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今日運城>

“際華”速度,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記“全國工人先鋒號”際華三五三四三車間

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06-11

□記者 陶登肖 尋霄

位于聞喜縣東鎮的際華三五三四制衣有限公司是一個有著50多年發展歷史的老牌央企,4月27日,在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建功十四五、奮進新征程”主題勞動技能競賽動員大會上,際華三五三四三車間獲得2021年“全國工人先鋒號”榮譽稱號。

三車間是際華三五三四制衣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單位之一,有4個班組、8個生產小組、184名職工,主要生產軍品服裝、行業制服及外貿服裝等,多次光榮完成新式軍服換裝、國慶60周年、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9·3”閱兵服等重大國事保障任務,先后獲得“運城市工人先鋒號”“運城市模范集體”“先進黨支部”“先進車間”“先進分會”“山西省工人先鋒號”等榮譽。

在決戰新冠病毒疫情防護服攻堅戰期間,全體員工不講任何條件、不講任何代價,24小時輪班,連續奮戰33天,積極投身防護服生產競賽中,為武漢疫區和地方疫情防控趕制12.9萬件防護服,彰顯了“三四精神”“三四速度”和央企的責任與擔當,受到國務院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防護物資生產領導組嘉獎。

三車間工人們在制作工服 尋霄 攝

一聲號召 全員歸隊

“全體同志,因疫情防控需要,我公司職工需要提前返崗生產防疫物資,1月30日正式開始上班。收到回復。”

“收到。”

……

2020年1月28日晚,際華三五三四制衣有限公司的工作群里,發布了一條臨時返崗工作的消息。所有人員第一時間回復“收到”。

由于際華三五三四制衣有限公司在河北建有家屬院,廠里有不少技術骨干返回河北過春節。“當時,我正在河北陪父母過年,看到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新聞報道后,我就做好了隨時返廠的準備。”三車間職工趙麗說,她在公司承擔著樣板打制、樣品試制、號型縮放、工藝研究、工時測定等前期準備工作,如果技術員沒有打好樣板,后續工作完全沒有辦法開展。這就意味著,如果公司要生產防疫物資,她必須在全體員工返廠前做完前期工作。

趙麗立刻與公司其他幾名同事相約,準備第二天一大早一起開車返廠。匆匆收拾好東西,趙麗才將返廠一事告訴父母。父母只是叮囑一句“返程時,一定要注意安全”。“我父母也是際華的老職工,深知在重要任務面前,黨員應身先士卒,勇于擔當。”趙麗說。

為了減少與人員接觸,趙麗和同事一路上幾乎不吃不喝不停歇,開了10個小時,終于返回聞喜。顧不得休息,在公司領導及技術處處長的帶領下,趙麗開始鉆研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的生產標準及工藝流程,她所在的三車間,作為黨員、青年突擊隊,憑借過硬的業務水平,在技術等多部門的配合下,被公司選為率先生產防護服的車間,承擔100多件防護服樣衣的制作任務。

據三車間主任張紅順介紹,2020年1月30日,車間全員提前到崗,打掃衛生的、給車間消毒的、幾個人一起鉆研樣板制作的……“當時,原材料還沒有到位,但大家都做好了隨時開工的準備。”張紅順說,全體人員放棄休假,立即進入工作狀態。

一手精藝 不負重托

“在打好醫療物資保供戰中,你公司識大體、顧大局,自覺服從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的統籌調配,積極挖掘潛力擴能擴產,努力克服物流不暢等困難,抓好原材料供應和生產組織,保質保量完成了國家下達的調撥任務,滿足了全國疫情防控需要……在此,謹向你公司表示誠摯的謝意!”

這是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物資保障組給際華三五三四制衣有限公司的《感謝信》。

很難想象,對于生產防護服一無所知的工人們是怎樣在短時間內攻克技術,保質保量完成了國家下達的調撥任務。“確實有困難,但大家都克服了。”際華三五三四制衣有限公司總經理趙志堅說。

疫情當前,情況緊急,公司臨時成立了黨員突擊隊、青年先鋒隊。不能聚集,大家就利用網絡視頻會議的方式一起研討。有提前在網上找好資料的,有私下向兄弟企業學習的,有根據現有材料開始實驗的……技術員按照生產標準,互相學習探討,幾乎一天一夜沒有休息,攻克生產難點。

在服裝行業,一個新產品的投產周期需要7天~10天。公司發揮了全員的主觀能動性,實現了當天投產當天出產的目標,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經過灌水測試,2020年1月31日,首件醫用一次性防護服樣衣出爐。三車間按照要求,開始試生產。

在生產時,工人們也面臨著很多技術難點,比如防護服的膠裝密封。一件防護服要真正起到防護效果,接線處必須完全密封。“以熱熔膠粘合縫隙,對溫度的掌握至關重要。太熱不定型,不熱有縫隙。”張紅順說,在多次試驗后,工人們逐漸掌握生產工藝。

在三車間帶領和示范下,全公司隨即開始投產。為了不耽誤生產,職工實行兩班倒,晝夜不停機。投產3天后,公司完成了緊急轉產。2020年2月16日,際華三五三四實現了日產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突破1萬套,其中有6000套來自于三車間。

在物資供應的33天時間里,在6個車間1100多名職工的晝夜奮戰下,該公司共生產防護服66.7萬件,供應武漢25.7萬件。其中,作為生產“排頭兵”的三車間共趕制防護服12.9萬件,高效率、高標準完成任務。

際華三五三四加緊生產防護服的模范事跡被央視《新聞30分》《共同關注》《東方時空》等欄目報道。

一份榮譽 歸功集體

“從實現轉產,到較高的日產量。這與參與到生產的每名員工分不開,與當地政府的支持分不開。”趙志堅說,這份榮譽應該屬于大家。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協調下,天源制藥的無菌車間被征用,用于安裝醫用一次性防護服生產線。從荒廢的廠區到生產條件達標,大家同心協力、加班加點,僅用了不到72小時就完成了水、電、氣、空調的檢修改造,解決了無菌車間設備搬遷和消毒、原材料供應等問題。

在生產階段,由于產量要求高、人員不足,當地許多返鄉的打工青年也參與到了際華的防護服生產中。孫倩就是其中一個。

孫倩和老公董鑫鑫是一對“90后”夫妻,兩人原來在無錫一家服裝廠打工,春節返回聞喜。“看到新聞中每天增長的確診人數,我也跟著揪心。聽在廠里上班的同村人說,公司正在趕制防護服,人手緊缺。我與老公商量后,決定將孩子交給父母照料,一起發揮所長,為防護服生產添一份力。”孫倩說,她立即聯系企業報名,很快就成為際華三五三四三車間的一名工人。

“當時疫情防護措施比較嚴格,我們進出村都不容易,每天就是兩點一線。后來我跟老公商量,我們干脆住在廠里。”孫倩說,在經歷過防護服生產后,她深刻感受到車間員工都很團結,大家勁往一處使,讓她和愛人有了家一般的歸屬感,于是兩人決定留下來,為駐地家鄉的企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三車間只是我們公司的一個縮影,榮譽是對三車間的肯定,也是對我們際華的肯定、對所有在防疫期間主動參與到生產的普通人的肯定,更是對駐地政府的肯定。”趙志堅說,作為一個老牌軍工企業,公司隨著市場變化,主動適應新形勢,取得不錯的效果,他們將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積極為運城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