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08-27
■記者 李宏偉
每天凌晨5點30分,她給已經臥床多年的孩子和家人做好飯,迎著晨曦來到校園,晚上11點才回到家里,披星戴月,早出晚歸,這一堅持就是13年;她在孩子出生20天后就開始上課,十幾年來,只要組織有需要,她再難也頂得上去;她忘我工作、無怨無悔,從不給組織提要求,自己再有困難,即使自己得了重病也是利用假期做完手術,假期后悄無聲息繼續上課,繼續工作;她愛心滿滿,盡量照顧家庭困難的學生,只要學生有困難、有需要,她便義無反顧……她就是全省優秀共產黨員、夏縣第二中學教師賈亞麗。
有人說,賈亞麗真憨、真傻……但是,賈亞麗不后悔、不退卻,她用十幾年如一日的忘我奉獻,在三尺講臺上揮灑著青春的力量、播撒著大愛情懷。嘔心瀝血育桃李,無怨無悔照丹心。學生說她是心中的燈塔,永遠指引照亮他們前行之路;教師們說她是身邊的榜樣,有她在,他們心中有標桿,腳下有方向,有使不完的勁,永遠激情澎湃。這就是賈亞麗,一名優秀共產黨員、一名人民教師的真實寫照。

賈亞麗給學生課堂輔導 李宏偉 攝
家即校 校即家
在夏縣第二中學教師宿舍樓里,賈亞麗老師已經在這里住了13個年頭了。每當人們在寬敞的現代新居里享受著幸福快樂的時候,賈亞麗只能將這份渴望壓在心底,她知道,自己要實現這個愿望還很遙遠。她還要堅守在校園,堅守在這里,一是為了便于照護多年臥床的孩子,另外還是放心不下在教室里盼望著她的學生們。
“每個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樂,但是作為母親我沒有做到……”一說起自己的孩子,賈亞麗不由自主地落下淚。她說,自己現在的眼淚幾乎沒有了。眼淚不能改變生活,她要堅強。多年前,由于難產,她沒有給孩子帶來健康,孩子留下了殘疾,多年臥床,生活不能自理。如今,孩子已滿13周歲,仍不會坐,不會走,不會說,免疫力極其低下,患病住院早已是家常便飯。而她,身為一位母親,在孩子最需要的時候,常常缺席,就連孩子多次手術都是外婆帶著去。
即使自己的手術,她也是利用假期一個人去太原做的。她已經畢業工作的學生鄭曉麗勸她,“你這樣不要命了!照顧好自己。”領導和老師們也很關心她,讓她多休息,但是她放不下她的學生們,她的心里只有教學、只有工作。
深夜歸來,忙完工作面對躺在床上的殘疾孩子,總有一種撕心裂肺般的疼痛吞噬著她,她常常忍受不住內心的疼痛,抱著兒子流下了愧疚的淚水。面對日漸蒼老的母親和殘疾的孩子,她的內心除了愧疚,還是愧疚。但當第二天踏上講臺,她始終笑對一切。賈亞麗對自己說,再苦再難也要盡其所能做好一名教師和黨務工作者,因為她深愛黨的工作,也深愛她的學生。作為孩子的母親,多少個夜深人靜的晚上,她傷心的淚水悄悄往肚里咽,悲痛欲絕。有時候,她真想推掉所有的工作,多陪陪孩子。可是她不能,自己的事再大,大不過學生們的事情,學校的許多工作需要她、班級里許多孩子離不了她啊!
