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晚報發布者:時間:2021-04-06

清明檔期電影《我的姐姐》上映3日票房破3億,成為中國內地影史清明檔電影票房第四,打破了中國影史清明檔影片的多項紀錄。這部影片上映后票房與口碑都不錯,關于社會議題的描寫更是炸出了水花。在兩小時的電影內容里,《我的姐姐》將“姐姐”放進了最真實的家庭環境,展現了女性自我與親情之間永恒的矛盾和撕扯。
影片《我的姐姐》在重男輕女的語境下,拍攝了一個被迫承擔責任的姐姐的故事。片中父母因車禍去世后,張子楓飾演的姐姐不得不肩負起照顧弟弟的重擔,但姐弟關系宛如“陌生人”,24歲的姐姐在選擇去北京考研和照顧6歲弟弟之間矛盾不已。
講姐弟之間的微妙關系和姐姐的生存困境能讓觀眾落淚,首先在于影片中對家庭氛圍的營造有真實質感。關于姐姐這一角色在家庭中的處境,影片里設定得很殘酷。姐姐安然的發型、穿著,都很不女孩,大部分是因為父母、家庭對其性特征的打壓和束縛。
片中,父母為了要二胎,讓姐姐假扮殘疾。在父母的車里,家庭合照上只有弟弟和父母的合影。父母身亡后,姐姐還需要拿出身份證來證明自己和父母的關系。本來她想學醫學,盼望能去北京當醫生,卻被父母強制改了志愿,畢業后只能留在本地當護士……這些小細節都暗示了她和原生家庭的關系。
《我的姐姐》對于女性的內心掙扎、家庭對女性個體的影響、細膩的情感刻畫是催淚的主要原因。在父母車禍身亡后,所有人都要求姐姐安然繼續撫養形同“陌生人”的弟弟。從開始和弟弟相處的各種矛盾,到后來姐姐沒簽字離開的開放式結局,影片對姐姐內心情感的設定并不是為了實現女性獨立自我而單薄的反抗。從地鐵站故意走丟事件開始,觀眾就知道,姐姐的拋棄計劃不大堅決了,她內心的母性在顯現。
《我的姐姐》與春節檔的《你好,李煥英》很像“姊妹”,都選中了親情、女性這個主題,直擊人的內心。《你好,李煥英》講媽媽,很多朋友在觀看電影時,找到了自己母親的影子,產生強烈的共鳴。《我的姐姐》在重男輕女的語境下講姐姐,原理和《你好,李煥英》相似。
姐姐安然的心里有強烈的女性自我意識,她說自己將來還要結婚生娃,卻不得不面對現實的家庭束縛,這成了觀眾為她心疼、揪心的共鳴點。被家庭捆綁,導致姐姐安然無論是在職業還是戀情中,都像一只刺猬,性格充滿了逆反的自由主義特征。
《我的姐姐》中對于女性自我的議題展現還有一條線,就是安然的姑媽。她考上了西大俄語系,卻為了讀中專的弟弟而輟學打工;18歲去俄羅斯做生意,為照顧生娃的弟媳,剛到俄羅斯又只能折返回家。這是一種從沒被真正關注過的犧牲:因為家庭,自己的青春夢想留在了遠方,而且這份夢想從未抵達。 (《齊魯晚報》4.5)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