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時間:2021-02-19
■記者 鄭 菲
春節假期已經結束,大部分人也已開始回到工作中。但是上班前幾天,往往會有許多人提不起精神,頭昏腦漲,心不在焉,甚至有不明原因的食欲不佳,情緒低落,焦躁不安等反應……為什么會有這種反應?這種狀態正常嗎?我們該如何進行調整?近日,記者就這些問題采訪了市中心醫院相關科室醫生,讓醫生告訴我們該如何快速調整,擺脫身心不適的困擾。

注意節后不適狀態
2月17日,是春節假期的最后一天,許多人已陸續返程。
市民陳女士是其中一位。
“春節回縣城老家過的年,明天要上班了,提前回家收拾收拾。”陳女士告訴記者,“由于平時上班比較忙,過年就想著玩得開心點,在假期里,我和家人一起逛景區、去商場、看燈展,明天就要上班,但我感覺時間太快,一到假期的最后一天總感覺心情會莫名低落。”
王紅是一名行政工作人員,她告訴記者:“過年期間總是晚上睡得遲,早上起不來,以至于上班前幾天都會提不起精神,做什么事都有氣無力,而且經常在假期剛結束幾天里食欲不佳,沒有胃口,這種身心都不在線的狀態幾乎每年都會有,需要緩解幾天才會恢復。”
沒有食欲,消化不良,情緒低落,焦慮煩躁,失眠犯困,精神不佳……每年在假期剛結束前后,許多人身體、心理或多或少都有這種不適的表現。
市中心醫院心理咨詢科醫生張瑾說:“在節后的兩三天里感覺疲倦,提不起精神,上班時工作效率低,甚至有不明原因的惡心、眩暈、腸道反應、神經性厭食、焦慮、神經衰弱等,稱之為‘節后綜合征’,它是人們在長假之后出現的各種生理或心理的不適表現。”
“之所以會在節后出現這些身體或心理的不適,主要是因為在長假期間,人們容易忘記平時對自己的約束,會熬夜、暴飲暴食等,當睡眠規律、飲食規律被打亂,身體會出現一些胃腸消化問題、睡眠差等問題,就會導致在假期結束后生活或工作中出現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癥狀。”張瑾補充道。
節后綜合征都有哪些主要癥狀?
張瑾說:“節后綜合征表現為全身乏力疲憊。由于長假玩樂過度,打亂了人體正常的生物鐘,造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睡眠紊亂’就會找上門,這樣很容易造成身心乏力。”
神經性厭食。吃是假期的“主旋律”,美味佳肴琳瑯滿目,各種特色小吃應接不暇,親戚朋友聚會不斷,很多人在歡樂氣氛的襯托下,就忘記了“飲食適度”,容易吃得過撐、油膩、高脂等。長假期間,很多人出現急性腸胃炎、酒精中毒、胃出血等癥狀,這主要與飲食不當、作息不規律有關,這種飲食過度、過油等會導致節后對日常飯菜的不思,沒有食欲。
工作恐慌。假期過后,重新投入緊張的工作,部分人會有種陌生感,甚至有人會恐懼、焦慮,會有頭昏腦漲、長時間發愣、提不起精神等表現。
旅行后綜合征。受疫情影響,人們減少了長途旅游,但近距離的游玩卻沒減少。在春節假期里大家抓緊僅有的幾天假期,輾轉于各個旅游景點,消耗了大量的體力精力,再加上飲食不規律等因素,破壞了人體內環境的平衡,很容易導致身體疲憊。
科學調節快速緩解
節后綜合征是現代社會大多數人的一種正常反應。由于平時工作和生活都處于相對穩定的狀態,作息、飲食都較有規律,一到假期,睡懶覺、出去玩樂、胡吃海喝等過度“放松”狀態會令身心更加疲憊,以至于在回歸工作崗位初期出現身心疲憊、情緒低落、不思飲食等不適狀態。
對于節后綜合征,我們該如何快速調整?
張瑾建議首先給自己適應的時間。假期和非假期是兩種不同心理狀態和生活狀態,七天的假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假期一開始,我們的身心也逐步進入一種“娛樂、松弛、非理性”的舒適狀態,一旦假期結束,意味著又要開始一種“條理、緊張、挑戰、理性”的工作或學習狀態。在剛過完假期時,理智層面的假期雖然結束了,但潛意識層面的假期還沒有結束,身心依舊會延續假期的“放松”狀態,出現節后綜合征是一種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反應,這個時候要給自己一周的適應時間,讓意識和潛意識接上軌,逐漸恢復狀態。
前三天不宜安排高強度工作。很多人假期一結束,就投入到緊張的工作計劃中,這會增加焦慮感,加劇節后綜合征的癥狀,建議將工作量化安排,明確每天的任務,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節奏,不要開展強度過大的學習和工作,之后再循序漸進,逐步步入正軌。如果身邊有消極怠工的人,盡量不要待在一起,避免相互“感染”,給自己一個緩沖調整的時期。
通過運動調整精神狀態。假日期間,運動減少,會讓人變得“懶懶的”,假日結束后,可以進行運動量相對大的運動,如進行一些有氧運動、跑步、打球等,讓自己出出汗,讓身體恢復狀態,這樣精神也會快速恢復狀態。
通過飲食調整身體狀態。節日期間大多數人都會吃大魚大肉,導致腸胃負擔過重,以至于節后不思飲食,導致身體乏力,飲食乏味。節后飲食可以適當減少肉類的攝入,多吃谷類食物和綠色蔬菜,尤其是富含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深顏色蔬菜,通過一日三餐,定時定點,均衡營養,調理好腸胃,讓胃“動起來”,這樣身體也隨之恢復“動力”。
張瑾說:“節后綜合征是比較正常的反應,不要過度焦慮。除了身體上的調整,心態調整也很重要。比如可以嘗試告訴自己,假期還會有的,但是,當下要調整自己,開始工作或學習,然后可以每天睡前洗一個熱水澡、喝一杯熱牛奶、用熱水泡泡腳,聽聽音樂等,讓自己內心慢慢靜下來。”
節后上班許多人有“節后綜合征”,在身心上有些不適應的表現,而調整身體不佳狀態最好的良藥是運動。
市中心醫院運動醫學科主任姜勁松說:“由于飲食、睡眠紊亂,導致的這種‘節后綜合征’現象現在也較為常見,而適當的體育鍛煉能增進注意力,提高睡眠質量,讓人重新獲得元氣,從而讓身體快速恢復狀態。”
姜勁松介紹,運動方式可以選擇慢跑、游泳、羽毛球、登山、騎車等,個人較為推薦慢跑和游泳,但所有的運動都是要在做好自身保護的前提下進行,避免因運動致傷。還有一種情況是上班后許多人感覺時間緊,更沒有時間進行運動鍛煉,那我們可以在工作期間每隔一兩個小時活動幾分鐘,做一些深呼吸,從而逐步調整身體的不適狀態。另外,飲食也需要改善,定時定點,清淡飲食,這樣才能快速恢復狀態,盡快讓自己進入規律生活狀態。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