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06-25

黃河沿線農業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經濟指標穩中有進,順利實現脫貧摘帽,大項目夯實發展基礎,民生福祉持續改善,綠色發展水平顯著提升……平陸縣“十三五”時期取得的成就,好比一幅濃墨重彩的畫卷,體現的是實干奮斗換來的豐碩成果,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了堅實基礎。
“十四五”時期,新一屆平陸縣委、縣政府領導班子對實現“十四五”規劃的遠景目標有著十足的底氣。這個底氣來自于政策機遇好。從中央到省委、市委的政策疊加和創新思路,為平陸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對于平陸縣發揮區位、資源、交通等優勢,加快轉型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路徑指引。這個底氣來自于自身潛力足。經過多年的發展和積淀,平陸縣已經積蓄了一定的發展能量,發展的后勁明顯增強,一大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項目正在成為加快發展的動力和源泉。這個底氣來自于干部隊伍優。平陸縣已經培養打造了一支團結有力、奮發拼搏的干部隊伍,一大批能吃苦、肯干事,敢負責、勇擔當的同志走上了領導崗位,全縣干部面貌煥然一新,干事創業氛圍濃厚,政治生態風清氣正,為平陸縣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提供了強勁的人才保障。
思路是綱,經過深入研究,平陸縣確定了“十四五”時期“一三三五”總體發展思路。具體來說,堅持黨建統領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轉型發展;緊盯重點項目和招商引資、鄉村振興、黃河流域(平陸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三大任務,蹚出轉型發展新路;開展干部作風整肅、營商環境整治、城鄉秩序整頓,營造良好發展環境;聚焦“果盤子”“后花園”“發動機”“橋頭堡”“幸福城”定位,加快轉型發展步伐,建設富裕平陸、文旅平陸、實力平陸、開放平陸、宜居平陸。
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干則必成。“十四五”時期,平陸縣將聚焦五個定位,大力實施十大行動,努力在重點項目和招商引資上實現新跨越,在鄉村振興上走出新路子,在黃河流域(平陸段)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開創新局面,奮力蹚出一條平陸轉型發展新路。

高標準建設東沿河公路
——聚焦“果盤子”定位,實施農業培優和鄉村建設兩大行動,打造富裕平陸。
平陸縣在聚力實施農業培優行動中,實施農業“六新”項目,加快智慧農業發展。落實全省“南果”戰略,實施果業“品種調優、管理做優、技術培優、品質提優、品牌創優”五大工程。做精做特五大農業產業基地,扎實推進農業“八大工程”,加快現代農業發展。打造四大優勢農業產業集群,加快文旅融合發展,形成功能多樣、層次鮮明、產業融合、價值提升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在聚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中,有序推進“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完善鄉村水、電、路、氣、通信、物流等基礎設施,加快推進農村“五改”,大力建設美麗鄉村,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創建一批家園美、田園美、生態美、生活美的鄉村振興示范村。
——聚焦“后花園”定位,實施全域旅游和生態建設兩大行動,打造文旅平陸。
平陸縣在聚力實施全域旅游行動中,緊扣“安順誠特需愉”六字要訣,引進現代知名旅游品牌企業,完善“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打造黃河文化游、條山自然風光游,推動茅津古渡、金雞堡、傅相祠、黃河古棧道、虞坂古鹽道、大天鵝景區、周倉文化園、張家溝六十一個階級弟兄事件發生地、馬泉溝紅葉、老龍潭等景區景點建設,爭創一批國家3A級、4A級旅游景區;實施重大道路工程,打造“三橫多縱”交通大網絡,構建全域游、全景游、全季游的大格局。在聚力實施生態建設行動中,以黃河一號旅游公路為引領,以“雙十工程”為抓手,實施沿黃鄉村振興“1+5”工程,高標準規劃建設三灣黃河濕地自然公園,打造沿黃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帶。深入探索“生態+文旅”融合發展路徑,加快發展生態觀光、文化旅游、健康養老產業,打造中條山生態農旅融合示范帶。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努力實現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雙促雙贏。

平陸縣茅津黃河生態園
——聚焦“發動機”定位,實施項目建設和工業集群兩大行動,打造實力平陸。
平陸縣在聚力實施項目建設行動中,堅持項目為王,打造“六最”營商環境,開展全民招商,推進PPP模式規范發展,用好項目“四庫”管理模式,謀劃庫動態總投資規模達3000億元。重點推動復晟鋁業二期160萬噸氧化鋁、曹川新材料工業園區、條山防護旅游公路、522線貫通、209國道改道改線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確保每年都有一批具有影響力、帶動力的大項目投產達效。在聚力實施工業集群行動中,堅持大抓工業思路,聚焦“六新”發展,做強六大工業產業集群,即以“煤電鋁材”循環產業為重點,著力構建相互銜接、優勢互補的產業鏈條,打造煤電鋁材產業集群;以陽煤豐喜為依托,加快三聚氰胺等產業鏈發展,打造化工產業集群;依托鋁土礦資源,延伸“鋁礬土—凈水材料”產業鏈,打造新材料產業集群;積極發展風電、光伏發電,打造新能源產業集群;引導傳統產業技術改造,促進形成“零配件—組件—主件—整件”產業鏈條,打造先進制造產業集群;以面粉、水果等農產品加工為重點,實現農產品功能化利用和高附加值加工,打造農產品加工產業集群。
——聚焦“橋頭堡”定位,實施優化環境和創新開放兩大行動,打造開放平陸。
平陸縣在聚力實施優化環境行動中,以數字化政府建設為牽引,大力開展“三整”行動,全面推進“一枚印章管審批”改革,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搭建基層“一站式”綜合便民服務平臺,努力打造“六最”營商環境。扎實開展城鄉秩序整頓,不斷提升平陸硬環境,讓平陸始終成為“商家必爭之地”。在聚力實施創新開放行動中,深入推進“1331”“136”“111”工程,力爭到2025年突破10項科研攻關,培育10戶高科技企業,筑牢創新發展“四梁八柱”。建設一批專家工作站、技能人才工作室,深入推進產學研合作,打造一流創新生態。深化國企國資、財政金融、行政審批等重點領域改革,學習長三角地區先進經驗,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山西轉型綜改試驗區、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區域合作發展大局,推進三門峽—平陸一體化發展進程,加快省級開發區申報和建設,打造轉型發展主戰場。
——聚焦“幸福城”定位,實施城鄉協同和民生改善兩大行動,打造宜居平陸。
平陸縣在聚力實施城鄉協同行動中,實施大縣城戰略,建設一批街心公園、文化廣場、城市綠地,打造七條特色商業街;抓好特色小鎮建設,推動人口向集鎮聚集,建設一批美麗鄉村,構建“一主三副五支點”縣域城鎮體系,推動形成“一城兩帶”新發展格局。在聚力實施民生改善行動中,推進技能富民戰略,全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提升全民健康服務水平,加快“四好農村路”建設,加強水利設施建設,健全縣域綜合治理體系,開展“八五”普法宣傳教育,加快法治平陸、平安平陸建設,筑牢織密社會保障網,努力創造高品質生活。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平陸縣將以著眼長遠的視野和格局、短跑沖刺的速度和效率、馬拉松長跑的耐力和堅持,凝聚起服務群眾的強大合力,有效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為奮進“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奮力書寫平陸高質量高速度發展新篇章,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