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9-01
記者 蘇黎原

圖為新絳中圣清潔能源有限公司熱電聯產項目簽訂全代辦委托協議 資料圖片
為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讓企業辦事更方便,今年以來,我市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全力實施“承諾制+標準地+全代辦”三項改革,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提高土地供應效率,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為蓬勃向上的“運城現象”提供了源頭活力。
“審批”變為“承諾”
“蓋章難”成歷史
“多虧新絳經濟開發區審批服務管理局從企業角度著想,為項目開工想辦法、出實招,簡化審批流程,創新審批方式,讓我這個項目提前一個月動工,確保了與拼多多公司簽訂的合同如期履行。要不我們的損失可就不可估量了!”新絳縣錦海物流公司總經理辛永強談到項目開工情況時激動地說。
新絳縣錦海物流公司承建的工業標準化廠房項目,是為拼多多買菜晉南分揀中心量身打造的電商貿易基地,是貫徹省委著力推進“六新”產業的重大舉措。
新絳經濟技術開發區全面推行承諾制改革,實現邊建設,邊辦理手續,縮短了建設周期。對擬入區項目一次性告知承諾事項、準入條件及標準,在項目單位作出承諾后,同步并聯審批,限時辦結。同時,將施工許可納入承諾事項,滿足這些基本條件和標準,簽訂承諾書,準許開工建設,在規定時間內提交資料,即可辦理建筑施工許可證。
過去,企業要申報成功一個項目,要經十幾道審批,蓋十幾個紅頭大印,辦成一件事耗時最短六個月,偶爾也有一兩年的。企業“過五關斬六將”也就罷了,就怕“過得了五關斬不了六將”,白費許多功夫,還得從頭再來。
今年以來,我市根據《山西省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規定》等相關規定,按照“政府定標準、企業作承諾、過程強監管、信用有獎懲”模式,全面推行“清單制+告知承諾制”審批。
“清單制”就是根據項目特點和風險等級,建立并公布不同類型項目的審批事項清單和告知承諾制審批事項清單;“告知承諾制”就是申請人獲取土地使用權后,按照標準地各控制性指標要求作出書面承諾并完成公示的,項目可直接開工建設,有關部門可依法依規直接作出行政許可決定,達到“同批同建”和以事中事后監管代替事前審批的效果。
企業作出承諾,項目竣工后,各級行政審批管理機構牽頭,對照固定資產投資強度等指標開展聯合竣工驗收。竣工驗收合格的,出具竣工驗收意見書。項目未通過竣工驗收的,責令用地單位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達到約定條件的,竣工驗收不予通過,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約定追究違約責任。
截至目前,我市12個開發區共有102個項目納入承諾制,有81個項目正在辦理。其中,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上半年有33個項目納入承諾制,正辦理13個項目;絳縣經濟開發區上半年16個項目列入承諾制,均已開展。
推行“承諾制”后,原來由企業申報的手續及所需資金現在由政府統一服務,減輕了企業負擔。目前,各縣(市、區)政府統一服務都已陸續開展,涉及開發區的政務統一服務開展較好,各開發區14項政府統一服務已全面開展,累計有93個事項已經完成,37個事項正在開展中。
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14項統一服務所需經費全部列入財政預算,目前已支付1667萬余元,統一服務完成10項,正在報批4項,統一服務基本完成;稷山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府統一服務,已完成11項,正在開展3項;風陵渡經濟開發區政府統一服務完成10項,正在報批2項。
“干凈”變為“標準”
拿地即可開工
從項目簽約到開工,用時一個月零三天;從開工到建成投產,用時半年。
這是世界500強企業正威國際集團總投資約200億元的正威運城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在“標準地”改革的推動下,跑出了項目建設的“運城速度”。
項目簽約之后,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立即專題研究項目推進工作,成立了正威新材料產業園項目服務專班,細化分解工作任務,積極對接市直成員單位和鹽湖區、夏縣政府,下大力氣推動項目加快建設。
正威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文銀以“六個一流”表達感慨:“山西、運城舉全省、全市之力打造一流創新生態、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正威集團投資一流項目、引進一流技術、牽手一流企業,必將在運城打造一流產業鏈生態,培育壯大千億級產業集群。我們用代表未來的高精尖項目,在山西創造未來。”
作為我省和我市重大招商引資項目,正威運城新材料產業園項目重點做強做優銅基新材料、5G應用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汽車零配件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將帶動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成為我市實現“彎道超車”的加速器。
