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06-10
□記者 馮楊婕
每個經歷過高考的人,總會有一段難忘的歲月記憶。每到一年高考季,人們在不知不覺中勾起了當年高考的“回憶殺”。他們中有人參加了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試,有人在高考那天因生病而留下些許遺憾,有人在“愛心送考”中收獲小小的感動,從而影響了未來的擇業選擇。近日,記者走近他們的高考故事,回憶那段青春往事。

▲考場外等候多時的媽媽和兒子相擁而泣
恢復高考那年參考 跳出農門改變命運
今年63歲的高向紅是運城中學的退休老師,他在1977年參加了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試。
當年,從老鄉口中聽說恢復高考的消息時,高向紅正在地里干活。此時距離他高中畢業已經過去了4年。期間,他在生產隊干農活,再也沒有摸過高中課本。
“當時聽到消息很激動,那會兒高中學習的時候還是比較用功的,國家給了機會就想報名試試。”高向紅說。
得知高考恢復的消息時,距離考試僅剩一個多月,而在生產隊很難請假。在與生產隊負責人溝通后,他才有了上午復習高考知識的機會。那段時間,他天不亮就起來復習功課,下午下地干農活,學知識與勞動同時兼顧。
高考前一天,帶著父母準備的糧票和十幾元錢,高向紅騎著自行車從萬榮縣王顯村到達考點榮河中學。考試期間,他就在榮河中學吃飯、休息。
雖然條件艱苦,但是最終的結果卻是喜人的,他被山西大學化學系錄取,畢業后在運城中學任教,在寒來暑往中送走了一批批學子。
在高向紅心中,高考是他實現命運轉變的一扇大門,即便那場考試已經過去了許多年,他仍然感激人生中唯一的一次高考。“沒有高考,普通人想上大學就沒有門路,恢復高考真的是個大轉折,不僅暢通了國家選拔人才的通道,也給了我們改變命運的機會。”

▲6月8日下午5時,運城學院附中考點外,家長和老師翹首企盼。
考試當天感冒發燒 遺憾中收獲友誼
雖然時隔25年,但參加高考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說起自己的高考,康杰中學老師柴海軍用兩個詞來總結:遺憾和收獲。
1996年高考前的那個夜晚,天氣很熱,晚上睡覺時門窗大開,誰料想那晚刮風下雨,柴海軍又懶得起來關門窗。第二天一早起來,他感冒發燒,引起頭疼鼻塞。
考慮到這樣的狀態沒法考試,柴海軍趕緊到附近的診所求醫,醫生得知他是高考考生后,建議他輸液,這樣好得快。可還沒等他輸完液,考試時間就快到了,于是他拔掉針頭慌忙趕往考場。
在腦袋暈暈乎乎的狀態中,柴海軍完成了上午的第一門考試。出了考場,他就感覺自己沒考好,心情很低落。同學程孟彥看他狀態不佳,問清情況后,陪著他散步,不斷安慰他,逐漸幫助他恢復信心,順利參加了下午的考試。
“那年雖然我的高考成績不太理想,只考上了一所專科院校,但是卻收獲了一個真心的朋友。至今,我們還保持著很好的關系,經常聯系聚會。”柴海軍說。
畢業后,柴海軍成為一名老師,但他的求學之路從未停止。在職期間,他不斷學習,相繼完成專升本和在職研究生的學業,目前仍在攻讀博士學位。
“高考雖然很重要,但不是決定人生的唯一關口,人生有很多十字路口和機會,只要努力,有終身學習的心,工作上認真打拼、積極向上,一樣能取得好的成績。”柴海軍坦言。

▲妹妹為姐姐送上祝福的鮮花
“愛心送考”中的感動 影響未來擇業方向
在薛輝的記憶里,“愛心送考”讓她在那年高考收獲一份影響至今的感動。
薛輝家在解州,2016年高考那年,她的考點在運城中學。為了能及時趕到考場,她和同學一起向“愛心送考”志愿者協會發出求助。
在考試前一天,“愛心送考”志愿者司機張鵬與她們見了面。張鵬皮膚黝黑、長得五大三粗。一開始,薛輝和同學心里還很忐忑。“畢竟我倆都是女孩子,司機是個大叔,還是比較擔心安全問題。”薛輝說,在接下來的兩天時間里,徹底改變了她對這個大叔的看法。
為了全身心投入“愛心送考”,張鵬把接送自己孩子上學的任務委托給了鄰居;怕耽誤薛輝考試,他會提前到達指定地點;有天中午時間比較緊,他就在薛輝居住的樓下簡單吃個午飯,中途還送了3個考生回家;考試第二天中午突然下起大雨,張鵬準備了雨傘,在考場門口接她們。
“他做公益時那種奉獻的精神讓我感動,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關愛老人和孤獨癥兒童的畫面,也讓我慢慢產生了盡己所能幫助他人的想法。”薛輝說。
大學期間,薛輝上的是學前教育專業。2019年畢業后,她選擇了一份有挑戰的工作——幫助孤獨癥和自閉癥患者康復。
“相比于幼兒園的孩子,我感覺他們更需要得到關愛。”薛輝說。
薛輝根據每個孩子的特點,不厭其煩地教他們辨識物品;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引導他們學習知識;設計游戲提高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帶著孩子們走出校園參加實踐活動,教他們融入社會。只要看到孩子有一點進步,她都會非常欣喜。
本版攝影 杜磊 樊朋展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