她一次又一次把孩子托付給年歲已高的母親和康復中心,一頭扎進忙碌的工作中。
二十年多來,她從來沒有因為孩子請過一天假,耽誤過一節課,從來沒有因為家務事影響過工作。她是一名不稱職的母親和妻子,這是她一輩子的自責,她就是這樣一位為了工作而“自私”的母親。
生如子 愛似炬
走進夏縣第二中學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石碑上雕刻的“至真至誠、致知力行”勉勵語。校長楊志卓說,這不僅是全體二中人的鄭重承諾,更是像賈亞麗老師一樣甘于吃苦、樂于奉獻的二中教師集體的真實寫照。“對工作兢兢業業,對學生滿腔熱情”,這是所有熟悉了解賈亞麗的同事和學生對她的一致評價。
高三學生劉穎說,最愛聽賈老師的課了。她的生物課更像是一節專家的講座。不僅例子生動具象,聯系實際,而且常常聯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給同學們講道理,讓大家感受到滿滿的正能量,教會大家很多的做人道理。同時賈老師還講一些革命黨史教育故事,使大家受益匪淺。
和賈亞麗在一個生物教研組的蘭麗老師說:“賈老師是學校生物教研組組長,山西省生物學科骨干教師、縣級名師,我們從她身上學到的東西有很多,她的課講得好,有思路,有實效,課后總結的也好。賈老師常常不吝賜教,給我們年輕的老師進行耐心的‘傳幫帶’,帶領大家一起成長。”
在教學工作的同時,賈亞麗還針對新時期高中生比較叛逆、脆弱、盲從、迷茫等心理問題,給孩子集體講課做心理輔導外,還聯系心理專業人士定期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努力為心困生、學困生輸送關愛,釋疑談心。通過心理咨詢活動,讓學生們的身心健康和學習成績都有了明顯的改變。并且在她的努力下,學校建立起了心理咨詢室,她又成了心理輔導教師。
擔任團委書記多年,賈亞麗還常常不忘家庭困難的學生。她積極爭取上級團委支持,多方聯系社會捐助,努力為夏縣二中貧困學生爭取并申請社會資助。2014年由團縣委牽線,縣信用聯社給學校3名貧困生每月資助400元生活費,并且承諾考入大學的學生將繼續被資助到大學畢業。2015年某愛心人士為學校40余名貧困生捐助5萬元。2016年團縣委牽線由農村商業銀行資助學校3名貧困生。雖然磨破了嘴,跑斷了腿,但她的一腔真誠終換來了貧困學子的笑顏。在她的努力下,夏縣二中先后有40余名學生得到了縣團委、社會愛心人士、企業的資助,為貧困學生更好地完成學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為學生們撐起一片天。
走在前 作表率
“對待工作認真負責,一絲不茍,要做就做一流,為學校的黨建工作和德育工作作出了突出貢獻。”這是副校長朱全發對賈亞麗的評價。
“黨建引領、活動育人、精神育人、文化育人”是夏縣二中德育工作的宗旨。多年來,從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到當前正在開展的黨史學習教育,作為學校黨辦主任的賈亞麗,每一項工作都認真嚴謹、一絲不茍完成,而且事事率先垂范。在她的帶領下,學校各項黨的教育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紅紅火火。每月的“6+”主題黨日活動形式多樣、富有特色,“三晉先鋒”學習平臺學習積分你追我趕、名列前茅,黨員示范崗規范運行、成效顯著。
成立校學生會,鍛煉學生自我管理能力;開展國學教育,舉辦經典詩詞朗誦比賽;升級改造校園廣播站,定點傳播社會正能量;布置學校文化長廊,營造德育濃厚氛圍……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把孩子托付給老人,一連數月奮戰在防控值守、網課講授第一線。復學后,面對高三緊缺生物教師這一實際狀況,她又義無反顧地站在講臺上,同時還兼著高二3個班的課程。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發揮著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和賈亞麗在一起朝夕相處工作在黨建、團建一線的關文奇老師感慨地說:“13年了,她和我在一起的時間遠遠超過和家人在一起的時間,她把自己的一切獻給了黨的事業。她是我這一生的標桿,學習的榜樣。”
在賈亞麗的努力下,通過開展扎實的活動,該校黨建工作和德育工作取得了優異成績。2016年5月,該校被共青團山西省委授予“五四紅旗團委”稱號。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著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賈亞麗說,這是她永葆工作熱情、奉獻教育、播撒愛心的座右銘,也將不斷激勵她在人生道路上初心不改,砥礪前行。
她是一名良師益友,她是一位志同道合的同事。她用溫暖感化著每個學生,她用真誠感染著每個同事……賈亞麗用粉筆書寫無悔青春,用信念照亮奮斗之路。面對一雙雙求知的眼睛,她充滿愛心,無私奉獻,書寫著一篇篇感人畫卷,撒播著一顆顆愛的種子,她不愧是孩子們心中的燈塔,教師們身邊的榜樣,我們每一名共產黨人學習的楷模!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