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09-03

▲市民在人民公園鍛煉身體
微風吹得樹葉婆娑、湖面漣漪,陽光照得光影斑駁、水光瀲滟,三三兩兩的游客徜徉于公園內,或健步、或小憩、或賞花、或閑談。如今,這樣美好的場景正逐漸成為中心城區居民的日常生活。
近年來,我市不斷探索中心城區公園建設新方式,從景觀綠化、基礎設施、服務理念等方面提升城市品質,市民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

▲市民在使用直飲水設備
賞櫻花、觀蓮葉、尋竹韻……
綠植花海醉心
賞櫻、觀蓮、尋竹……游覽中心城區各個公園,市民可以真切感受到“三季有花、四季見綠”帶來的美好生活體驗。
為營造美麗的花海氛圍,確保公園景觀效果,市區禹都公園緊緊抓住種植的有利時機,經過翻土整地、改良土壤、優化選苗,種植了草花蔥蘭、紅運萱草、粉黛亂子草、黃菖蒲、芍藥、三七景天、竹子等品種,打造特色景觀帶。今年2月,禹都公園對園區內的喬木、灌木及草坪和地被等苗木,全部進行徹底澆灌,完成全園苗木的春澆工作;對園區部分區域地進行補栽、更換,移栽喬木和灌木。
同時,市區圣惠公園也將提升園林綠化景觀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全面打造月季園、芍藥園、桃園、櫻花園、海棠園和竹林、銀杏林“五園兩林”園林綠化新格局。
2020年,該公園在公園環園路、東側假山等區域,栽植了540株西府海棠。今年春季,該公園抓住有利時機,開始對環園路東側的假山坡進行提升改造,栽植碧桃、壽桃;在花廊兩側栽植芍藥,同時對原有月季園進行提升改造,豐富公園的綠化品質,使游園市民體驗新鮮感,享受新變化,提升獲得感。
此外,市區人民公園對櫻花園進行了充實、擴容,新栽植了300余株櫻花,并對櫻花園樹下的綠地進行了統一設計,搭配栽植黑麥草,充分凸顯層次感,做到色彩分明。同時,該公園沿著景觀路,栽植了金雞菊、天人菊、石竹等宿根花卉;栽植紅葉石楠、海棠、樹狀月季、紫薇等花灌木;在環湖路栽植野花組合、三葉草、黑麥草等地被植物,達到了色彩繽紛、花開滿園的綠化景觀效果。

▲圣惠公園內的健身步道
運動區、步道區、休憩區……
健身場地貼心
8月30日11時,伴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在市區人民公園景觀棚下的活動場地,西花園社區市民郭女士和鄰居一起,正在使用健身器材壓腿。
“人民公園周邊的老年居民比較多,公園根據這個情況,安裝了一些適合老年人的健身設備,很貼心。我每天都來鍛煉,還認識了很多朋友。”郭女士說。
據介紹,針對原有健身器材陳舊、功能不全等因素,該公園對原有設施、場地進行了更新升級,增設了高齡人群及殘障人士健身區、廣場舞及太極拳區,安裝了手指及腕關節練習器、腿部按摩器、棋牌桌等室外健身器材43套;安裝張拉膜景觀棚3個,鋪設塑膠地面近2000平方米,可滿足老年人、殘疾人等不同健身人群的鍛煉需求。
市區體育公園以現代運動為主題,設置了入口景觀區、常規運動區、健身步道區、老人活動區、中心廣場區、兒童活動區、休閑休憩區7個區域,不同區域展現不同主題,提供不同的服務內容。該公園的健身步道占地約6300平方米,建設有2個標準籃球場、2個自由式籃球場、1個5人制足球場、1個門球場和3個羽毛球場、8個乒乓球臺和5處健身器材小廣場。
9月1日,在市區禹都公園全民健身活動場地的環形步道上,市民張女士正和朋友慢跑。“近兩年,禹都公園的變化非常大,無論是游玩設施還是周邊配套,都滿足了我們的游園需求,公園內的健身步道和健身設施等配套很齊全。”張女士說。
市區禹都公園全民健身活動場地,位于公園南區,占地27畝,建設有1個標準11人制足球場、4個網球場、2個籃球場、2個門球場、1個5人制籠式足球場、5個羽毛球場和10個乒乓球臺。

▲天逸公園動物造型的綠植
直飲水、科普牌、標識線……
便民服務暖心
8月31日,在市區天逸公園,一臺有兩個出水口的不銹鋼材質直飲水設施格外醒目。按下出水按鈕就有直飲水流出,嘗一口清涼甘甜。
陪同孩子來公園玩的市民王先生感嘆,公園建得很漂亮,免費的直飲水設施也讓人感到相當方便。“太方便了,我跟孫女繞著公園走了一圈,口干舌燥,這個直飲水可幫了大忙,不論大人還是小孩,口渴了都可以飲用。”
據悉,今年7月,天逸公園配備了直飲水設備,滿足了游園市民免費、安全、健康、便捷的直飲水需求,為周邊市民提供便捷服務。
同時,市區圣惠公園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在“健康主題公園”建設基礎上,組織黨員參加高考志愿服務活動、醫療咨詢等活動,并為市民提供飲用水、急救藥物等便民服務設施。該公園為市民提供了更加舒適、優美的游園環境的同時,也讓老百姓在享受愛心服務中增加了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市區人民公園不斷完善設施,在全園種植40余種600余株有代表性的樹木基礎上,懸掛了樹種及樹木習性科普簡介牌,并對公園主干道上的48個井蓋、出入口臺階邊緣和無障礙坡道等地涂刷了醒目標識線,提升公園的品質。
□記者 廖旌汝 李婷 文圖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