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1-08-07
□記者 樊朋展

民警進農村宣傳交通安全知識
小小農用車,安全問題多。五花八門的農用車本身就存在著保護設施差、穩定性能差、安全系數小等“缺陷”,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對農用車載人行為作了嚴格限制,但實際執行情況卻令人擔憂。
為不讓農用車違法載人事故的悲劇“重演”,連日來,鹽湖交警大隊在整治農用車違法載人行動中,精準定位,把交通安全宣傳作為聯系群眾的紐帶和預防事故的治本之策,千方百計向群眾宣傳“禁止農用車載人”相關規定。
行動中,鹽湖交警大隊創新宣傳舉措,采取多種形式,由點到面,由城到村,由村到戶,最終在全區范圍內形成“大整治、大宣傳、大教育”的新格局。
線上線下齊發力 交通安全更吸睛
“三輪車載人,害人害己。”“嚴厲打擊三輪車違法載人。”在鹽湖區農村地區和城鄉接合部,這些張貼在墻體上各式各樣的交通安全宣傳標語隨處可見。除此之外,在鹽湖區各個農村村口,鹽湖交警大隊民警也在醒目位置張貼《關于開展三輪車違法載人等整治行動的通告》。
截至目前,鹽湖交警在全區共懸掛禁止農用車載人條幅866條,張貼整治通告1200份,發放宣傳單43000份,簽訂承諾書5000份,噴涂“嚴禁載人”三輪車2800輛,書寫農村墻體標語248條,設置交通安全宣傳欄150個。
此外,鹽湖交警大隊還積極探索“互聯網+”新模式,利用微信、抖音、微博等網絡平臺線上宣傳,講解農用車違法載人事故案例、“一盔一帶”等知識,并不定期發布整治工作動態。目前,該大隊拍攝制作的關于農用車違法載人專項整治的視頻,在抖音、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播放量均超20萬次。
鄉間“大喇叭”奏響交通安全最強音
“農用車違法載人造成嚴重的交通安全隱患,一旦發生悲劇,會給當事人、受害人造成經濟上和身體上的雙重損失?!苯?,鹽湖區北張村的大喇叭,不時傳出有關禁止農用車載人的提醒播報。
“土味”又貼心的方言播報,隨著鹽湖交警大隊宣傳科民警響亮的聲音,傳遞到村內各處。其實,不只是北張村,在鹽湖區很多地方,民警都利用各村的大喇叭,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群眾宣傳農用車違法載人的危害,把交通安全、交通法規等知識送到鄉村。
同時,鹽湖交警大隊充分利用并創新宣傳方式,在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配合下,開展交通安全宣傳進社區、進農村、進機關、進家庭、進場所,實現了“宣傳區域、宣傳群體、宣傳媒體、宣傳內容”全覆蓋,奏響了交通安全宣傳最強音,營造出濃厚的整治氛圍。
“三方聯勤”構建齊抓共管新格局
“鄉、村兩級在農村地區道路交通安全宣傳方面,要對轄區內農用三輪車摸清底數、建立臺賬,嚴格落實一人一車,一戶一檔,從源頭上加強監管。”
“公安交警部門要加大對農用車違法載人交通違法的查處力度,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p>
“各村要充分利用‘大喇叭’向村民廣播農用車違法載人的危害?!?/p>
交通安全是一項整體性、系統性的社會工程,僅靠交警部門的努力,難以對整治工作形成合力。據鹽湖交警大隊負責人介紹,開展禁止農用車違法載人行動以來,鹽湖區已形成鄉鎮宣傳引導、派出所教育勸導、公安交警處罰打擊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在這一機制下,黨委、政府等強化協作、共同發力,引導廣大群眾自覺學法、守法、懂法,進一步提高了廣大交通參與者的安全意識,實現了交通安全源頭治理的工作目標。
連日來,各鄉鎮辦陸續召開農用車違法載人專項整治推進會,落實了主體責任。
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了公眾對農用車違法載人危害的認識,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立體宣傳攻勢,烘托了全民拒絕乘坐農用車的良好氛圍。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