彰暨座談會召開,11位首屆“河津好人”獲頒榮譽證書。座談會上,河津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董亞強表示,“好人”是鮮活的價值觀、有形的正能量,是人們學習的榜樣,褒獎“好人”,有助于提升的市民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
去年以來,聞喜農商銀行結合農村信用體系建設“百縣千村”示范工程,以“整村授信”為抓手,加強對信用戶、信用村、信用鄉鎮的培育、評定和建設。該縣溝渠頭村被評為全縣首個信用示范村。
“全村實現100%的評級授信,預授信金額1000萬元。信用戶、信用村的認定,不僅為村民發展產業提供了‘金融活水’,更可貴的是影響了村民的一舉一動,提升了村民的文明素質。”溝渠頭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楊鎖旺說,“說文明話、做文明事,爭先創優、比學趕超,村里的這種氛圍越來越濃厚了。”
近年來,我市推出了道德模范評選、“運城好人”評選等活動,出臺了《運城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運城市民文明公約》等規章制度,在評選“好人”、宣傳“好人”的同時更加關愛“好人”。
“人人都想向往追求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美好生活。我們就是要引導所有人向榜樣模范學習,與身邊好人同行,爭做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孝老愛親的模范,用點點滴滴的凡人善舉營造崇德向善、見賢思齊、德行天下的社會風尚。”市新時代文明實踐指導中心主任蘇琳說。
社會氛圍 成風化人

鹽湖區原區直工委書記劉海水退休已經15年了,今年6月,他獲得“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稱號,這是為何?
原來,他退休后每天的工作時間與退休前相比只增不減。這么多年來,他退而不休、主動作為,積極發揮特長,用漫畫、快板等多種形式,宣講黨的理論、政策。今年以來,他已創作宣講漫畫300余幅,參加黨史學習教育宣講30余場。特別是其創作的“口袋書”,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關注。
進入新時代,怎么能把黨的理論通俗易懂地傳播出去?劉海水獨辟蹊徑、創新載體,以漫畫的形式解讀新思想,并匯編成攜帶方便的“口袋書”,供大家隨時隨地翻看學習。
截至目前,他已創作了《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圖本》《黨史學習教育圖本》《畫頌建黨百年》等。這些“口袋書”無償發放到黨員干部、群眾、學生手中,在鹽湖區及全國各地推廣,直接或間接讀者達數萬人。
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
8月21日,鼎鑫集團舉辦第五屆“感恩父母、文化謝師、知識報國”主題文化活動,邀請171名今年剛考上大學或研究生的學生和他們的老師參加,向辛勤培育學生成才的老師和家長表達感恩之情。由于疫情影響,活動改為線上舉辦。
活動中,廣大學子錄制了短視頻,用別樣的方式感恩父母、感謝老師,展示了“知識報國、強國有我”的青春擔當,傳遞出愛黨、愛國、愛生活的強大正能量。
來自鼎鑫·地標廣場、今年考入中國民用航空飛行學院的康杰中學畢業生王正昊,在短視頻中說:“感恩父母,感謝老師!往后,我要更加用心學習,刻苦訓練,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中國機長,為建設民航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屆文化謝師活動變為線上舉辦,雖然形式有變化,但我們獎勵學子的初心不變、誠意不變;對于老師們的付出、家長們的辛勞,感激之情不變、感恩之情不變。我們將繼續努力,讓更多人發光、發熱。”此次活動主辦方負責人姚紅云說。
成風化人,潤物無聲。
9月10日18時許,漫步市區禹都公園,映入眼簾的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運城市民文明公約》、“垃圾分類、舉手之勞”等公益廣告。還有孫銀聰、荊保山、胡丙申等先進典型的事跡展示牌,它們共同組成一道傳播正能量、弘揚新風尚、傳承中華美德的獨特景觀。
其實,這樣的獨特景觀,在市區各大公園、各主要公共場所都能看到。不僅如此,市區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一個個共創文明的公益廣告牌、一個個弘揚文明新風的景觀標識。
目之所及,皆是榜樣。
9月7日,走在市區河東東街上,稍有留意,就會發現有一些穿著紅馬甲、帶著紅袖章的“文明城市監督員”在“掃街”。此前一天,我市正式聘任了20名“文明運城監督員”,他們的主要職責是向群眾宣傳文明城市創建知識,提高市民對創建工作的知曉率、支持率和參與度,收集文明城市創建中市民反映強烈的熱點和難點問題,對不文明行為制止、規勸和引導,對“門前四包”(包秩序、包衛生、包綠化、包設施)工作情況進行監督。
“作為一名‘文明運城監督員’,我們不僅承擔著文明城市的監督工作,同時也是文明城市創建的傳播者。通過我們的參與,不僅要減少不文明行為的發生,還要把更多的文明行為傳播到群眾中,為我市文明城市創建貢獻力量。”“文明運城監督員”王美麗說。
而更早一些,在市區主要十字路口,人們都會看到一些身穿紅馬甲、手拿小紅旗的交通勸導員。他們提醒著市民遵守交規、文明出行。
“時時有好人,處處見精神。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從一群人到所有人,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日常化、具體化、形象化、生活化,每個人都是踐行者,也都是受益者,那么好人就會越來越多。”省政協委員、運康中學校長梁元成說。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