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今日運城>

杜德建:精神文明的傳播者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6-17

記者 楊嘉誠 付 炎

在永濟市卿頭鎮,有這樣一個人,他省吃儉用,艱苦樸素,只為向農民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增加農民收入;他夏天賣冰棍,冬天熬硝做禮花,只為賺錢建立家庭圖書館,給村民提供精神食糧;他先后多次奔赴外地購書,只為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提升村民文化素養。他就是全國首家農民家庭圖書館的創辦者杜德建。

杜德建曾被黨和國家領導人稱為“精神文明的傳播者”。2019年,他受邀出席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盛大慶典;2020年他被評為運城撤地設市20周年杰出貢獻人物。近日,杜德建的先進事跡登上了《中國日報》。

1979年,剛剛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不久,農民沉積多年的生產熱情一下子迸發出來,但因不懂科學種植方式方法,錯用農藥、濫用化肥現象時有發生,農民損失慘重。知識改變命運的信念在18歲的杜德建腦海中愈發強烈,他下定決心要在家鄉這塊貧瘠的土地上建起一座知識殿堂——“家庭圖書館”。

當時,杜德建的家境并不富裕。沒有地方做書屋,他就把自己結婚的新房騰出來用;沒有書架,他就自己動手壘磚搭板;沒有資金,他就起早貪黑去賣冰棍或熬硝做禮花換錢。就是靠著這樣的克勤克儉,1981年,杜德建的“家庭圖書館”在艱難中“落成”。從那時起,他堅持每年自費3000多元訂閱上百種報刊,《人民日報》《半月談》等報刊從未間斷。現在,在他的圖書館里,共有報紙968種、書籍3.3萬冊,總價值超過30萬元。

為深化圖書館的服務功能,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在莊稼種植過程中的指導作用,杜德建創辦了《科技興農小報》,把他從各種刊物上精心挑選的實用農業技術匯集成冊無償送到農民手中,供農民學習。此外,他還創辦了用于農技培訓的“農民夜校”,在全省首創“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的農民學習網絡,受到農業農村部的肯定和好評。

40年來,杜德建運用所學幫助鄉鄰治好了果樹的腐爛病,解決了旱地作物種植難等難題,回復全國各地農民咨詢信件2000多件,累計培訓農民3.8萬人次。

然而,杜德建卻是一個為了他人辛苦個人、為了大家犧牲小家的人。曾經,他外出買書時為了節省食宿方面的開支,冬住候車室,夏宿街道旁,渴了喝涼水,餓了啃饅頭。為了辦好圖書館,多年來,他的家中幾乎沒有添過一樣值錢的東西。

雖然家境一般,但精神富有;雖然生活艱苦,但心中甘甜。助人為樂是杜德建人生最鮮亮的底色。被評為第六屆運城市助人為樂道德模范后,他決心在新的征程上用自己和家人的辛苦換來更多人的甘甜,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全部智慧。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