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發布者:時間:2021-03-24
文/圖 記者 金玉敏

河東特委展覽館內景
夏縣是運城乃至山西建黨較早的縣份之一。在黨的創建和大革命時期,夏縣就有革命活動,并建立了黨組織。
土地革命時期,夏縣是河東地區黨的活動中心,曾引起山西省委、順直省委和中央的高度關注,周恩來專門作過指示:“河東七縣工作,不可忽視……”七縣就包括夏縣。
夏縣建黨,道教名觀堆云洞見證了風雨滄桑。
被稱“小布達拉宮”

道教名觀堆云洞全景
堆云洞,位于夏縣縣城西25公里的水頭鎮上牛村洞溝,隱匿于黃土溝壑之間,始建于元代初年,距今800余年。因建筑群遠觀如云朵疊加,進穴崖而入,洞階相連,故名“堆云洞”。
堆云洞建成后,又歷經明清時期不斷增筑擴建,形成了房上建房,院中尋院,洞里藏洞,道法自然,層疊構筑的建筑奇觀,素有“小布達拉宮”之稱,是晉陜豫黃河金三角地區的著名景點。
革命先烈嘉康杰在堆云洞與敵人斗智斗勇的傳奇故事廣為流傳。堆云洞里的建筑設計十分精密而安全,有一個三孔一門兩窗的窯洞,叫三拐窯,它里面相互連通,當年嘉康杰就是在這個窯洞里秘密印發文件和傳單。院中有一口普通的水井,里面卻暗藏機關,在井里的中間有一個暗道,它就是當年嘉康杰與敵人周旋時的脫身密道。
1985年,堆云洞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全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確定為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8年10月,又確定為首批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實踐教學基地;2013年被山西省委黨史辦公室確定為全省首批黨史教育基地。
如今,這里已是我市重要的黨史學習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年有數以萬計的黨員干部前來參觀學習。
平民中學在此創辦

平民中學教室內景
1921年春,夏縣留日學生嘉康杰,拒絕了閻錫山高官厚祿的收買回到故鄉,開始宣傳新文化運動和馬克思主義。
嘉康杰曾參加過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與李大釗領導的北京社會主義青年團有過接觸。
1922年秋,嘉康杰看到堆云洞建筑奇特,格外恬靜,于是便和幾位同仁志士將堆云洞整飾一新,在景梅九等河東進步人士的支持下,在堆云洞辦起了平民中學。平民中學把堆云洞作為傳播新思想新文化的講壇,廣招北方九省貧寒學生達1200余人,其中絕大部分進步學生成為之后革命斗爭的中堅力量。
除此之外,嘉康杰還在運城、太原、臨汾先后創辦了5所中學,借以實現自己“教育救國”的夢想。
1925年,閻錫山深怕平民中學的“赤色宣傳”危及他的統治地位,查封了該校,并逮捕了嘉康杰。
嘉康杰入獄后,中共千方百計進行營救,不久后嘉康杰出獄。
1927年,嘉康杰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
成立中共河東特委

河東特委展覽館內景
1928年3月,中共山西省委遭到嚴重破壞后,山西臨時省委于1928年6月在堆云洞召開了河東地區黨的會議,夏縣、聞喜、解縣、安邑等縣20多名黨員代表參加會議。
這次會議產生了中共河東特別區委員會(簡稱中共河東特委),這是河東第一次全區性黨的會議,會議由馮彥俊主持。
192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鑒于山西省委屢遭破壞,發出由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周恩來起草的《致順直省委并汪銘同志的指示信》。這封信透徹地分析了白色恐怖下山西黨的組織情況,指明了組織工作辦法,實事求是地提出了山西黨組織今后的工作重點。
1929年6月2日,中共順直省委特派員兼中共太原市委書記汪銘到河東巡視工作。6月7日至8日,河東特委在堆云洞召開會議,省委特派員汪銘、河東特委負責人范希蠡以及嘉康杰、金長庚、南玉山、張笠青等6人參加了會議。會議決定撤銷河東特委,設立河東特別支部。
曾是河東革命的中心

嘉康杰的油畫像
堆云洞會議后,中共河東特支按照中共中央和順直省委穩步前進、積蓄力量的指示精神,以及堆云洞會議確定的工作任務,先后整頓恢復了夏縣、安邑、聞喜、新絳等縣及運城黨的組織,建立了中共虞(鄉)臨(晉)永(濟)支部、臨晉縣吳王渡士兵支部,組織領導了運城學生反對貪官污吏的斗爭等。
1929年夏,省委特派員汪銘、中共河東特支書記范希蠡相繼被捕后,河東黨組織再次與上級黨組織失去聯系。在此危難之際,共產黨員嘉康杰返晉,以堆云洞為中心,秘密開展黨的活動,先后在襄陵縣、絳縣等縣建立了黨的組織,并于1934年4月在絳縣的華山廟組建了河東地區第一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革命武裝——絳縣紅軍游擊隊。
1936年春,嘉康杰等在夏縣發動了中條山武裝暴動,成立了紅軍晉南游擊隊。
1937年底至1938年初,八路軍在河東擴兵,嘉康杰領導黨員干部,一個月時間就動員3000多名青年參加了八路軍,引導他們走上了革命道路。
1939年,嘉康杰被選為出席中共七大的代表。同年12月,在執行任務返回駐地韓家嶺時,在武家坪不幸遭國民黨特務暗殺,終年49歲。
為紀念這位革命先烈,現在我市重點中學康杰中學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