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岛玲视频一区二区_中文字幕亚洲无码AV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_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設為首頁|加入收藏
登錄|注冊
您的位置:首頁 > 縣域>

“真儒里”賞“廉”

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4-14

在薛瑄紀念館廣場的北側,萬榮縣復原了三通石碑,分別是明憲宗、明代宗兩個皇帝賜予薛瑄及其父母的兩通圣旨碑和一塊真儒里石碑?!罢嫒濉?,是真正的大儒,“里”,是故鄉、家鄉的意思?!罢嫒謇铩本褪钦f這里是真正的大儒薛瑄的故里。這三通石碑充分展示了當時的朝廷對薛瑄的家風、家教及薛瑄本人的高度肯定。我市“挖掘優秀傳統文化”“一名人一館”“一典故一館”,已從薛瑄始。

萬榮縣消防救援大隊全體指戰員在薛瑄廉政文化園開展廉政教育培訓活動。 資料圖片

“這是一次從‘形’到‘神’的重塑。”

“我看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薛瑄。”

“薛瑄的廉潔故事太感人了,各種現代化的表現形式真是太震撼了!”

陽春三月,春和景明。來到萬榮縣地界上,除了百花次第開、野徑滿芳香,更加令人震撼的是萬榮縣落實“一名人一館”的最新成果——薛瑄廉政文化園。

文化園建在里望鄉平原村薛瑄故里。一進村就是一條規模很大的仿古風格巷道,黛瓦灰墻,飛檐掛角,古樸典雅,令人耳目一新。以巷道為軸線,薛瑄故居、薛瑄家廟、廉政戲臺、聚秀廣場分列兩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建成的薛瑄紀念館,用先進的全息投影、幻影成像等現代聲光電技術,以及皮影戲、面塑、泥塑、木版畫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形式,分“心之初、廉之途、儒之宗、文之風、法之范、家之道”6個篇章,生動再現了薛瑄的“形”,精彩重塑了薛瑄以“廉”為顯著特征的“神”,其標準之高、內容之廣、科技感之強,在全市首屈一指。自年初開放到目前,共有42批2500余人次來此接受教育。

“廉之途”

薛瑄,字德溫,號敬軒,謚文清,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學家、文學家,河東學派創始人,明代從祀孔廟第一人。

薛瑄出生于素有望族之稱的河東薛氏,幼時聰穎好學,每日抄錄筆記千百言,少年時便立下宏圖遠志,以學做圣賢為人生目標,并為此孜孜奮斗。

薛瑄一生為官,一身正氣,兩袖清風。他提出的“不妄取”“不茍取”“不敢取”的“廉政三境界”,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異曲同工之妙。

薛瑄被譽為“鐵漢公”。他任大理寺卿時,因清理一宗積案,得罪了司禮太監王振。王振遂構陷其入獄,判以死罪。好友通政使李錫到牢里探望,看到其泰然自若,手捧《周易》誦讀不絕,不由感嘆道:“真鐵漢也!”于是,“鐵漢公”這個稱號不脛而走。

薛瑄一生為官清廉,“銀馬鐙”的故事流傳甚廣。薛瑄離任沅州時,鄉親們看他生活清苦,便定制了一副銀馬鐙送給他。他堅辭不受,并賦詩言志:“為官清如湘江淡,報國心似烈日濃。莫言白筆南征久,贏得歸囊一物空?!奔o念館用“幻影成像”的形式生動再現了這段故事。

薛瑄恪守法律,被譽為“法之范”。他擔任監察御史和大理寺卿之職長達16年,建樹頗多。他主張的“為政以法律為師,為政以愛人為本,為政以公平正大行之,是非毀譽皆所不恤”,在當下仍然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他在擔任北京大理寺卿期間,為蘇州饑民鳴冤,最終使冤案昭雪,救了200多災民的性命。

