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運城日報發布者:張 輝時間:2021-02-08
垣曲縣地處黃河岸畔、中條山腹地,是省定貧困縣、革命老區縣。近年來,該縣以黨建引領促發展,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舉全縣之力狠抓責任、政策、工作“三落實”,大力實施“七個一”,全面兌現了脫貧攻堅莊嚴承諾,向黨和人民交上了一份滿意答卷。
兌現一個軍令狀,以“抓不好脫貧攻堅就是不講政治”的態度構建垣曲格局。在脫貧攻堅中,垣曲縣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并將其體現在忠誠擔當、反映在責任落實之中。責任定標量化:明確提出“高質量、足成色脫貧、進入全省第一方陣”的奮斗目標。責任定人定崗:建立“1+9”領導機制,四套班子人人有分工、有責任、有擔當。責任定時分解:明確專人負責、專班推進。責任定級傳導:縣、鄉、村層層簽訂軍令狀,幫扶單位、責任人、貧困戶個個簽訂責任書,形成“兩個三”責任全覆蓋。責任定向承諾:該縣科級以上干部結合脫貧攻堅責任分工作出公開承諾,組織部門持續跟蹤落實,年底考核脫貧攻堅實行“一票否決”。
下好一局精準棋,以“真扶貧、扶真貧”的標尺做好垣曲答卷。垣曲縣將“精準”要義貫穿于“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退”的全過程。在識別上求“準”。通過“回頭看”、貧困人口核查、動態調整等環節,嚴把準入關,實現了貧困人口應納盡納。在幫扶上求“實”。把“六個精準”貫穿幫扶始終,建立健全防止返貧(致貧)預警機制,有效防止返貧和新致貧發生。在退出上求“嚴”。按照貧困戶退出5項指標、貧困村退出13項指標、貧困縣退出14項指標“雙向核查”,先后接受“國考”第三方評估、省級交叉檢查、國務院大督查中期抽查、國家發改委易地搬遷督查等,均受到良好評價。
打好一套組合拳,以“精準方略、工匠精神”的標準探索垣曲路徑。垣曲縣深入實施“五個一批”和“八大工程二十項專項行動”,因地制宜、因人因戶、因村施策,探索形成了“四三脫貧”總體布局:一是夯實資金投入、項目實施、培訓就業“三大支撐”;二是攻克產業發展、易地搬遷、村容村貌“三大堡壘”;三是提升生態扶貧、教育扶貧、健康扶貧“三大成色”;四是補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社會保障“三大短板”。
“十三五”期間,該縣脫貧攻堅共整合投入各類資金11.55億元(包括易地搬遷資金),實施產業就業、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一大批項目,有力夯實了脫貧增收基礎;易地扶貧搬遷9190人,實施“六環聯動”,統籌解決了“人、錢、地、房、樹、村、穩”問題;產業扶貧全面推進,“一縣一業”鋪開長線脫貧主戰場,“一村一品”落細扶貧攻擊點位,“長短結合、高低組合、農旅融合”的“五有”產業格局基本形成,該縣被評為“全省產業扶貧示范縣”。該縣貧困人口通過發展產業脫貧24937人,易地搬遷脫貧9190人,生態補償脫貧10492人,發展教育脫貧6031人,社會保障兜底2019人,讓群眾得到了實惠。
用足一番繡花功,以“扶貧必須改革創新”的魄力打造垣曲特色。垣曲縣以痛點堵點難點問題作為切入點,以改革的辦法補短板、強弱項。“一線帶富”添銳氣。50名黨員干部投身農村一線創辦種、養、加工等經營實體41個,累計投資1.02億元,提供就業崗位1380余個,帶動貧困戶人均增收5045元。“孝善扶貧”倡風氣。積極探索推廣子女贍養助推脫貧新路徑,該縣11個鄉鎮5917戶8159人簽訂子女贍養協議,成立193個孝善理事會,累計發放贍養金2641.48萬元。“星級創評”揚正氣。該縣創新實施“八部創評法”,充分發揮星級文明戶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示范帶動作用。“愛心超市”聚人氣。設立愛心慈善超市13家,累計為貧困戶發放愛心積分7萬余分,兌換物品1.9萬余件,5000余名貧困群眾從中受益。“扶貧車間”強骨氣。成立扶貧車間22個,帶動千余人就近務工就業。“消費扶貧”增底氣。按照“五進九銷四購”消費扶貧模式,開展黨員干部周末購、高速服務區外推購、愛心超市義務購、建筑工地集中購,累計消費農產品達4500萬余元。
鍛造一支生力軍,以“實、快、敢、公、韌”的要求錘煉垣曲作風。垣曲縣因村因戶精準派人,第一書記、幫扶工作隊、幫扶責任人、基層干部擔起重任,忘我奮戰在一線,涌現出了常仁科、范保珠、申為軍等一批先進典型;嚴格干部管理,“一村一隊、一隊三人”“五天四夜”“雙月評議”“紅黑名單”“五級書記遍訪”等相關要求嚴格執行,錘煉了一批“鐵軍”“生力軍”;先后開展“大起底回頭看”“六大行動”“十個清零”“四好八凈十有”“十有十到位”等活動,實行“五嚴五實”工作落實機制,以作風攻堅保障了脫貧攻堅。該縣累計開展各類督查80余次,約談74人次,提拔使用優秀扶貧干部89人,表彰駐村干部71人。
奏響一曲大合唱,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的精神匯聚垣曲合力。脫貧攻堅戰是一場人民戰爭,離不開全社會的廣泛參與。為此,垣曲縣不斷引深群團組織和民營企業幫扶行動,優先為貧困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2300余個;引深愛心企業、愛心人士慷慨解囊,踴躍捐款,慈善助學助貧折合款物據不完全統計達2000萬余元;引深金融機構廣泛參與,鞏固已形成的“五位一體”成果,加大貧困戶小額信貸支持力度,累計發放貸款4.4億元,惠及貧困戶4416戶;引深教育扶貧各項政策,雨露計劃、生源地貸款、大學生資助、中職助學金等資助學生6.5萬人(次),等等。舜鄉大地掀起空前的全民扶貧熱潮,匯聚起了全社會扶貧助貧的強大合力。
答好一道加試題,以“戰貧戰疫兩手抓兩手硬”的決心展現垣曲擔當。垣曲縣實行“五個強化”:強化隊伍建設,在疫情嚴峻時刻,幫扶干部忘我付出,第一時間深入基層走村入戶,不讓一戶貧困戶掉隊拖腿;強化企業復工復產,疫情期間通過“五個一批”,“點對點”輸送43批173人(次)外出務工,22家扶貧車間復工復產吸納勞動力256人,安置公益崗632人,確保15393人貧困人口務工就業;強化服務上門,金融部門積極上門服務,簡化審批流程,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強化消費扶貧,針對受疫情影響農產品滯銷問題,積極開展線上線下消費扶貧,銷售農產品金額達2000萬余元。
開局“十四五”,奮進新征程。下一步,垣曲縣委、縣政府將著力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奮力譜寫生態美、百姓富、實力強的垣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運城日報、運城晚報所有自采新聞(含圖片)獨家授權運城新聞網發布,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務必注明來源,例:“運城新聞網-運城日報 ”。
凡本網未注明“發布者:運城新聞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