推行“標準地”改革是打造“六最”營商環境,提高土地供應效率,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的重大舉措。正威的項目,正是“標準地”改革的受益者。
“標準地”,是指在城鎮開發邊界內具備供地條件的省級開發區和工業項目聚集區(以下簡稱“工業標準區”),對新建工業項目先行完成區域評價、先行設定控制指標,并實現項目動工開發所必需的通水、通電、通路、土地平整等基本條件的可出讓的國有建設用地。
以往,企業拿到手的僅僅是地表相對“干凈”的地塊,節能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洪水影響評價、壓覆重要礦產資源評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地震安全性評價、區域水土保持評價等事項,都由企業自己來跑,而且是全部跑完才能開工建設。
在“標準地”改革中,這些評價事項全部納入政府統一服務事項名錄,由政府統一免費提供。以更高標準的“熟地”供應給企業,使企業進地開工時間大幅度縮短,基本實現工業“標準地”項目“拿地即開工”。
“經綜合考評,運城市‘標準地’改革處于全省第一方陣。”這是省自然資源廳對我市2020年工作的評定。而今年上半年的工作,省自然資源廳業務處室的評價則是“一枝獨秀”。年底,全市摘牌成交18宗“標準地”,供地總面積1358畝。
在城鎮開發邊界內具備供地條件的省級開發區和工業項目聚集區內,2021年起,全市所有新增工業項目用地都以“標準地”方式供應。用“標準地”的方式供應新增工業項目用地,在運城將進入常態化階段。
截至6月底,全市以“標準地”方式供應新增工業用地22宗(占已供應工業用地總宗數的69%),供地面積2636.51畝(占已供應工業用地總面積的90%),收繳土地價款45801.61萬元(占已供應工業用地總價款的95%),位居全省第一。
“跑腿”變為“坐享”
辦手續更容易
“真沒想到這么快就辦下來了,太感謝你們了。”山西中條山機電設備有限公司尚磊磊拿著新辦理的排污許可證說。8月5日,尚磊磊到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行政審批服務管理局咨詢辦理排污許可證業務。工作人員詳細列出辦理該事項所需的資料清單,并給該公司介紹全程代辦可以更快更省心地辦理業務。8月9日,該公司將資料提交垣曲經濟技術開發區審批服務管理局,雙方簽訂全程代辦委托書后,審批服務管理局快速組織人員按照審批程序辦理該業務,于8月10日下午出證。原先,排污許可辦理時限需15個工作日。推行全程代辦后,僅僅2個工作日就辦結了,大大縮減了審批時間,提高了審批效率!
鹽湖高新區今年以來全面啟動全代辦服務。堅持以項目為中心,以“最多跑一次”為目標,組建了以“班子領導為統領、各部門之間相互聯動、代辦員具體負責”的領辦代辦隊伍,并制定代辦工作臺賬,動態更新代辦事項的辦理流程、辦理進度、責任人等情況,對鹽湖高新區權限范圍內、符合產業發展導向和區域發展規劃的重點投資項目全部納入領辦代辦范圍,現有領代辦人員57名,代辦項目31個,為企業提供代辦事項60件。
為了給項目落地建設發展提供全方位服務,不斷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便利度和滿意度,今年以來,我市建立與承諾制改革、標準地改革、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相配套的代辦服務機制,按照自愿委托、免費代辦、全程服務、合法高效的基本原則,對市、縣重點項目及省級開發區范圍內所有新引進產業投資項目全部實行全程無償代辦服務,為企業和群眾提供“一對一”貼心全代辦服務,變“群眾辦”為“我來辦”,最大限度減少企業和群眾跑腿次數,不斷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實現零距離、零費用、零延遲、零投訴,增強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為加快項目建設,風陵渡經濟開發區代辦員按照“一流程、一清單、全代辦”為企業提供服務。“一流程”,是指在服務企業過程中開展個性化、定制化、全方位的指導,為企業量身定制審批流程、梳理審批事項、制定報批節點,在項目生命全周期提供點對點、屏對屏、手把手地優質服務;“一清單”,是指針對項目從前期準備到竣工投產涉及的代辦審批事項清單,由代辦員提前與該項目負責人聯系,通過電話、微信視頻等方式提前告知辦理手續所需的資料,并對審批的要件、內容、格式、要求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講解和指導;“全代辦”,是指由代辦員為企業辦理相關手續,變“企業跑”為“代辦員跑”,真正實現不見面審批,切實把項目放在心上、抓在手里、落實到行動中,推動項目快開工、快建設、快竣工、快達效。
截至目前,全市12個開發區累計為155家企業提供代辦服務219項。其中,運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上半年已為30家企業全程代辦辦結37個事項,在辦13個事項;新絳經濟開發區上半年為28家企業全代辦項目28個;鹽湖高新區上半年為20家企業全代辦項目37個。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