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要聞>

臨猗縣全力打造國家區域性良種苗木繁育基地——

?“健康果樹”變身“健康果業”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5-13

記者 雷登攀 通訊員 范小艷

初夏的郇陽大地,陽光正好,微風不燥。

5月8日,在臨猗縣國家區域性良種苗木繁育基地,工人師傅們在進行綠枝扦插培育。“基地36個小拱棚里引進培育了大衛嘎啦、翡翠、信濃金、美味等11個優良品種,預計明年開春可供應市場‘一抗雙托’優質苗木100萬株。”臨猗縣果業發展中心主任楊勇告訴記者,基地成熟后,將輻射帶動運城、臨汾等地,對山西南果平臺區域進行全覆蓋,力爭打造國家區域性良種苗木繁育基地核心區。

“健康果樹”重在根部管理

——打造蘋果良種苗木繁育推廣基地

臨猗現有蘋果種植面積70萬畝,但大部分果園都是30年左右樹齡,品種老化,栽植模式落后。為推動果業高質量轉型發展,2010年開始,該縣利用間伐技術先后間伐老果園十萬余畝。2018年,該縣又對老果園開展高接換優,引進瑞雪、瑞陽、魯麗等品種,3年改良品種3萬余畝,但這遠遠適應不了市場對現代果業轉型發展的需要。

為從根部改變果業發展現狀,對蘋果產業進行一次大換血,該縣在苗木質量上尋求突破,大力培育省力省工宜機械化的優良苗木。2020年年初,縣政府通過招商引資與領航達果業苗木公司合作,引進北京市林業果樹科學研究院技術,依托國家現代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運城綜合試驗站,與運城學院共建產學研基地,聚集整合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優勢資源,形成科技創新聯盟,推動蘋果脫毒快繁重點實驗室建設,加快果業科技成果轉化,繁育“一抗雙脫”矮砧苗木,打造國家區域性良種苗木繁育基地核心區。

該苗木繁育基地先后引進了魯麗、秦陽、嘎啦優系、煙富優系、新涼香、天紅二號等20余個優良品種;開展了33個不同砧木、不同品種的砧穗組合試驗;進行了郁閉果園群體結構優化與改造、矮砧集約果園建立、成齡果園肥水高效利用、果園土壤培肥與連作障礙克服、果園三大病害綜合控制等技術研究試驗,為臨猗乃至全市、全省果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技術支撐。

據了解,該苗木繁育基地具有六大特點:一是抗重茬。苗木使用的砧木為抗重茬砧木,老舊果園提檔升級可以即拔即栽,不用輪作倒茬。二是雙脫毒。苗木砧木和品種均脫除了危害蘋果生產的包括花葉、銹果在內的6種主要病毒,實現砧木、品種雙脫毒。三是周期短。基地采用扦插、生根技術、溫濕度調節技術,做到40天左右出一茬苗。四是成本低。同進口的同類苗木相比,成本可以降低三分之二以上,大大節省了果農建園成本。五是成活率高。基地采用苗木發枝促壯、脫葉、苗木貯藏等技術,確保苗木成活率超過98%。六是輕簡優質高效技術配套。繁育的優質苗木,配套蘋果優質輕簡高效栽培技術,大大節省人工的同時,可實現快成形、早結果。

國家區域性良種苗木繁育基地負責人賀文建告訴記者,目前基地技術已經成型,基地堅持做到“健康果樹”從“根部”做起,現代果業從此起步。

“健康果園”重在矮化密植

——建設全國領先矮化密植示范園區

如果說打造國家區域性良種苗木繁育基地是臨猗果業轉型發展的壓艙石,那么,建設東卓村國家現代蘋果產業(東卓)示范基地就是臨猗果業發展的新引擎。

為了推廣苗木基地“一抗雙脫”矮砧苗木新技術,去年3月,臨猗在北辛鄉東卓村、北景鄉東村、耽子鎮北張村、北辛鄉平宜村新建4個省力省工集約化矮化密植百畝連片示范園,共同輻射帶動周邊果農轉變思想觀念,增強果農現代意識、科技意識和發展意識,加快全縣果園向矮化密植方向發展。通過以點串線、以線帶面,全力打造臨猗現代果業發展新引擎。

新建的北辛鄉東卓村國家現代蘋果產業(東卓)示范基地,占地100畝,以國際視野規劃,以國家標準建設,以南果戰略推動,致力打造“抗重茬、雙脫毒、免套袋、少拉枝、宜機化、早豐產”的現代化蘋果示范基地。

該示范基地先后從北京林果研究院引進國內外優良新品種大衛嘎啦、秋映、美味、秦脆等品種,選用抗重茬矮化自根砧,實現了品種和砧木雙脫毒,破解了老果園不能直接更新重茬栽培的難題。種植栽培中采用現代蘋果矮砧集約栽培六大核心技術,即以高紡錘形樹形為主的簡化修剪技術,以生草覆草為主的生態果園建設技術,以滴水灌溉平衡(配方)施肥為主的水肥一體化技術,以機械施肥除草打藥為主的宜機化管理技術,以綠色防控為主的病蟲害防控技術,以藥劑疏花疏果及果實免套袋為主的簡約栽培技術。栽培模式上運用新模式,采用品種砧木雙脫毒大苗建園,寬行密植,通風透光,便于機械化作業,實現了省水、省肥、省力、省地,可以達到“一年栽樹,二年掛果,三年豐產”目標。

5月8日,在該示范基地,負責人李志高指著滿樹幼果高興地說:“剛開始還真擔心今年不能掛果,但現在看這滿樹果子,畝產750公斤沒有問題,真的是今年栽、明年產。而且,園內‘一抗雙脫’矮砧苗木采用現代技術的確省工省力,值得大面積推廣。”

“健康果業”重在技術突破

——構建以技術領先的果業發展格局

今年,臨猗縣繼續建設10個現代蘋果矮砧集約栽培示范園區,大力推廣“一抗雙脫、寬行密植、精準水肥、不刻芽不拉枝、成花技術、落葉技術”的“六新”技術,破解老果園更新即拔即栽的重茬難題,實現早豐產、省力省工宜機化,帶動果業生產由傳統模式向現代模式轉變。

據介紹,示范園評選標準是對縣內熱心果業發展,有良好的服務意識的蘋果種植企業、合作社,經村集體申報、鄉(鎮)推薦后,由縣果業發展中心根據區域布局和立地條件綜合考評,確定10家現代化標準示范園建設單位。同時,采用“經營主體自主創建,財政獎補結合”的機制,完成現代化標準示范園建設。目前,10個蘋果矮砧集約栽培新建園已經按照要求全部平整起壟到位,水肥一體化及架材設施設備安裝完成,完成栽苗。

4月9日,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李華鋒、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研究員李莉、國家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霍學喜、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院長馬鋒旺等來自全國的特邀果樹專家先后來到臨猗縣國家現代蘋果產業(東卓)示范基地、北景鄉果園間伐減密示范點、峰仙蘋果矮砧集約栽培新建園、國家現代蘋果產業技術體系運城綜合試驗站、國家蘋果良種苗木繁育基地,詳細了解該縣實現蘋果優質輕簡高效栽培技術的先進試點,并就果樹良種繁育與新品種試推廣和果園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改造發展情況進行學習考察。通過實地考察、討論交流,觀摩團對臨猗現代蘋果產業發展給予了高度評價。

新品種栽培實用科學、新技術應用大膽超前、新模式發展勢穩步健……臨猗在打造“健康果業”的道路上,將為全市果業高質量轉型發展帶來火種和希望,引領全市果業發展蹚出一條新路子。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