薛瑄一生拒賄,生活標準在當時處于啥水平?他寫的《車窗記》里有記載:“河東薛德溫官御史近五年,始買小屋兩間于京師,僅容幾榻床席,又苦其東壁暗甚,力不能辦一窗。小子淳乃取廢鹿車上轅,卸去兩傍長木,以中方為欞,類若窗者,穴壁而安置之……”他的清貧樂道、清廉自守,值得我們永遠學習和敬仰。

“廉之文”

廉而少錢,卻學富五車。薛瑄繼承并弘揚程朱理學思想,創立河東學派,與王陽明并稱“南王北薛”,被譽為“儒之宗”。這得益于他好學善思,勤學不止。他用如椽之筆記錄下自己的廉政思想,創造了后人敬仰的“廉之文”,在歷代廉官中,可謂出類拔萃。

《廉規》是薛瑄自己撰寫的做人做事箴言,分為《謹言箴》《慎行箴》《改過箴》《持敬箴》《慎微箴》等“八箴”。這既是他為人處事的經驗總結,也是他修身律己的行為準則。他在《謹言箴》中寫道:“語不妄發,保厥中之靜專?!苯虒藗冋f話不能信口開河,要保持內心的寧靜專一。

《廉文》是薛瑄在各地從政期間,以文喻事,留下的精彩筆墨。精心挑選其中5篇,刻成木版畫加以展現。其中,《貓說》說的是這家養了一只貓,不捉老鼠,偏愛吃小雞。貓無“捕鼠之能”即是不作為,而有“噬雞之病”則是亂作為。文章以貓喻官,揭露了封建腐朽的官僚不務正業,完全背離了官吏的天職。

《車窗記》寫道:“吾之屋如是,可謂陋矣。然安之而忘其陋,是居雖小而心則大也?!币馑际钦f,我的屋子雖然簡陋,但是我安心住著,就不覺得它簡陋,我的屋子雖小,但我的心胸廣大呀!與劉禹錫的《陋室銘》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它折射出的是顏回的陋巷,是劉禹錫的陋室,更是薛瑄“窮則獨善其身”的精神追求。

“家之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風是一個家庭的精神內核,我們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薛瑄從小受到儒家文化及良好家風的熏陶,也把這種良好家風傳承下來。他所作的《誡子書》是中國古代二十大家訓之一,歷史地位很高。

紀念館里還以皮影戲的形式,講述了薛瑄“舟中教子”的故事。明英宗時期,薛瑄辭官回鄉,全家人只租賃了一只小船。秋雨紛紛,小船漏雨。兒子抱怨說:“別人當官衣錦還鄉、榮華富貴,你當內閣大臣,說不干就不干,還得全家跟上你離京回鄉,顛簸受累。”薛瑄教育兒子道:“做官就要廉潔自律,主持正義。我雖然窮困,但是我所追求的為官之道是正確的。”

在薛瑄故居房間內,復原了薛瑄教子的一個場景,墻上是木刻的示兒詩,共62句。其中的很多詩句,今天讀來仍然意義深刻。其中有一句,“但使德學充,不愧金壁儲”,就是告誡后世子孫存金存銀都不如存德存學。

在紀念館一面墻上布置了“龍門八景”之一的“平原夕照”,還通過雕塑、面塑等形式精心還原了薛瑄故里平原村尋常巷道的生活場景。曾幾何時,夕陽西下,他和村民們圍坐在大槐樹下,談天說地,論古道今,把仁義禮智信的思想潛移默化地傳播給鄉親們。

在平原村的巷道上,隨處可見以磚雕、灰陶的形式展現的廉政故事,讓群眾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感受文化氣息,接受思想洗禮。聚秀廉政文化廣場上的笑臉墻上,一張張樸實憨厚的笑臉,講述著平原村人民幸福長樂的新生活。

平原村的廉政文化傳統源遠流長,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村民們就紛紛將黨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脫貧攻堅、掃黑除惡等大政方針,自創自編成朗朗上口、簡單易懂的“墻頭詩”,至今已堅持了近50年。由此可見,薛瑄“崇文尚廉”遺風對家鄉后世的影響十分深遠。


網站聲明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