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6-28

盤山公路舊貌
1927年6月,芮城縣第一個黨組織——中共芮城支部成立;1940年8月,新的芮城縣委建立……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組織芮城人民和衷共濟、艱苦奮斗,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特別是近幾年來,芮城縣全力建設“兩園四區”,全縣經濟社會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發展勢頭一往無前,奮力譜寫了“生態固本、業態增效”的芮城新篇章。
政治生態風清氣正。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決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扎實開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民生、扶貧領域腐敗,漠視侵害群眾利益,涉黑涉惡腐敗及“保護傘”,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優化營商環境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推動黨內政治生態風清氣正。同時,以“絕對的忠誠、飽滿的激情、務實的作風、負責的態度”為總標尺,堅持“一線看干部,項目是答卷”,樹立“重實干、重實績”選人用人導向,“80后”優秀年輕干部占到全縣干部總量的24%以上,干部隊伍不斷向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邁進。

盤山公路新貌
經濟生態百舸爭流。新興工業奏響“大合唱”,由“一枝獨秀”到“百花齊放”,呈現“滿園春色”。在做大做強現代醫藥產業園、風陵渡經濟開發區工業園的同時,興建了中小企業孵化基地、“三創”小鎮、新能源裝備產業園等,一大批“工業新星”脫穎而出。以亞寶藥業、宏光醫玻、大禹生物為主體的生命健康產業集群,以南通星辰為主體的新材料產業集群,以西建集團為主體的建筑建材產業集群蓬勃發展、齊頭并進。5年來,全縣規模以上企業由25家增至41家,中小企業由520余家增至830余家。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總投資100余億元的全國光伏領跑技術基地、光伏二期、風電項目,推動芮城聚“光”發展,乘“風”而上,在全國能源革命大潮中領跑前行,“全國光伏領跑技術基地”落戶芮城。中條山隧道、運寶高速公路黃河大橋穿山跨河,徹底打破了芮城數千年山河阻隔的交通瓶頸;芮城通用機場項目既創造了“芮城速度”,又打開了臨空經濟大門,為未來發展帶來無限可能;生態景觀大道、黃河一號旅游公路芮城段、理想信念路、圣火采集路、四好農村路、芮翔路等重大道路工程,夯實了芮城發展“基本盤”。現代農業欣欣向榮,建設了南磑萬畝循環農業示范園區和芮城蘋果、風陵渡花椒、陽城屯屯棗、大王香椿等現代農業產業園,以“一區五園”示范帶動全縣農業向綠色化、特色化、品牌化、集群化、融合化邁進。陽城鎮成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鎮。5年來,全縣發展農村電商460余家,農產品網絡銷售額累計超6億元,芮城縣被評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同時,芮城縣被評為“全國主要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示范縣”,并連續10年蟬聯“全國產糧大縣”殊榮。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緊緊圍繞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的目標,全力打造品牌、拓展市場,推動全域旅游提檔升級。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工作順利通過省級評審;加強非遺項目保護和傳承,推進“非遺演藝進景區”活動,開發桃木劍、布扎布藝、剪紙、面塑、竹編等系列文創產品;高端設計并推出芮城標識,叫響“大河仙境·風度芮城”文旅品牌,芮城對外特色形象更加鮮明。2019年,全縣游客量達700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62.9億元,是2015年的2.8倍。

芮城縣城鳥瞰
社會生態和諧幸福。堅持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強化問題導向,補齊民生短板,統籌做好各項民生事業,全力建設生態、智慧、健康、平安、幸福“五個芮城”。脫貧攻堅決戰完勝,5239戶13623名貧困人口全部脫貧、17個貧困村全部出列,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堅持每年實施“十大民生工程”,5年間新建、改(擴)建中小學19所、幼兒園10所,教育條件不斷改善;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職業教育、學前教育分別走在全市、全省和全國前列;高考成績斐然,先后有211名學生邁進“雙一流”大學。實施了縣中醫醫院遷建、縣人民醫院改造、鄉鎮衛生院提標和村級衛生室全覆蓋工程,醫療設施更加完善;全面推行醫療集團一體化管理模式,基本實現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縣”,有效解決了群眾看病難問題;城鄉低保實現應保盡保,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89%以內。實施了永樂宮、城隍廟和壽圣寺周邊環境整治及鐵家莊等城中村改造工程,興建了壽圣公園、城北公園、城隍廟公園等8個休閑公園,縣城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2.12平方米,位居全市第一。
自然生態山清水秀。創造性提出“生態固本、業態增效”發展思路,建立生態環境保護智庫,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加快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芮城。堅持不懈造林綠化,每年開展植樹造林大會戰,實施“綠滿芮城”行動,全縣森林覆蓋率5年提升了5個百分點,二級以上優良天數穩居全市、全省前列。持續推進治水治污,全縣農業廢棄物處理率、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8%和100%;城區污水處理率達92.3%,中水回用率超30%,生活垃圾處理率達92%;城區和部分鄉鎮中心村實現天然氣全覆蓋。生態創建全省領先,10個鄉鎮全部建成省級生態鄉鎮,其中7個鄉鎮成為國家級生態鄉鎮,17個建制村被命名為省級生態村。芮城縣先后榮獲“中國最美生態文化旅游名縣”“國家級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范區”“全國體育旅游目的地”“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全國衛生縣城”“全國平安建設示范縣”“全國公共機構能效領跑者”等十余塊國家級金字招牌,并榮登“2020中國縣域全生態百優榜”。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